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0-08 09:47

  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呈现出课程门类多、学时少、学业负担重的特点.在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地位日益突出,能否处理好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与医学类课程的关系,对于医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课程整合、体系化设置可以将学科知识系统整合,促进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在高校大幅压缩课时的背景下意义重大.文章针对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医学专业设置特点,对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整合与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探讨,以促进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与医学类课程的协调发展,提升医学生的培养质量.

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

  【关键词】:课程设置;整合;医学专业;体系;信息技术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对于医学领域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往往呈现出门类多、学时少、学业压力大的特点.同时,医学专业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突出医学专业特色与医疗信息化的背景下,通过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设置,优化专业培养体系,协调发展信息技术类课程与医学类课程,系统提升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医疗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1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体系化弱,学生信息素养低

  医学专业通常是4—8年学制,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的学校在高年级根据专业需要开设“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医学统计学与软件操作”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开设的数量在医学专业中一般不超过3门,课程设置上没有区别学制与专业特点,更没有结合现实发展开设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整体上表现为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设置不被重视,不适应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医学专业中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体系化弱,造成学生信息素养低.然而,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医学生是重要的参与者.医疗信息化不仅需要懂信息技术的专业开发人员,更需要既懂医学专业知识、又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医学生参与.所以,加强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整合与体系化设置,不仅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更有助于医疗信息化的推进与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

  1.2教学模式落后,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信息技术类课程通常采用“课堂讲授+课上实践”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用较多时间讲授,用少部分时间进行实践.这种教学模式重视课堂讲授环节,轻视课前预习与课后反馈两大环节,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低,难以较好地掌握讲授内容,实践操作流于形式,课堂时间利用率低,教学效果欠佳[1].对某校2015—2017年学习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1858名医学专业学生调查得知,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有1.1%的学生认为提升极大,9.3%的学生认为提升较大,72.1%的学生认为提升一般,15.7%的学生认为较小提升,1.8%的学生认为没有提升,总体满意度不高.同时,用人单位反映,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有限,不能适应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显然,“课堂讲授+课上实践”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从专业特色与信息技术类课程的特点入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将课前、课堂、课后连成有机的整体,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

  1.3教材内容更新缓慢,课程特性与课时矛盾大

  信息技术类课程教材在种类、版本上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基础应用、程序开发方面,适合医学专业的教材很少,有些甚至是空白.虽然,国外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教材发展较强,但由于教材内容组织、应用平台与国内不同,以及受翻译水平的影响,很难找到高质量的适合我国医学专业信息技术方面的教材[2].同时,受教材出版周期的限制,教材出版滞后,不能及时满足教学需要.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讲授内容也应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教师讲授医学信息技术类课程的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低、知识难掌握,缺少适合的教材已成为阻碍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原因.医学专业开设的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基本目标是重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兼顾应用.由于医疗信息化发展迅速且信息技术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开放性与系统性,同时要兼顾到医学相关专业的特点,更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都需要充足的课时作为保障.此外,医学专业系统性强,讲授与学习难度大,以及在教育部要求高校压缩教学总课时的背景下,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了突出专业特点,大幅压缩了非医学类课程的课时,尤其是信息技术类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时从以前的108课时缩减为54或36课时,课时数不足已成为提升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障碍.

  2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整合与体系化设置的必要性

  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与挑战,要求医学教育者更新教育理念,发展新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医学领域的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3].因此,在医学教育中通过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整合,既可以支撑医学教育的发展,又可以提升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医疗信息化与医学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并为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新思路.信息技术类课程整合将从纵向模式向横向交叉模式转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类课程整合具有以下优势:①从医学专业本身的特点入手,构建系统化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医学信息化教育;②减少重复内容的讲授,缩减课时,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开发适合医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资源;③探索教学新模式,将课前、课堂、课后有机连接,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探讨

  3.1“门类+内容”+“必修+任选”,构建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

  对国内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15所开设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四川大学、南华大学等10所开设4年制医学信息专业,开设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数目与课时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15所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信息技术类课程较为集中,主要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统计学与软件操作”“医学信息检索”与“医学信息获取与处理”这4门课程,另有1所学校开设了“高级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13所学校开设了3门信息技术类课程,所占比例为87%,有7所学校开设了4门信息技术类课程,所占比例为47%.对10所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统计发现,课程开设相似度较高,从中选出具有较强通识类课程性质的课程,进行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如表2所示,由于2所高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设置在研究生阶段,所以10所高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数为8;其他课程重合性很高,只是课程名与课时数略有不同,少数学校加入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有4所学校开设了Python计算机语言课程.对美国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约翰

上一篇:高职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下一篇:高校受资助大学生诚信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