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质量提高推动畜牧业健康养殖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1-07 09:22

  摘要: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给我国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当前在我国不时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文中对这些不良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畜牧产业;畜牧产品;畜牧养殖;质量保证;安全保证

  写畜牧业的论文还有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措施,您可以免费浏览阅读。

畜产品质量提高推动畜牧业健康养殖

  1对影响我国畜牧业健康养殖的因素分析

  1.1我国在畜牧业方面缺乏完善的疫病防控措施

  尽管我国畜牧业管理部门不断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力度。但由于我国畜牧业养殖和生产方面较为落后,导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一定漏洞[2]。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有限,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这都无形中给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完善造成干扰。

  1.2我国畜牧业养殖户缺乏产品安全意识

  当前我国畜牧养殖户在牲畜圈养时使用的圈舍大部分是由危旧房屋改造的,或者是直接在自己居住的房屋后边修建简易的牲畜棚。通过这种方式改造的圈舍不合理。简易的圈舍无法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也不符合我国对于牲畜养殖圈舍的建设要求。除此之外,这种养殖方式很容易导致动物出现疫病,一旦有一头牲畜患病,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4]。

  2对我国提高畜产品质量采取的应对措施分析

  2.1制定科学的畜产品质量系统

  对于畜产品安全体系而言,必须制定科学的质量监管体系。关于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的制定,需要包含以下部分: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储藏环节以及运输环节。另外,针对畜产品的零售和批发阶段也要制定质量监管体系,防止畜产品在流通售出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除此之外,我国相关监管部门还要进行畜产品突击检查工作的执行,主要检查畜产品质量是否检查合格,对不合格的畜产品进行收缴填埋处理。

  2.2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当前养殖基地的安全防护水平不高,没有基层检查的实力,缺少相关应急物资的储备,容易大面积的爆发动物疫病。并且当前养殖场的养殖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文化程度较低,老龄化较严重,没有系统学习过养殖知识和相关问题的应急处理措施,缺乏完成动物防疫工作的能力。基层防疫站的设备相对比较落后,没有完整的疫情监测装置,不能做到“提早防御、提早发现、提早治疗”等相关工作,在药物储备上也不完备。在找到这一系列的不足后,要查漏补缺,尽快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2.3建立标准化的畜产品生产规划

  大力发展畜牧产品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加强养殖基地的安全意识,推动畜牧产品的健康发展。通过提高检查力度,围绕养殖基地的标准化建设,抓好健康畜牧产品的生产过程。相关部门加强无公害产品的宣传力度,推动健康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发展。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紧跟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对已经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也不能放松监管力度,建立标准的畜产品生产规划,对食品安全要做到百分之百的认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畜产品安全危机给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很多危害,但其发展给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营养的同时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使畜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并且在原有安全基础上提高畜产品质量。与此同时,我国政府部门还应通过宣传来提高养殖户安全养殖意识。

  参考文献:

  [1]童建军.发展现代畜牧业应重视健康养殖[J].中国畜牧业,2013(22):34-37.

  [2]顾秋萍,杨建国,丰春燕.加强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保障畜产品安全[J].中国畜禽种业,2012,8(8):28-29.

  [3]方健,司可.生猪健康养殖模式及畜牧业发展探析[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1,33(3):225-228.

上一篇: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措施 下一篇: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