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对摄影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影响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05-23 11:13

  摄影术的发明是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其与科学技术和绘画艺术有着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文章从分析摄影的诞生、画家与摄影以及绘画与摄影在风格、流派方面的相互关系,揭示西方绘画对摄影的技术诞生及艺术发展的影响,感受绘画与摄影的差异与交融。

中国摄影家

  《中国摄影家》(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它的服务对象是摄影爱好者、摄影发烧友、摄影器材商等。杂志内容丰富多彩,可读性强、实用性强、资料性强,印制精美,在中国摄影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当世界美术史发展到了19世纪上半叶的时候,出现了未来与绘画相媲美并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另一种造型艺术门类——摄影。摄影术在它发明的初期阶段,曾经一直被认定为属于科学技术领域的发明,并以其科学技术的优势为绘画艺术服务。有的人说,绘画造就了摄影,但同时也有的人认为:摄影的出现改变了绘画。

  一、摄影在绘画影响下诞生

  重视透视比例关系及光影的色彩变化一直是西方绘画的传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画家们为了准确地再现绘画景物的比例大小和透视关系,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发明和使用了一种被叫做“绘画暗箱”的绘图装置。早期的画家们充分利用这些绘画装置仔细研究绘画的透视原理及物体比例关系,并将其发展完善而成为了“透视学”。

  利用暗箱获取影像的“小孔成像”原理,早在2400年前我国战国时期的《墨经》中就已有记述。在西方,关于小孔成像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述中。达·芬奇曾于1490年在他的笔记中留下过有关暗箱的应用记载。1558年,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画家乔万尼·波尔塔《自然魔术》一书中对暗箱应用作了如下记述:把影像反射在放有纸张的画板上,用铅笔画出轮廓,再着色,就完成了一幅画。这种方法很简单,即使不会绘画的人,也可以使用这种装置。①可以说,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以达·芬奇、拉斐尔和安格尔等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大师已经掌握利用“暗箱”并通过小孔投影获取影像来作为绘画的工具和造型手段,熟练运用透视技术、比例关系等来表现造型的“准确”和艺术的“真实”。

  时光到了1826年,法国石版印刷工人尼埃普斯为将线条转印到石版上而把涂有沥青的合金板放入暗箱曝光,从而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幅永久保留下来的经感光而成的图像。同为法国人的画家与舞台设计师路易·雅克·芒特·达盖尔,也在努力寻求一种能使“绘画暗箱”中投射的影像得以固定下来的方法。达盖尔在绘制全景画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在投射时能造成逼真视觉效果、变化多端的新型全景画“迪奥拉马”(diorama)。但他认为“迪奥拉马”还只是一种无法固定的幻像。②

  经过达盖尔对尼埃普斯“日光摄影法”的不断改进,终于有了今天我们称之为摄影的可以保存“永恒的”、“用光绘就的图画”。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的朋友、法国科学院终身秘书、巴黎国立天文台台长多米尼克·弗兰西斯·阿拉戈在法国科学院与艺术院联合会议上将“达盖尔版摄影法”的发明公布于世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由于拍摄出来的肖像照片精确而快速,所以画家们很快接受了当时被称之为的照相术。特别是众多的肖像画家因此而改行成为了摄影师,肖像也因由“人画”成为“机画”。由此,著名的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曾说:“摄影术真的是巧夺天工, 我很希望能画到这样逼真, 然而任何画家可能也办不到。”

  二、摄影在与绘画消长相伴中得到承认与尊重

  摄影与绘画都是二维空间的平面造型艺术。相对于历史久远的绘画来说,摄影又是一门年轻的艺术。摄影术是由画家发明的,早期的摄影家也大都是画家出身,他们都具备极强的美学观念和扎实的绘画功底。其创作是用摄影的手段来表现绘画的效果,像创作一幅绘画作品那样来完成一幅完美的摄影作品。因此,摄影艺术也就很自然地就继承和吸收了绘画的造型原理,运用着已被绘画证实了的美的规律,从而形成了“绘画审美观”。如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在拍摄道德寓意作品《两种生活方式》(图1)时,预先设计构图并画出素描草稿,然后在摄影大棚中精心搭制拍摄场景,将众多专业模特儿、道具组织装扮进行拍摄,最后通过暗房加工技术将30多张底片冲洗成一幅16×31时大的照片,以使照片画面取得像拉斐尔《雅典学院》的艺术效果。由于深受西方绘画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也就有了“绘画风格”的“画意摄影”。早期摄影以模仿绘画风格为摄影的艺术创作路线,用光、影调都遵循严谨的形式法则,极力追求绘画的效果。这一时期的很多画家拿起相机,投入到摄影家的行列之中,拍摄了大量的古典主义油画构图造型的摄影作品。因此,可以认为19世纪的摄影史就是摹仿绘画为始终的一段历史。

  摄影术出现之后,虽然越来越多的画家转而搞起了摄影,但画家们最初的反应是复杂的。曾经有画家惊呼“绘画从此死了”,然而对画家而言,摄影再现物体形象的精确表现能力是极具吸引力的。安格尔表示“摄影术真是巧夺天工,……是任何画家也难以做到的”,他在一边感叹并积极参与阻止摄影活动的同时,却在私下运用照片作为素材进行绘画创作。英国画家希尔在为474名苏格兰教会代表绘画肖像之时,也发觉运利用摄影术协助绘画能够更加轻松而令人满意。浪漫主义绘画大师德拉克罗瓦在1851年创办法国首个摄影团体时曾不无惋惜地公开表示摄影术的出现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晚了点,使他不能充分地享受到摄影带来的诸多便利。德加印象派绘画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极具才华的摄影师,且对摄影的利用极具前卫意识,是最早运用摄影去探索和创新绘画技艺的画家之一。他挪用摄影的取景方式,把不完整的前景人物纳入到绘画的构图之中,并在其舞女和浴女的系列作品中经常应用(图2)。德加根据照片的局部画了很多构图别致的画作,其绘画作品中这种独特、创新的构图方法常常来源于他对图片影像的观看灵感。

  摄影出现之初,人们并认可它是一种新的艺术门类,而只认定其是存在于美术领域之外的一种纯机械的技术手段。虽然众多画家不愿承认与摄影之间有什么瓜葛,然而,从美术史研究发现,像德拉克洛瓦、库尔贝、德加、埃金斯以及蒙克等19世纪众多知名画家都曾利用摄影照片来辅助绘画。事实也证明,摄影从诞生开始就一直没有远离过画家。绘画本来是再现物体瞬间即逝的静态艺术,难以表现事物的运动状态。进入20到世纪以后,画家们借助于摄影进行绘画创作,并极力表现事物的运动态势。画家马塞尔·杜桑从埃利斯奥芬的摄影作品《下台阶的人》中获得启发而创作了《下楼梯的裸体女人,第2号》,从而在静态画面中表现出时间的流动(图3)。未来主义画家巴拉的《被牵的狗的动力》同样是通过描绘狗奔走时的连续动作作为一种表现速度、运动、时间过程的绘画语言。毕加索不仅热衷于摄影,且对收集照片十分着迷,他曾把好几张西非部落照片中的形象融入到《亚维农的少女》一画中(图4),并通过打破传统的透视观念和绘画手段,创造出从不同视点描绘对象的立体表现空间,开创了立体主义绘画风格。

  著名美国艺术家、摄影师曼·雷曾经说:“我拍摄不想绘制的东西,绘制我拍摄不出来的东西。”③曼·雷以画家和摄影师的双重身份阐述了绘画与摄影之间的互补关系,同时也从实践上印证了绘画与摄影之间的亲密姻缘。西方绘画中诸如对明暗、色彩、构图的选择和运用等等,无不用之于摄影。同时,不满足于充当绘画的替代品,摄影也开创了诸如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在不断与绘画的纷争与交融中努力探索并确立起独立的美学标准。如今,摄影已经与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成为有效传达艺术观念及创作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

  三、摄影在模仿绘画风格及流派中发展

  摄影与绘画的不解之缘,在于摄影术诞生之时绘画艺术就早已成熟和完善。早期的摄影作品从构图到用光等方面的极力模仿促成了摄影作为“用光绘就的图画”所对绘画艺术的依存,因此也就有了“画意摄影”,出现了摹仿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雷兰德、摹仿枫丹白露画派米勒的罗宾逊以及摹仿印象派画家德加的德马赛。

  摄影的发明导致传统的写实绘画已不可能在速度、效率和细致程度上与之相媲美。在肖像画变成肖像摄影、风景画变成风光摄影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类似照片的绘画作品已完全没有什么意义。面对摄影术的“威胁”和根于西方思想文化的异常活跃,画家在摄影家的带领下“闯入了现代精神之中”,重新认识与反思传统绘画的表现语言,不断探寻有别于摄影的表现形式和技法,注重个性的风格表现,使之与摄影相似的传统写实绘画拉开距离,由此便产生了西方绘画史上以探索表现形式为主的画派——印象派绘画,成为现代绘画的开端。在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之后,又相继出现了抽象派、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构成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塔希主义、未来主义、波普艺术等等众多的现代绘画艺术流派。

  早期摄影在摹仿绘画效果基础上得到发展,而现代派绘画则又从摹仿照片中寻求突破。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照相写实主义绘画更是以照片为基本素材,借助摄影技术细腻逼真的表现方式,摹仿并绘制大幅细致入微的绘画作品。如表现现实题材的画家拉尔夫·戈因斯作品《金色的道奇》就以拍摄的轻型小货车照片为基础,绘制了一组描绘轻型小货车的系列画作。著名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画家查克·克洛斯的《苏珊像》、《肯特》等超级写实风格的艺术作品表现出了对摄影明显的依赖性,其对局部细节极其细微的刻画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从中渗透着画家强烈的主观创造意识,并且超越了摄影所无法达到的个性化的艺术处理效果。

  摄影的出现明显地刺激和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④而在改变了绘画艺术演变历程的同时,也反作用于了摄影本身。在西方艺术风起云涌的20世纪,摄影紧随着西方绘画进入到了所谓的“现代派”时期,众多摄影家不断利用摄影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来表达前卫的艺术思潮。于是乎,便出现了以注重色彩和光线表现的“印象主义摄影”以及“超现实主义摄影”、抽象派摄影、前卫派摄影等西方现代派摄影。如P·哈尔斯曼的《蒙娜丽莎达利》(图5)。

  摄影在其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曾发明和运用了多种不同的感光材料和曝光方法,也出现了像画意摄影、纪实摄影、现代主义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等一系列的摄影流派。这些摄制方法和艺术流派的涌现不能不说是受到了绘画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历史发展到今天,可以肯定地说:绘画有过多少风格和流派,摄影也有过多少相似的流派和风格。而在这其中,画意摄影无疑是受西方绘画影响最早和最深远的。

  四、结束语

  从摄影发展的历史看,作为新兴的艺术门类,摄影从诞生之初一直以艺术学徒的身份模仿艺术,而在表现艺术美方面,摄影也经历了一个从模仿到复制的自主创新过程。在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的今天,摄影在与绘画之间不断并存互补、彼此交叉渗透和相互追逐碰撞中共同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影像手段普及,摄影与绘画的交流与融合仍将是一种长期依存的文化现象,也必将成为当代影画创作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明显的趋势。

  注释:

  ①杨绍先等 编著.摄影技术与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②顾铮著.世界摄影史[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③苏珊·桑塔格著,艾红华、毛建雄译.论摄影[M].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

  ④朱羽君.摄影美学漫笔[M].北京:长城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简论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制度 下一篇:基于财政制度下的税收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