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对未来农业发展意义及建议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05 08:47

  摘要:我国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农作物间套种是一种传统的农业技术,是生长在同一田地上的2种或2种以上的农作物,它们的生长时间与生产季节均相近,按照一定占地比例将它们进行种植的技术。阐述了国内外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的概况,论述了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发展的意义,介绍了农作物间套种的原则,并提出了发展农作物间套作的建议。关键词:农作物间套种;发展意义;原则;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间套种植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能够有效利用作物的时间差、空间差、相互竞争的生态差,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和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种植率,提高农作物产量[1-2]。套作种植技术被认为是缓和劳动力矛盾、抗拒自然灾害、增加经济效益的有力手段之一。为此,对于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的研究很有必要。

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意义及建议

  1国内外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概况

  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应用时间较早,该类种植技术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这一说法被国内外很多农业领域的科学家所认同。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曾被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使用过,当时这些国家中普遍存在人多地少、土地费用高、农产品价格高的状况。另外,在北美的一些国家中,曾开展过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的研究工作。波兰、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都曾利用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获得很高的农业收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曾广泛地采用过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可以认识到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通过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我国土地利用率提高了40%,可以说有效地突破了土地面积对农业种植的约束。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土地面积庞大,但是人均土地占有率低,而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的运用有效地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3]。

  2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发展的意义

  2.1利用不同作物的生长发展规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在种植主要农作物的同时,利用主作物的剩余空隙种植另外一种作物。比如,在一块田里同时种植甘蔗和大豆,甘蔗前期生长缓慢,此时大豆可以有效进行光合作用,促进自身的生长,收获大豆约500kg/hm2。这种种植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加单位面积农作物的种类和单位面积的产量。

  2.2合理利用光温水资源,充分发挥地理资源优势

  提高光能利用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种植领域,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措施是增加作物种植密度,或者说是田间种植密度。以甘蔗种植为例,在北回归线贯穿的亚洲地区,广西地区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气温较高,雨水充足。非常适合甘蔗的生长与种植。其全年温度在18~22℃之间,日照充足,全年大约有1700h的光照时间,降雨量相比我国的其他地区也较为充足,主要集中在5—8月。因此,当地的居民根据当地的这些优势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在合理利用和分配土地的基础上,开展作物套种种植方式,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种植。在此方法的影响下达到了一年2种,甚至一年3种也是有可能的。

  3农作物间套种原则

  3.1作物安排主次分明,相互兼顾

  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要求作物安排要主次分明、相互兼顾。首先,要保证主作物的生长,在保证其生长的前提之下,兼顾间套作物的生长。主要是要保证间套作物的光、水、肥等的正常需要。主作物和间套作物的选择也不是随意的,而是要综合考虑作物的植株形态、叶片、前期生长状况及抗倒伏能力等。一般来说,主作物要选植株类型比较紧密的、丰产的、抗倒伏能力强的,而间套作物主要选择早熟、枝叶不太繁茂的,主作物与间套作物的互补性要达到最大[4]。

  3.2主、间套作物种植期适宜

  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要求主作物和间套作物种植期适宜。根据间套作物生育期的长短,确定主作物和间套作物种植日期。比如,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甘蔗的生长繁盛期,此时最适合收获间套植物,不及时收获或者压青,可能会造成甘蔗生长不好、口感不甜,影响产量。

  4发展农作物间套作的建议

  4.1加强领导,推广适用技术

  在发展技术的同时,要继续加强领导工作,推广适用技术。加强技术宣传,将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更普遍地应用于农作物种植。同时也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只有高质量的技术人员才能更好地将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应用于农作物的种植。适当发放技术资料,适时开展相应的咨询、组织技术人员观看专题片等。

  4.2抓好流通服务

  抓好流通服务是顺利推广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的重要方面。产品的种植是一方面,产品的销售又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产品的销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种植。产品种植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量,来综合评定需要种植的农作物以及种植量。农业部门需要积极组织领导农民成立产品流通协会,积极地为农民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更好地引领农民做好流通方面的工作。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粮食的供求成为人们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的应用为未来农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保障。作物间套作种植技术不仅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而且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邓钫.农作物间作套种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16(29):15-16.

  [2]张颖.浅析农作物间作套种的优势、原则与技术要点[J].农家科技旬刊,2017(4):26.

  [3]龙朝学.浅析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J].民营科技,2016(3):211.

  [4]朱秋珍,李杨瑞,刘晓燕.广西发展农作物间套种技术的意义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19-120.

上一篇:插秧机滑转率与种植密度的田间测试研究 下一篇: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有效措施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