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恶苗病与黑条矮缩病的防治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04 10:35

  摘要:恶苗病与黑条矮缩病均是影响到水稻生长的常见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防治,会导致水稻严重减产。文章分析了水稻恶苗病与黑条矮缩病的特点,提出了防治策略,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关键词:水稻恶苗病;黑条矮缩病;防治策略

  水稻黑条矮缩病属于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如果水稻染上此病,轻者减产1~2成,重者减产3~5成,不利于水稻的生产。而通过种子消毒和选择无病种子等措施,则可以有效控制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但是部分品种或者没有事先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在育苗期遇到温度高时则易发病,而危及到水稻的正常生长。因此需要做好此两种水稻疾病的防治,以保障水稻的产量。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在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交东村进行晚稻动态监测项目苗情监测,已进行了两年的水稻栽培试验观测,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有一定研究和防治成果。

浅谈水稻恶苗病与黑条矮缩病的防治

  1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在水稻出现恶苗病之后,在发病的时候,水稻的节间会明显伸长,稻杆变得细而且高,植株颜色会明显变淡,叶片也较为细长,节位上的叶鞘会出现一定数量的须根,在稻秆当中产生颜色为白色的霉物,随着时间的增长,会逐渐变成淡红色,部分稻秆也可能出现黑色的小点[1]。

  防治方法:要想治疗和预防水稻恶苗病,需要加强种子的处理。在选择种子的时候,需要做好消毒。可以选择100g浓度为50%的多菌灵,并且从中加入50kg的水进行浸种。另外也可以选择120g浓度为35%的恶苗灵,并且从中加入50kg的水进行浸种;或者也可以选择浓度为3%的生石灰水进行浸泡2d。使用药液浸种的时候,需要做好以下措施:液面需要超出种子表面15~20cm,使种子可以充分吸收药液。而且浸泡种子的时候,药液面需要尽量保持平静,最好不要进行搅拌,使病菌可以顺利被消灭。

  2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

  2.1防治技术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有效防治策略就是切断病毒链。农户在进行收获水稻之后,需要尽快燃烧发病稻草,而且需要除去干净稻田里的杂草,避免染毒稻株的存活,以免导致来年的水稻染上此病[2]。第二年春耕的秧田需要避免选择重病田,而选择在未存在染病的秧田当中,集中培育秧苗。

  2.1.1农业防治

  (1)做好田间作物布局。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好作物布局,进行区分寄主作物与非寄主作物,在种植的时候最好连片,可以有效阻断灰飞虱的传毒。

  (2)在进行水稻播种之前,需要完成秧田杂草的灰飞虱防治,可以有效避免媒介昆虫进行传播此病。

  (3)需要在病源地周边进行培育秧苗。秧田需要避免选择重病田的田块,需要远离重病田,并且做好秧苗的连片培育。

  2.1.2化学防治

  (1)需要做好药剂浸种、拌种。在水稻种植的时候,可以使用35%稻拌成、5%锐劲特、25%吡虫啉等药剂浸种和35%丁硫克百威拌种,使秧苗可以得到有效防护[3]。

  (2)策略性防治。需要加强稻田周边杂草的药剂防治,使灰飞虱得以消除,降低传毒来源。

  (3)秧田期和大田初期防治。杂交水稻秧苗二至七叶期属于出现灰飞虱传毒情况的主要时期,因此需要在秧苗期和大田初期主要做好治虱防矮的工作,使黑条矮缩病得到有效防治。在实际工作中,在水稻秧苗五叶期的进行撒药两次,其时间需要间隔5~7d。另外在移栽返青之后,可以在栽后的7~10d撒药一次,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2.2药剂防治

  合理选择药剂,需要药量充足,合理调配持效性药剂与速效性药剂,经过穿插使用不同药剂,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抗性,提高防治效果。选择持效性较好的5%锐劲特、25%噻嗪酮等进行使用,可以有效治虱,再加上毒死蜱、异丙威等速效性较好进行综合应用。需要重点在秧苗2~6叶期开展防治工作,而在大田初期也需要进行注意,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使用剂量。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比较常出现的区域,在治虱防病的时候,可以选择菌克毒克等药物,可以有效促进植株抗病毒能力的提升,其使用次数可以保持在1~2次左右,对降低发病的几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另一方面,所使用的药剂需要时常更换,以免使灰飞虱产生抗药性,而对于敌敌畏等毒性较强的农药需要注意安全使用。

  2.3补救措施

  (1)在移栽的时候,对于没有预插秧苗的稻田,需要及时补齐秧苗,也就是在杂交水稻移栽之后20d内需要尽快除去染病的秧苗,并且将其埋入土中,然后将健康的秧苗插入到空白的区域,并且适当增加速效肥,可以加快秧苗的生长。在存在较重发病问题时,采用此方法,可以有效除去发病秧苗,维护水稻的产量。

  (2)为了有效降低该病所引发的经济损失,在进行移栽的时候,需要在正常的行间适当增加较多数量的秧苗,使黑条矮缩病出现的时候,及时进行补足秧苗,也就是在杂交水稻移栽之后20d内需要尽快除去染病的秧苗株,并且将事先种植的额外秧苗插入到空白的区域。如果在杂交水稻移栽之后20d内,并没有出现黑条矮缩病,需要除去预插在行间的秧苗,使稻株可以顺利生长。

  3小结

  水稻恶苗病与黑条矮缩病的出现,均会导致水稻减产,2017年防城港遭受较为严重的黑条矮缩病,将近1万亩的水稻矮缩病发生面积,绝收面积3000多亩,半绝收面积5000多亩,30%受病害面积3000多亩,全市水稻总产量减产5%。2018年我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提高对其重视程度,有效防止其发生。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合理的使用药剂、加强种子消毒、药剂拌种等方法,使水稻恶苗病与黑条矮缩病得到有效防治,保护农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石星华,周宇杰,王超,等.水稻恶苗病防治新药剂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54-155.

  [2]庞子千,黄国育.水稻恶苗病发生成因及主要防控技术[J].中国稻米,2017(03):98-99.

  [3]梅爱中,李瑛,邰德良,等.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J].植物医生,2015(01):105-107.

上一篇:浅谈贵州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调查与防治 下一篇:浅谈黑豆萌发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