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教研能力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02-22 11:16

  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存在的研究能力不足、知识结构匮乏、参与校本教研的主体意识缺失等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将教师转变为教研型教师;二是进行校本研究时要处理好教与研的关系和教师与专家的关系;三是体育教师要提高参与校本教研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合作意识。

当代教育论坛

  《当代教育论坛》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教育理论期刊,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认定的教育科学类核心期刊。2010年恢复旬刊,全新改版,每月推出“综合版”、“管理版”和“教学版”。

  自校本教研实施以来,“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逐渐被认同,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然而,有调查显示,一些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更多的是来自于外力驱使而非内在需要。因此,教师作为教材教法执行者的角色定位并没有根本转变。同时,教师的研究能力不足、知识结构匮乏、参与校本教研的主体意识缺失等问题同样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校本教研发展的主要因素。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对如何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教研能力提出三点思考。

  一、转变一个角色

  体育教师应转变成为教研型教师。体育教师具有专家学者所没有的优势,作为教育实践主体,他们处于教学一线,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为其校本教研提供鲜活的素材。但目前,大多体育教师依然习惯于将自己定位成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这样一种传统的角色,习惯于做教育研究成果的消费者,缺乏研究意识。当校本研发的号角在中小学吹响的时候,其思维惰性使许多体育教师从依赖上层专家转为依赖体育教研员、体育研究骨干等,仍然把自己置身于校本教研之外。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研究的问题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其研究成果同样用于改进教师的教学。在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功能日趋成为学校常规机制的情况下,体育教师也应该从校本研究的非自觉状态向自发状态转变,做校本教研的主角,从教学内需出发,主动承担起研究的责任。

  二、处理好两种关系

  1.处理好教与研的关系

  校本教研实施后,许多体育教师认为研究是学校赋予的一项额外任务,他们不得不在繁重的课务结束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参与校本研究,少数教师甚至因研究增加了工作量而产生“怨恨”心理。在这种状况下,校本教研难免变得有形无实。事实上,在校本教研的视野下,教学和研究有紧密的联系,“研究”的元素来源于教学,有效的“研究”又可以促进“教学”。校本教研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其实践性。校本研究的内容应是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小而具体的问题,应是和教师教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当教师遇到这些问题时,要改变以往求助于外部专家的方式,自己来思考、来研究解决策略。如此,研究自然成为教师分内之事而非额外的负担。因此,体育教师进行校本教研须立足于校本视野,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以研究者姿态做出快速的反应。

  2.处理好体育教师与专家、研究骨干的关系

  校本教研虽然立足点是校本视野,但其研究性的本质没有改变,在一些研究方法和技能方面还需要专家或教研员的指导,一些体育教师完全拒绝外来专家显然是不可取的。在校本教研中,体育教师既要敞开心扉,欢迎专家的参与,虚心接受专家的理论指导,又要摆脱对专家的依赖心理,立足于教学实践,独立思考。具体而言,一方面,专家有更宏观的教育视角和更先进的教育思想,能够更好地引领体育教学的发展,他们能为体育教师点明正确的研究方向。因此,体育教师应接受专家、教研员的指导,以弥补自身教研能力的不足、知识结构的匮乏、教研方法的欠缺等。另一方面,某些脱离教学一线的教育专家的教育情境、工作重心和一线教师并不一样,他们对教学的理解,或者是以“观察者”的身份经过长期看课、评课形成的“应然的”教学方式,或者是停留在以往自己在教学一线时“固化”的教学情境中,其理念或许已偏离课堂的实际。而教师是离学生最近、对学情变化最敏感的人,其教研地位不可替代。因此,体育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研究的独特优势,与专家保持适当的对话距离。

  三、提高三种意识

  1.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人的主人意识或自主活动的意识,它包含人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等含义。[2]就目前体育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现状而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缺失,主体意识“失位”现象普遍存在。在提倡校本教研教师主体回归之际,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校本教研的主体意识。一方面,组织体育教师学习校本教研的目的、意义、方法、要求等,通过“微课题”等方式引导教师参与到研究中,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逐步树立研究意识。另一方面,要让体育教师明确自身研究优势,勇于承担起教学研究责任。

  2.提高问题意识

  问题是研究的起点,只有在问题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才可能促使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地探究。因此可以说,教师只有具有了问题意识,才能激发校本教研的动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要盲目追求教育热点,过于关注一些大而泛的诸如“体育教育改革”“体育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等问题,也要避开体育课实践的理论演绎与推理。教师应立足于校本,着眼于课堂,努力发现一些自己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具体的小问题,例如,动作教学采用何种示范面、怎样消除学生中“体育明星”的动作霸权等,并积极思考合理的对策,逐步提高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合作意识

  体育校本教研多是通过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教研员之间的合作来完成。专家和教研员的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之一,教师要把握机会,虚心请教,前面已谈,此处不再赘述。教师应加强与身边同事合作,相互学习,共同研讨,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大家既可以每天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也可以采用同伴互助的模式组成小团体进行专题研讨,合众人之力,取长补短。另外,教师应积极参加体育名师工作室,在名师引领下快速成长。

上一篇:刍议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 下一篇:铁路工程项目变更索赔与概算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