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计算机基础”微课应用教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28 11:11

  摘 要: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水平也日益提高,同时也促使着我国更加稳步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发展和前进。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以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中,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强大力量。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可以说“互联网+”时代为其发展带来了便利条件,充分地展现了科学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和快捷性。各大高职院校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现“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对此,文章展开分析和讨论,找出“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基础”应用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明确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之上,计算机微课应用于基础教育的优势,最后探索“互联网+”时代微课教学结合案例一体教材在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优化应用,希望能够改善学习效果,为国家培养实用性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教育;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

  随着信息化时代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不断加强,我国也在逐渐探索应用互联网的优化方案,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和便捷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网络媒体的逐步普及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时候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自由地进行学习。因此,互联网成为一个极为有利的学习平台。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的地方在于高职院校要为社会为国家培养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大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为顺应社会发展,广泛运用微课,改善教学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满足社会不断提高的人才需求。

“互联网+”时代高职“计算机基础”微课应用教学研究

  1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微课应用不完全

  现阶段,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采用计算机微课教学的新型教育模式,力求将微课广泛应用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由于现在引进微课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各方面准备还不够充分、成熟,所以计算机微课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

  1.2 教学过于注重应试

  现在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考试题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看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的程度,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基本是看教师的教学成绩。学生通过考试固然重要,但是对于高职学生,自主发展性却得不到应有的培养。

  2 基于“互联网+”时代微课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优势

  微课教学时间较短且内容丰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集中注意力,不会让学生产生怠慢心理,同时重难点的突出更便于学生学习相关计算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学习难度。微课的应用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储备知识,因此,实现微课教学势在必行。当然,学生还可以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2]。本学期,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新增“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化教程”,增加微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从时间和空间上解决传统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

  3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微课教学的优化应用

  3.1 加强微课制作

  一个高质量的微课视频会在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加强微课制作的学习,在制作微课过程中注意明确计算机教学主题以及时长,重点把握每章内容的重难点,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同时保证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及时匹配相应的演示文稿加以讲解,语速适当,将微课教学生动化、具体化,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质量,保证学习效率。

  3.2 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老旧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务必及时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育理念,将互联网与课本教材有机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同时教学。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扫描教材二维码直接观看教学视频,同时在电脑上直接操作具体步骤,随时随地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解决问题。这能够实现教师因材施教的效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学习,提升学生综合技能水平。比如应用“学习通”线上点名、提交作业、作业批改、单元测验等,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3 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计算机微课教学的新型模式很好地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疑难杂症,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操作时间和机会,实现了巩固知识和发现问题的过程。在进行微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课本教材的结合,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引用适当的情境案例来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习效率[3]。

  4 结语

  总的来说,“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这一新型教育模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也满足了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采用微课教学形式,实现微课与课本教材相结合的优化方案,使得课堂更加生动、高效,更能够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型教育模式,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进一步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参考文献]

  [1]李鹏飞.“互联网 +”时代高职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应用探究[J].西部皮革,2018(21):27.

  [2]孙海霞.基于“互联网 +”时代的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应用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8(8):83-84.

  [3]陈兰.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0):123-125.

  [4]余红珍.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应用研究[J].数码世界,2017(19):99-101.

上一篇:移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移动学习现状研究 下一篇: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