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探讨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23 09:16

  摘要:随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尤快。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信息化的发展,更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更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由此,在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重视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功能齐全的农村信息化工程;鼓励科研人员开发信息化研究新项目,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科研保障;重视信息化人才培训,为推进信息化进程保驾护航;组建合理的互联网宣传平台,营造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社会舆论等等发展建议,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农业经济;发展建议

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探讨

  1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

  1.1信息化水平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信息化水平能促进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对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而信息技术在这三者中占据着决定性作用。因为信息技术特有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信息才传播能力的属性,能从根本上影响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现有传统格局的商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具体表现在互联网经济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并且细化了社会分工,降低了过去传统交易成本,扩大了交易范围,因此互联网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个环节。

  1.2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信息化推广

  信息化的建设,不是水中月、镜中花,是根据地方实际一步步开展起来的。可以这样说,信息化发展受制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换句话说,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村信息化才能得以顺利开展。而地方经济相对贫瘠的话,能搞好信息化建设就如同一句空话。

  2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2.1重视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功能齐全的农村信息化工程

  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物质保障,没有先天的物质保障条件,农村搞好信息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但是。现在的农村多数较为落后,每个地区经济水平略带差异,这对信息化建设就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由此,建成系统化、功能化的农村信息化工程,需要在确保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更好调动社会各基层的力量,一并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同时,还应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诠释信息化建设,以便用最少的资金,在最短的周期中,建成更为全面的农业信息化工程。

  2.2鼓励科研人员开发信息化研究新项目,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科研保障

  发展农业信息化,确保信息技术更好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去,建议尽快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推广的项目研究,鼓励科研人员能积极开展开发新的研究技术。此外,对研发的新技术项目和成果,我们应给予足够的奖励,进一步激发其开发研究的积极性。但是,任何项目的开展,都需要制定合理的组织方案,根据方案制定工作计划,确保大大提升高工作效率。

  2.3重视信息化人才培训,为推进信息化进程保驾护航

  人才是推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作为技术性相当强的项目,农村信息化工程需要一大批有着经验丰富、业务水平精湛的专业队伍,这样才能再农村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功效。同时,在引进高水平、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外,还需要对所有的参与农村信息化工程人员进行系统、有效的业务水平培训,培训的目的是对专业人员加强业务水平、交流专业知识,以便能更快的适应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同时要在当地开展农村信息化的科普工作,尝试让更多的农村居民接触到信息化带来的种种益处,从而能更好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3总结

  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不能说是立竿见影,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方可彰显其价值,由此。农村信息化的建成必定有所起伏。了解信息化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意识到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将更快加快农业经济发展。而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村信息化才能得以顺利开展。而地方经济相对贫瘠的话,能搞好信息化建设就如同一句空话。由此,针对目前此类情况,最为重要的是,能探索出适合国内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征.关于农业信息化发展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2016,(8):109.

  [2]张东伟,程国栋,朱润身.论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J].农村经济,2006,(5):98-100

上一篇: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下一篇: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