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20 08:55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为了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得以实现,精准扶贫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彰显出来,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之下,农村经济在不断向城镇化进程迈进,与此同时,城乡以及各区域间的经济协同发展,有效改善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本文联系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精准扶贫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经济发展;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的发展推动着改革事业的不断前进,农村经济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在精准扶贫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农村经济的发展被提出新的要求,精准扶贫工作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实践当中,虽然取得一定性的成效,但是,也暴露出农村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些弊端。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些许问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促进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1 精准扶贫综论
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不断缩短城乡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地大物博,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占据着重要性的地位,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发展战略的提出,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精准扶贫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是相对于粗放扶贫来说的,它是根据农村地区的不同贫困程度,根据导致每家每户致贫的不同实际情况,利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对贫困家庭进行扶贫工作的开展,采用精准帮扶、精确管理的扶贫形式。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我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也是有效实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是提高我国综合发展实力的有效保障[1]。
2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效,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依旧是不容乐观,农村的一些限制性发展因素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农村经济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
2.1 劳动力得不到有效利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我国人口中占据了大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类型较为单一,在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严峻,农村劳动力得不到有效利用,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素。在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实际过程当中,农民进行务农的时间十分有限,虽然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现代化农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使机械化的农业生产逐渐走向农村的农业活动当中,但是由于农民自身对于农业技术水平的认识相对较低,在农业活动的实际开展当中,广大农民很难充分利用技术的力量改变传统而又单一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农村劳动力剩余较多,农村劳动力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大量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农村农业发展受到限制甚至一度停滞,农村土地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一度不前,受到阻碍[2]。
2.2 基础设施发展落后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当中,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农业活动发展受到限制,许多农村地区依然是需要靠天吃饭,不仅粮食作物收成难以保证,而且农民农业活动开展的经济效益发展受到限制。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落后,交通、水利等方面都不够便利,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国家近些年来加大对于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整体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显然不能够适应当前农业活动的发展现状[3]。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农村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当中,大力发展交通事业,但是,这些精准扶贫项目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尚未得到有效的普及,难以满足农村经济日益发展的当前现状。
3 精准扶贫下的农村经济发展举措
3.1 加强扶贫工作的重视力度
扶贫工作的开展,是贯彻落实民生工程的重要举措,因此,地方政府的各级领导应当不断加强重视力度,将精准扶贫不断落实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当中,不断健全组织体系,将精准扶贫开发项目落实到每一位领导负责人的身上,可以成立精准扶贫的相关工作专业小组,实现层层监督,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应当针对农村经济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开展帮扶,将帮扶明确落实到贫困地区的县级负责人的身上,同时召开扶贫工作专题的动员大会,对扶贫工作进行明确的部署,使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3.2 合理规划精准扶贫工作内容
精准扶贫工作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有效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二者的发展重在“精准”二字,因此,需要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进行合理规划,同时需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并能够制定出科学的管理办法。针对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起精准扶贫的信息管理平台,为脱贫工作的开展创设条件,掌握扶贫工作开展的状况,以数据为支撑,使扶贫工作的开展得以顺利进行。同时,贫困地区政府能够进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为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农民进行农房的改造建设工程,关注农民的住房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解决民生问题。除此之外,根据扶贫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性产业,同时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群众队伍建设,可以根据贫困地区的自然景观等先天因素的有利性条件,开展农村旅游产业,例如农家乐等形式,将农村特色与经济发展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多种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国家政策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在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地方政府能够不断反思扶贫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助力。
参考文献:
[1]凌杰,王丽丽,赵纪越,等“. 互联网+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丝绸之路沿线农村经济发展难题及解决路径选择——基于甘肃省清水县的实证调研[J].经贸实践, 2017(19):99.
[2]张建琴.精准扶贫视阈下的贫困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探析——基于江西省上饶市精准扶贫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6,18(3):中插 1-中插 2,49-51.
[3]丁晓云.农村精准扶贫的实施现状、实践难题及对策建议——基于安徽省肥东县杨店乡的调研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3):217-219.
上一篇:探究提高农村经济统计质量的途径 下一篇:浅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