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0-26 09:49

  摘 要: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文章从工程地质学的发展阶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对国内工程地质学的基本认识​‍‌‍​‍‌‍‌‍​‍​‍‌‍​‍‌‍​‍​‍‌‍​‍‌​‍​‍​‍‌‍​‍​‍​‍‌‍‌‍‌‍‌‍​‍‌‍​‍​​‍​‍​‍​‍​‍​‍​‍‌‍​‍‌‍​‍‌‍‌‍‌‍​。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发展阶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主要问题

  关于地质学的论文范文期刊还有《四川地质学报》(季刊)是以地质科研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自1980年创刊以来,《四川地质学报》遵循党的路线、政策和“双百”方针,为我省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反映四川地质领域各学科发展,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为打破部门界线,促进横向交流;扩大了我省地质科技在国内外的影响;促进四川地学科技进步;在四川省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人才成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倍受省内外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好评。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上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相对进入稳定时期,特别是基础建设迅速发展,且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这种环境下,工程地质学迅速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的工程地质学还没有起步,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20 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的工程地质学起步并发展,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当前,在“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的新形式下,我国的工程地质学科正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机遇。工程地质学家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争取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取得长足进步。

  1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阶段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赶超先进水平,在过去将近60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1 起步阶段:传统工程地质学阶段

  这是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的起步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我国工程地质学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为国家基本建设的一批重大基础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具体施工提供了地质依据。在工程选址和场地评价中,着重于工程地质条件的阐明和定性评价为主。

  1.2 发展阶段:传统工程地质学到现代工程地质学的过渡阶段

  这是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的关键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年代,形成了较完整的工程地质学体系,制定新的勘察规范,与国际接轨,勘察质量大大提高。一些重大工程采用国际招标方式,以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勘察方法和规范技术。经过这一阶段,我国的工程地质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完成了从传统工程地质学到现代工程地质学的过渡。

  1.3 高质量综合发展阶段:现代地质学阶段

  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到如今,进入到高质量综合发展的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工程地质学经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我国工程地质学的理论体系,我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等一批巨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工程;大亚湾、秦山核电站;宝成、成昆、京九等铁路干线;还有许多新兴的城市、矿山等等,形成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铁路工程地质”、“矿山工程地质”、“城市及房屋建筑工程地质”等专门的工程地质学系列。同时,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也在也这一阶段广泛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我国工程地质的研究现状

  工程地质学是我国建国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经过将近60 年的发展,工程地质工作已有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工程地质学已成一门研究内容丰富、理论体系严谨,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并且是国际工程地质界的重要一员,同时培养了大批地质学人才。我国工程地质学家的研究领域广泛,很多理论体系、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国际上独树一帜。

  3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范围看,工程地质研究总趋势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发展中国家的各类工程建设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各种不同复杂程度的地质环境使工程地质学家提出许多研究课题,也要求工程地质勘查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此外,工程地质学必将融入现代数理化、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及材料科学等更多的新鲜知识,以保证在未来的信息世界里工程地质学的适应性。我国工程地质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3.1 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完善工程地质学的学科体系

  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要在地质学的基础上,综合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铁路工程地质”、“矿山工程地质”、“城市及房屋建筑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学”等学科知识,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宽工程地质学的范畴,特别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为研究人类的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数据,为解决资源、发展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数据保障。根据我国的发展战略,将大大提高综合国力,加速现代化建设。为保持较快的稳定发展速度,在能源、交通、现代化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将要有更大、更快发展。同时,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重视环境保护,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

  3.2 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体系,提升工程地质学的理论体系建设

  我国工程地质学在发展中要在具体工程建设基础上,总结实践经验,用实践来充实理论研究体系,提升理论体系建设。在工程地质学的发展中,应改变单纯应用学科的模式,正确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程地质学理论队伍。

  3.3 进一步加强定量研究,验证和深化定性研究成果

  我国地质学的发展,要在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的定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大力加强中国自己的定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方向和基础,定量研究验证和深化定性研究成果。因此,要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上狠下功夫,只有这样,工程地质学才能胜任为工程经济建设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艰巨任务。

  3.4 进一步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实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内涵和外延

  这是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工程地质学的飞跃发展,必须加强与环境工程地质、矿山工程地质、地震工程地质、海洋工程地质等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研究学习。同时,还要学习国际上工程地质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积极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4 我国工程地质学未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站在全球共赢发展的高度上,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直接使来基建工程的落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首先是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而要完成这些,地质工程是最基础的条件。由此,我国的工程地质学未来应重点解决好的问题有:复杂地质体的建模理论与技术研究;加强灾害性地质过程的全息预报系统理论研究;新一代地质灾害的评价与防治理论;高精度工程地质解释系统和灾害评价与预测技术等。

  尽管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这更是机遇,我们要抓住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这个发展机遇,不断完善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学科体系,加强理论研究体系,进一步充实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内涵体系,力争使我国的工程地质学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彤.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成就和发展[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B),2014(06).

  [2]黄鼎成.工程地质学的未来在中国[J].工程地质学报,2004(04).

  [3]黄润秋.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工程地质学[J].工程地质学报,2004(04).

上一篇:浅谈社会主义价值观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意义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