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06 09:03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植物保护技术是一种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而且能够保持农业生产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化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植物保护技术;生态农业生产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时代变迁,农业发展的理念也与时俱进,逐渐从原始劳作生产转变为机械化生产,逐渐从滥用化学药剂转变为以保护生态平衡的生物防治技术为主,可持续发展已经是我国现阶段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生产也必然向生态农业方向转变。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技术可谓是功不可没,已经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健康、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
生态农业运用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生态管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同时达到生态保护,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首先,植物保护技术由传统的化学手段保护植物,转变为现在生态、环保的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保护方式,在保护植物生长的同时也对环境做好保护,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产生了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减少了植物病虫害的财产损失,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2.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保护技术主要分为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现对其进行如下分析。
2.1生物防治技术在生态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是目前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研究应用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主要有表现为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是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传统的农药防治病虫害主要使用化学农药喷洒,但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然而生物农药主要是使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效控制植物生长期的病虫害,不但可以防治病虫害,而且无污染,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其次是选种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应用基因工程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的基因应用到植物的选种育种当中,选取抗病虫害基因转移到目的植物细胞中,使其获得抗病虫害基因,以便降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作物当中,如:大豆、玉米、南瓜、甜菜、棉花等,我国研制的抗虫棉和转基因水稻均已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作用。最后,细胞工程技术在生态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具有抗病虫害或者除去容易受到侵害的病虫害相关基因的植物新品种,进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以使农作物更加健康成长,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2物理防治技术在生态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频振式杀虫灯技术、黄板诱杀技术和防虫网阻隔技术是生态农业生产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植物保护技术。黄板诱杀技术和频振式杀虫灯技术均为物理防治技术。首先,频振式杀虫灯技术是一种生态环保低成本的防治技术,同时具有杀虫数量大、杀虫范围广的特点,现已普遍应用于生态农业生产当中;其次,黄板诱杀技术是一中利用大部分害虫趋黄色的特性来对病虫害进行杀灭的一种防治手段,有别于传统的农药防治,具有无毒无害,绿色环保的优势,适合在生态农业生产中运用。最后,防虫网阻隔技术是利用防虫网对害虫进行隔离以达到防止害虫繁殖和侵害农作物的一种技术。这三种技术在生态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植物保护作用,大力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2.3化学防治技术在生态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防治技术主要有性诱剂防治技术,性诱剂防治技术可以在病虫害性成熟的时候,在虫害中释放一种信息素来引诱异性害虫,进而干扰害虫的交配行为,性诱剂防治技术易于操作,是一种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生态防控技术。适合生态农业的大面积推广使用。
3.总结
综上所述,植物保护技术不仅可以科学合理的保护农作物的生产,而且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植物保护技术也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科学合理地运用植物保护技术,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韦彩红.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现代园艺,2014
[2]韩松炎,刘晓野,王旭.浅谈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农民致富之友,2014
[3]梁齐,鲁艳辉,何晓婵,等.诱集植物在害虫治理中的最新研究进展[J].生物安全学报,2015
上一篇: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及大豆、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下一篇: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的作用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