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12 09:0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与挑战也日趋显现,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来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需要新理念来推动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其次在“互联网+”战略的影响和推动下,针对“互联网+农业”的优势进行探讨,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现代农业转型;“互联网+农业”;农业信息化
写现代农业转型的论文还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您可以免费浏览阅读。
1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并非农业强国。所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粗放式经营方式,一味地追求产量,导致大量的低端产品涌入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优质农产品,最终使得农业消费结构难以转型升级;(2)生产效率低,生产技术比较落后,高新技术昂贵,经济落后地区无法承担,难以满足农业技术提升;(3)物流不发达同时电子商务覆盖率低,极大的降低了产品流通效率,使得高端产品流转限制颇多;(4)土地资源循环利用能力低,质量降低,破坏严重,喷洒农药、过度施肥、污染等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逐渐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有以上问题制约着农业发展,所以探索适应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式,研究如何打造新型农业生态综合产业链迫在眉睫。
2我国农业发展对策
2.1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配置农业市场资源
首先,互联网信息丰富,资源充足,将其灵活运用到农业市场资源中,整合业务链、价值链、产业链,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挥互联网资源、资金和渠道优势,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建立专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积极推动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相关新型经营主体互联互通,实现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其次,互联网能够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广泛连接,将农业所需一切相关资源,比如农业科技、各类社会化服务、各种资金款项、社会劳动力等最大限度的实现互联互通,完成一体化农业市场的建设,降低农业市场的交易费用和监管成本,着力提升农业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快释放农业要素配置红利。最后,利用互联网多功能属性拓展的能力,以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开发、农业门类范围拓展为主要目的进行农村三大产业之间进行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完善农业新形态。
2.2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农业技术革新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有利于加快农业技术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其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获取农产品的主要生长信息,再结合外界环境相关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智能化的推荐、实施农业生产,做到农业生产精确化、可控化。并且利用移动设备,远程监控、远程调节,足不出户即可实时实现农业生产。随着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程度加深,农业科学技术及相关领域的不断涌现和完善,物联网监控传输技术、大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等的优势不断在农业智能化的发展中体现,农业相关领域的管理方式逐步精细,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效能。
3结束语
互联网作为科技飞速发展产物,其反过来又可以为新环境下各行各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对传统模式的改变增添了新的机遇与可行性。目前,在农业相关领域内“,互联网+”模式已经得到了一定范围内的应用与探索,比如农业科技发展、网络化经营方式等,未来会有更多的农业相关领域逐步被开发利用,逐步趋于成熟。
参考文献:
[1]南琼“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04):126-127.
[2]潘启龙“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产业链融合创新分析[J].农业经济,2017(03):9-11.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