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中农民的职业培训策略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04 09:03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发展水平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政府政策扶植、农业培训单元自身的调整、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引入进行详细分析,目的是促进农民的职业培训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职业培训;职称管理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的当下,现代化农业已成为当前社会及国家重视的重点。农民专业的农业素质是保障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科学技术及农业装备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当下,农民必须要开拓自己的视野,掌握一定的科技意识,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农业设备运用到农业生产与发展工作中来,不断对农业发展效率进行提高。

农业现代化中农民的职业培训策略

  1将做好农业现代化培训机构作为进行农民职业培训的主要途径

  当前我国各个地区为了积极响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也积极在市、区、县乡等地,开展了农业培训机构和组织。首先,各个层次的农广校,应秉承国家的号召,不断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通过宣传使更多的农民朋友都参与到农广校的学习当中,以切实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知识、有技术、懂科学且会经营的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其次,充分利用农业职业院校的资源,开展交互性的农业人才的培训。农业职业院校应该积极对原有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调整,完善自身的农业课程,将适合农民学习的实践性的理论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1]。不断扩大自身的招生规模,将课程设置进行细化,为农业发展和进步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最后,选择有实力的社会培训机构。当前社会农业培训机构较多,良莠不齐。在社会培训机构选择的过程中,应积极选择一些实力非常雄厚的农业领衔培训企业,在良好的实践保障、师资力量保障、硬件设施保障下,对农民进行高效培训。高度重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积极给予农民参与的方便,充分展现自身的实际优势。针对开展培训的农民,建立起农民培训档案,并且结合农民所学习的专业农业技能,为不同的农民设置一定的生产任务。将社会中的农业培训企业与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有效结合,切实激发广大农民的工作积极性。

  2将政府的政策支持作为进行农民职业培训的基础保障

  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是农业发展与进步的保护伞。我国政府积极提供支持,是促进农民职业培训的基础保障。想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力和职能,首先,需要地方政府构建出强大的经济保障体系,积极对职业农民培训的内容进行立法,通过法律手段从根本上保障农民职业培训的合法性[2]。开展全民教育活动,通过政府投资,给予农民职业培训大力的资金支持。若地区财政基础相对薄弱,可以积极利用转移支付手段,例如,2014年,我国中央财政部门针对农民职业培训的投资高达11亿元,切实体现了政府的经济保障和法律保障对农业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其次,健全法律的相关保障。职业农民培训需要我国政府与国家的基础法律支持,所以政府必须积极完善我国对农业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相关法律内容,健全在农民职业培训层面的相关法律体系。最后,强化政府扶持机制。符合培训条件的农民可以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在税收上享受优惠,在购买新型农业技术产品和农业贷款等方面,政府也应进行优惠政策倾斜。政府可积极开展税收减免、金融支持、土地流转和教育培训补贴等各项惠民的政策,激励广大农民不断学习、进步。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中,对培养职业农民的规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按照相关的要求,切实对符合条件的农民给予政策倾斜,使农民可以接受到更高层教育的培养。

  3将农业信息化技术作为进行农民职业培训的技术支撑

  为了切实推动农民职业培训的效果和作用,应该积极增强培训后的职称管理,将培训效果管理及培训后的职称认定考核与管理相结合,以便广大农民结合自身实际受教育情况,有针对性地完成对自己的职称认定。此外,不断深化农业信息化在农民职称管理中的深入运用。当前很多地区已经积极地将智能化机械设备与计算机融入到了农业的发展当中[3]。切实运用农业信息化手段来加强职业农民的培训和技术职称的管理,以便于管理者对职业农民的职称管理及职业农民自主查询的双向选择。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当前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利用职称管理系统查询和选择相应技术职称的农民技师来解决相关问题。将信息化理论技术融入农民培训管理当中,可切实提高农民职业培训与管理效果。

  4结语

  农民的职业培训及后续管理工作开展的意义重大,不仅是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还是增强农民收益的重要驱动力。在开展农民职业培训时,地方政府必须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通过政策倾斜、健全法律的手段,为农民职业培训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强,胡贵勇.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J].继续教育研究,2016(2):42-45.

  [2]何亚萍,惠圣.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4):27-30.

  [3]梁晓.基于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策略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6(1):45-47.

上一篇:农业水利工程水电施工中洞室开挖施工安全 下一篇: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面临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