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27 09:15
摘要:随着农产品“卖得难、卖得贱”同城市生鲜品高价低质矛盾的日益突出,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要求,与此同时一种新模式“农村电商”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背景应运而生。农村电商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销售模式下菜贩收购者暴利、城市居民蔬菜瓜果不新鲜等问题,并为“互联网+”背景下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但这种良好的平台在发展中遇到了困境。农产品品牌效应尚未形成、物流人才匮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商、农村经济的更快更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帮助农村电商摆脱发展瓶颈,使其真正地繁荣农村、改善城市生活已成为社会上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苏州东山电商产业园近年积极借助“互联网+”优势助推当地农产品销售转型,已取得巨大成效。本文以苏州东山电商产业园为切入点,深入总结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分析其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目的是优化农村电商运作,帮扶其走出发展困境,为其他农村地区发展提供借鉴,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农村电商;东山电商园;冷链物流;发展策略
近年媒体纷纷报道各地农产品因收购价太低无法销售,如云南农民含泪抛售廉价土豆,山东农户将收购价五毛的辣椒丢在路边。但即使农民遭受亏血本的悲剧,城市中“蒜你狠、辣死你”等生鲜品高价现象年复一年不断上演,农产品品质不新鲜问题也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了困扰。农村农产品上行困难与城市生鲜品高价低质的矛盾不可调和、愈演愈烈。而如今“互联网+”浪潮势不可挡,在革新了交通出行和支付方式后,终于与“三农”结合催生了农村电商新模式。农村电商,全称农村电子商务,是在城乡之间架构网络信息平台,从而解决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瓶颈同城市生鲜供给问题,最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实现城乡共赢的新思想。2018年两会多位人大代表带着昭通“金苹果”、陇南核桃等网红农产品亮相媒体面前,表示已通过农村电商使云南昭通、甘肃陇南等地的多个村落实现脱贫致富。另外2017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突破1400亿元,众多生鲜平台呈井喷式发展,一二线城市贡献绝对市场份额,农村电商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低价的生鲜品。农村电商使城乡均受益良多,但目前农村电商模式还面临着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不够、生鲜品损耗率高、物流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农村电商新模式发展遇阻,许多电商倒闭,农村经济尚未实质性受益,城市居民生活没有得到大幅改善。因此,怎样使农村电商发挥其最大价值,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为城市生鲜品提供良好的源头保障,进而促进城乡双向互动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普遍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研究苏州东山电商产业园的运作模式,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适应新时期农村电商的发展策略,以此优化农村电商运作,帮扶苏州地区农村电商走出发展困境。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电子商务理论研究成果库的有益补充,体现当代物流服务社会的宗旨,而优化后的苏州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经提炼总结,可指导其他地区农村电商、农村经济的发展,助力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建设。
1苏州东山电商产业园运作现状
1.1东山电商产业园简介
据受访种植户反映在东山电商园成立之前,当地枇杷杨梅等销售渠道单一,农产品价格普遍较低,而且市场需求信息传递受阻,农产品积压、滞销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损失惨重,农民收入不高,经济落后。东山电商产业园于2016年9月正式成立,电商园凭借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碧螺春之乡”“中国太湖蟹之乡”之称的东山为依托优势,遵循政府引导和支持,协会主导,企业化操作的原则,积极探索东山农村电商模式,大力推动当地农村的综合改革,如图1所示。东山电商产业园自成立便取得了瞩目成就,2016年东山镇荣获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十强镇,是苏州市唯一获此称号的乡镇。目前电商园里农民抱团形成的小微企业有70余家,农民所开网店约500家,入驻天猫、京东店30多家,截至2017年9月电商园销售收入达1.3亿元。2017年双十一电商园单日销售碧螺春等特色农产品2万多单,交易额约300多万元。自电商园建立,东山农民收入提高两成以上,东山经济飞跃发展,成为全国首届“互联网+”现代农业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指定参观现场。东山模式发展势头迅猛,当地三农颇为受益,总结提炼的东山农村电商模式框架,可对其他地区形成示范效应。
1.2东山电商产业园运作模式
东山因其历史政策和地域的特殊性,电商园运作也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运作模式,经提炼总结如下。
1.2.1搭建平台,聚拢资源运营总经理表示,东山电商产业园性质是半政府机构,非盈利性平台,主要由政府扶持补贴以维持正常运作。电商园以“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旅游”为指导方针,将农民、相关企业、购买者三方资源进行整合。由于东山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土地分散,难以集约化管理,而且个体农户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产量小、农民信用程度不高,所以东山电商园只负责搭建资源平台,起桥梁作用,出面为农户与电商、物流企业牵线,让双方自行谈判协商,并不干涉参与农产品种植、收购、流通过程,不参与商业行为。另外,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电商园积极鼓励农民抱团,形成巨大需求以此降低店铺租金、运费等,实现规模效益。此外电商园引进多家物流企业,如顺丰、EMS、宅急便等。通过企业竞争有效防止顺丰寡头垄断、坐地起价,进一步降低了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流通成本。
1.2.2免费培训,技术支持东山小微企业代表表示,东山电商产业园特邀阿里等相关人才入驻对当地农户就网络销售相关技能进行一对一免费培训,截至2017年8月电商园开展了90余项电商相关培训,参与人次达4000人,电商园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将电商新模式植根农民思想中,朝“智慧农民,新型农村”迈出关键一步。电商园积极联络软件设计、店铺美化等分级收费的技术支持,积极引进林果培育新技术,促进当地农业现代化转型,为果农自主创业、自产自销提供强大的后盾支撑。
2东山电商产业园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
虽然东山电商园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推进了当地农村电商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有待改善的问题。
2.1农民电商意识薄弱
虽然电商园进行了一定的电商知识、技术的普及,但成效并不显著。调查电商园附近农户的结果显示(如图2所示),仅仅有不到4成的农民表示了解农村电商相关知识,而且农民对电商的理解还存在很大误区,认为电商平台不可靠,80%以上的网货皆假货。此外,63.64%的农民表示不了解电商,更有约10%的农民不具备电商概念,这表明农村电商普及力度不够,农民对电商相关概念、知识模糊。农民传统观念尚未得到革新、素质达不到要求已成为农村电商发展亟待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2.2物流电商人才匮乏
访谈并问卷调查电商园工作人员及村民发现(如表1所示),东山农民对农村电商整体参与度不高,追根溯源,7成以上的农户认为自己缺乏技术基础,学习速度慢,因此更愿意维持现在的销售模式。这表明技术知识的突破是农民接受并尝试电商新模式的关键一环,如何更有效的将技术知识送到农民手中需要电商园重点规划。此外超过半数的电商园工作人员表示电商园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农民电商基本素质不高,园内极度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农民整体培训过程见效缓慢。这会导致农民遇到各种技术难题,而电商园无法及时提供后援力量支持。
3东山电商产业园发展策略建议
为东山电商园更好的服务农民,造福农村,为城市居民输送更优质的生鲜品,特针对其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加强农村电商知识的宣传教育
政府要重视对农村电商的支持和引导,号召相关企业主动参与电商扶贫,相关部门应完善落实电商优惠政策,进一步帮扶电商园引进资源、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此外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农村电商宣传力度,鼓励学者和企业人员下乡,定期举办讲座培训,设立激励体系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并增加农村电商的媒体曝光,营造全社会学习农村电商的氛围,形成农村电商文化。
3.2多方共同努力,重视电商人才培育
目前物流电商行业员工素质偏低,专业人才稀缺。企业、电商园应对现有员工增加技能培训次数,并进行考察,淘汰技能不过关者,对表现优良者加大奖励力度,还可以联合举办技术大赛,鼓励技术人员不断钻研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水平。此外大学应注重对物流电商学生的培养,应开设农村电商专业课和通识课程,严格评测,从源头保障人才产出和质量。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引进物流电商公司人员对学生进行实用技能培训,严格考核,通过颁发证书、设立奖金鼓励学生参加,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综合性人才。
4结语
随着现代支付方式变革、运输快递方式的不断优化,农产品传统销售模式已不满足当今城市居民日益增加的对生鲜高品质的需求,城乡双向沟通受阻,造成资源浪费、城乡生活水平无法得到进一步改善。而近年IT技术质的改变为农村电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备条件,农村电商新模式的推广势在必行,但农村电商目前遇到多方阻碍:农民电商意识薄弱、品牌效应尚未形成、冷链物流发展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商惠及城乡居民的进程。因此为了农村电商新模式实现更高的服务水平,需要采取宣传农村电商知识,多方共同培育电商人才,扩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冷链物流完善等多项措施。本文通过对东山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举措,可以使农村电商的运作更为流畅,资源更好的整合沟通,最终惠及农民、农业、农村,改善城市生活水平,协调城乡发展。另外,本文提出的农村电商发展策略以及运作模式的优化措施充分展现了物流服务社会、惠及大众的中心思想,相关举措和策略也可供其他农村地区借鉴,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利伟,王应宽,温靖.苏州市吴中区东山电子商务产业园实地考察报告[J].农业信息化,2016(6).
[2]陆平静,汪宏胜.苏州吴中东山镇积极探索农村电商新模式[N].消费日报,2017-06-15.
[3]朱品文.农村电商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0).
[4]朱世友.农村电商发展对物流业的影响及农村物流体系构建[J].价格月刊,2016(3).
[5]周俊茹,潘倩倩,陈志翔,等.基于浙江桐庐淘宝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探析[J].中国商论,2017(3).
上一篇:微信朋友圈用户认知与行为的特征分析 下一篇:网络媒体在基层农技推广中的作用探索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