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内涵与创新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15 10:07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内涵,分析了现有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特征,指出了其不足之处,提出建立一套集品控、物流和营销为一体的服务体系的农村电商扶贫新模式,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区域发展,对于完成国家解决农村贫困地区脱贫的战略任务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电商扶贫;内涵;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贫困人口还有4000多万人,从区域来看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等偏远农村贫困地区,从特征上看,农村贫困地区普遍基础设施落后、人力资本匮乏、生产水平低下,研究农村电商扶贫模式,从而根本上解决当地困扰已久的贫困问题,对于完成国家解决农村贫困地区脱贫的战略任务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内涵与创新

  1、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内涵

  扶贫模式指的是扶贫主体运用一定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作用于扶贫客体,促进扶贫客体脱贫致富的方式、方法和措施的总称[1]。国内外对于农村电商扶贫模式尚无明确的界定,本文认为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授人以渔”是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基础。摆脱贫困的核心在于意识和思路上的脱贫,摆脱“贫困恶性循环”,使其具有自我输血和造血功能,电商扶贫恰恰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了平台和手段,破解了贫困地区发展的“信息鸿沟”和“孤岛效应”,对接了市场,降低了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促进扶贫客体脱贫致富。

  (2)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是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关键。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国内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已有效解决信用、支付等关键问题,但在服务贫困地区时,需要面对物流、宽带等基础设施欠缺的瓶颈,我们不能期待贫困地区所有条件都到位了才开启电商扶贫,而是要通过农村电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来,形成正向反馈[2]。

  2、现有农村电商扶贫模式分析

  迄今为止,国务院扶贫办已经开展三轮次试点,分别是在甘肃陇南的试点、依托苏宁的二轮试点和依托京东的三轮试点,总结这三种农村电商扶贫模式如下:

  (1)甘肃陇南模式。该模式探索出了“服务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店+物流”的扶贫攻坚模式[3],陇南至今已开办网店 6800余家,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6亿元,增加就业2.6万余人,带动贫困农民人均增收230元。

  (2)苏宁扶贫模式。苏宁提出“O2O双线扶贫模式”,其主旨是苏宁在100个适合发展农村电商的贫困县建设100家店,包含苏宁易购直营店、服务站;并相应在苏宁易购上线100 家“地方特色馆”,促进农副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旅游产品等上网、进城[4]。

  (3)京东扶贫模式。京东提出选择贫困地区的产业聚集区打造“互联网+扶贫”示范区,京东将立足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帮助贫困地区打造自有品牌,建立200家京东线上特产馆,不断加大贫困地区生鲜产品进城物流体系的建设力度[5]。

  以上三种模式虽然各有千秋,但它们却具备一些共同之处,三种模式都把渠道商当作扶贫的主体,着力点是在贫困农户和消费者之间架起桥梁,把产品通过渠道商(电商平台)进行高价售卖,获得利润后分一部分给贫困农户,达到扶贫的目的,电商平台主要起到对接市场的功能,这种模式下,渠道商是扶贫链条的核心,电商扶贫模式简单复制了城市电商销售标准化产品的模式,更多只是关注了销售环节,而没有注意到农副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的特点,商品质量很难像标准化商品那样得到保障,采购、抽样、验货等程序与整个电商扶贫模式脱节,难以构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只是实现对初级农副产品产销返利的过程,如图1所示。

  3、农村电商扶贫模式创新

  推进农村电商扶贫真正成功的关键应该着眼于整条产业链的融合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环节,农产品上行需要一套集品控、物流和营销等为一体的服务体系,需要各个主体紧密协同配合才能完成这一体系的建立,同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进入传统农业,将给农业转型带来契机,通过育种、栽培、灌溉、农残检测、收割、入库、出库等环节,倒逼 “精细农业”,让农产品全产业链可追溯化,形成新的农村电商扶贫模式,如图2所示。

  相比原来的农村电商扶贫模式,新模式加入了两个实体,即检测机构和中间加工商,扶贫链条的核心也从原来的渠道商变为了中间加工商,它主要完成农产品精深加工环节,并实现生产端的农产品追溯,是整个产业最重要的价值增值部分,渠道商则主要完成物流和销售环节,新模式较现有模式有以下优势。

  1)还原渠道商的渠道建设能力渠道商的优势在于构建销售平台和物流网络,无论是苏宁云商还是京东商城,抑或其它渠道商,其核心竞争力是构建高效的网络交易环境以及物流网络,网络交易环境包括构建网络店铺、交易咨询工具、支付工具、交易信用环境等,可以让优质商品在交易平台顺利与市场对接,目前各大电子交易市场都做得比较成熟。渠道商对于农村物流网络布局与城市不同,城市人口相对集中,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而农村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可以考虑在乡(村)级建设配送站,招聘乡(村)区域快递员,负责该区域的揽收困难户农产品到配送站,同时提供结算服务,让贫困农户能够专心生产种植(养殖),不用考虑物流、市场、销售等问题,农产品可以通过快递员变现,配送站则将各乡(村)区域快递员揽收的农产品按照保存及时限要求将农产品统一配送到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物流商贸基地。

  2)发挥贫困农户的种植(养殖)能力解析多维状态贫困成因,正是由于要素短缺和要素组合功能疲软的长期延续造成的,对于有一定特色产业的贫困地区,主要问题在于要素组合功能的疲软,例如:初级农副产品附加值太低、无法对接市场等,而并非贫困农户本身好吃懒做,没有种植(养殖)农产品的能力,若中间商、渠道商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就意味着贫困农户可以凭借当地产业优势,发挥其种植(养殖)能力,从根本上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通过劳动所得换取良好的市场认可。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 张才明. 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减贫扶贫新思路[J]. 信息化建设, 2011(2).

  [2] 汪向东. 当前开展“电商扶贫”条件更加成熟[J]. 甘肃农业. 2015(11):12-13.

  [3] 马合肥. 精准电商扶贫的陇南模式[J]. 法制与社会.2016(1):215- 217.

  [4] 杜鹃. 互联网+扶贫,苏宁的新玩法[J]. WTO经济导刊.2015(8): 25-27.

  [5] 林含. 扶持200贫困县,建立网上特产馆--京东电商扶贫越办越火 [N]. 人民日报.2016.10.17

  [6] 罗江月, 唐丽霞. 扶贫瞄准方法与反思的国际研究成果[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

上一篇:农村互联网金融为何偏爱电商化 下一篇:农村电商扶贫实施路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