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经济工作管理水平初探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20 09:15

  摘要 : 十九大代表聚焦三农,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的战略谋划的力度更大了,国家相关部门领导人针对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力求让农村更美,让农村经济水平更高。文章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分析了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漏洞,提出了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 : 农村经济;管理措施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已经明确提出了壮大农村经济的战略谋划,将农村经济放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在社会主义农村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也对农村经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下,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着一定挑战,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一定要学习十九大精神,及时探讨如何提高农村经济工作管理水平的问题,重视技术创新,利用先进技术来发展农村经济。同时要深刻意识到经营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保证技术先进,人员思想先进,管理规范化 [1],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给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还是改善农村经济现状的必经之路。

如何提高农村经济工作管理水平初探

  一、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农村经济管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一直紧紧围绕着区域性的发展目标,使农村经济管理的规范化模式得到了体现。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始终将三农问题放在首位,密切关注农民收入的增幅程度,重视农民耕作感受,及时营造系统化的农村经济管理氛围。积极开拓农村经济管理的新领域,创新农村经济管理的新思路,在多个部门互相配合的前提下,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自从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以来,大力宣传法律知识成为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的主要途径 [2],强化人员的现代发展意识。定期开展农村经济咨询活动,广泛的听取民众的意见,将相关的法律宣传到基层。管理部门根据农经管理现状制定了《关于农用土地流转的管理办法》,使法规起到了有效的约束作用。

  二、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

  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识,长期以来还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导致农村经济管理体系受到一定制约,因此造成农村经济水平管理工作未能发挥出相应的时效性。在实际工作中甚至还存在懈怠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情况,未能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忽视了监管制度的存在。农民 自觉性不高,未能及时参与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

  2、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职责不明确

  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还涉及了土地承包管理、农村账务管理、农村合作组织管理等多项内容,在管理中主要存在职责不明确、自觉意识缺乏的问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主要具有范围较广,管理层级分工不明确等特点,时常出现信息有误、失真的情况,因此在该项工作进行前管理者必须先明确自身职责,清楚自身在农村经济水平提升中的管理职能,确保消息能够上传下达,认清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新形势,认识到监督工作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管理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三、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创新措施

  在农村经济水平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自觉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从农村现状出发,将农民利益作为主要考虑对象,科学的组织社会管理活动,最大限度的调动民众的主动性。同时也要及时思考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创新方法,强化制度创新,注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将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1、注重经济联合

  积极加强经济联合,有效加快商品的快速稳步发展。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改革农村商品经济的管理制度,将横向经济联系为主,及时构建一条纵横交错的网络化农村经济管理体系。同时还要认识到,扩展商品经济发展范围是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让商品的流通符合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农民,重视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农村商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获得长足发展的机会。提高竞争意识,提升自身水平,作为商品生产者,要积极将各种生产要素及时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助于形成新的农村生产力 [3]。在各个要素相互融合的情况下,集体力量得到了凸显,充分体现出农村生产的系统化和规模化管理。

  2、加强农村经济监督

  将农村发展放在工作中心,农村经济水平提升了,人民富裕了,这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突破。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监督建设,加大对农村税费的管控力度,积极实行以下这些措施:将涉农收费价格进行及时公示,提高对农村经济监督工作的可信度,确保管理以及监督过程透明化,强化责任追究制,为减轻农村农民负担提供了可靠保障。在构建农村经济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惠农政策的执行情况,加大对农村发展状况的实时跟踪,有效落实监督体制,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反馈机制,最大限度的给予农村有机肥施用以及农机作业补贴,切实做到利民,惠民,服务于农民。

  四、结语

  农村是国民经济水平的主要体现,农民作为经济管理中的主体,要想确保农村经济的快速提升,就要最大程度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及时解决好民生问题。根据农村经济水平的管理现状,及时构建科学有效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给予农村生产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在完善农村经济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这对整体经济的未来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李 雪 . 浅析如何提高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 [J]. 经济管理 : 文摘版,2016(7):00017-00017.

  [2] 阿不都外力·艾合买提,托乎提·达吾提 . 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 [J]. 企业导报,2016(9):44-44.

  [3] 冯林吉,苏胜东,张春源 . 搭建农经管理网络平台提升农经管理工作水平 [J]. 农业与技术,2017,37(12):23-23.

上一篇: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研究 下一篇:如何做好现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