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免耕抛栽技术优点及要点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8-04-20 13:30

  晚稻免耕抛秧栽培是指前荐作物收割后,田面不再进行翻犁耕耙、稍作除草平整,直接抛栽二季秧苗的一种水稻栽培新技术。

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被评为湖南省首届“十佳”科技期。是迄今杂交水稻领域内唯一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技术刊物,以“促进杂交水稻的开拓研究与开发研究,使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杂交水稻科研和生产的不断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于提高”的办刊方针。

  晚稻免耕抛秧栽培是指前荐作物收割后,田面不再进行翻犁耕耙、稍作除草平整,直接抛栽二季秧苗的一种水稻栽培新技术。该项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本低耗特点,推行晚稻免耕抛秧栽培,对于缓解劳动力紧张、保证水稻种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晚稻免耕抛秧栽培的优点

  1、易于全苗

  和免耕直播比较,抛栽到大田的秧苗经过精心培育已具备3~4片真叶,避免了谷种直播大田后,易被鸟鼠类取食及秧针期易遭福寿螺、稻象甲等危害造成严重缺苗的现象。

  2、早生快发,低节位分蘖成穗

  传统插秧更由于秧苗经过移栽扦插根系损伤,通常插后秧苗需经过4~6d的返青期,免耕抛秧则由于根系带土入田,避免了返青过程,做到早生快发。

  抛栽大田的秧苗呈倾斜状立于耕层表面,根系在浅土层中迅速生发,大量横向、少量纵向在浅耕层中伸长分布。据测定:85%根系分布在1~10cm土层中,15%分布于10~20cm土层中,根部通透性好,低节位分蘖多,有效蘖多;单株有效蘖比传统插秧法平均多1—2个,单株出叶提前2~4d。而耕耙抛秧及传统插秧由于根部入泥,分蘖节位被推高1~2节,有效分蘖率相对降低。

  3、省工省时,效益显著

  一个熟练的劳动力1d可抛栽0.13~0.27hm2,是传统插秧的5倍;和耕耙抛秧比较,节省了耕耙田地所需的大量人畜力。

  二、抛栽准备与秧苗管理

  1、育秧塑盘选择

  为了抛栽后易于立苗,早生快发,宜选用孔径较大的规格塑盘,450~561孔规格塑盘均可,大约需600盘/hm2。

  2、秧地选择

  宜选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闲田、菜园地,整平、压实成畦,规格为:畦宽120cm、沟宽30cm。浇足水摆盘,盘与盘之间紧贴不留间隙。

  3、营养泥浆的配制与装盘

  选择肥沃的菜园土或河泥,去除砾石、草根、硬土粒、杂物,每50kg加45%高效复合肥0.5kg置于预先挖好的地坑或大的瓦缸、水泥缸中,加水充分搅拌均匀成浓稀适中的泥浆,然后用勺装进秧盘孔穴中,泥浆不够可续配直至装足所需塑盘为止。装盘后让泥浆沉实到孔穴深度的2/3处即可供播种。

  4、播种期确定

  由于晚季气温偏高,秧苗早生快发,用于抛栽的秧苗叶龄在3.0~4.0叶,秧龄短(一般以15~20d为宜),播种期就以最适抛秧日期上推18~25d做为确定的依据,一般在7月上、中旬。

  5、栽培品种的选择处理

  用于抛秧的水稻品种通常选用抗性好、分蘖力强、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的品种,如汕优416、T优51等。大田用种15.0~20kg/hm2。播种前选晴好天气晒种半天到1d,用强氯精水溶液浸种4~6h,洗净,直接播种于已装浆沉实后的塑盘孔穴营养泥中,每孔2粒种,播后稍压让种子微露于泥表面,清除盘面残泥,加盖遮阳网或其他覆盖物,避免高温强照、暴雨冲刷。

  6、秧田管理

  一叶一心期喷施150mg/kg多效唑,促使植株矮壮多蘖;二叶一心期施1%尿素水溶液促进茎叶生长;三叶一心期至抛栽前2~3d施送嫁肥。秧田管水应做到:保湿出苗;一叶至二叶期秧沟满水漫至畦面为薄水;三叶期排干秧沟水以旱育为主,苗叶不卷不放水上秧板,抛栽适合叶龄3.0~4.0叶。

  三、抛秧与大田栽培技术

  1、抛栽田的除草、平整与施肥

  选择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作抛栽田。前作早稻收割时应尽量割低,留桩高度应在5~7cm左右;收割后田间排水落干,晴天无雨时收割当日或次日用20%克无踪3kg/hm2兑水900kg/hm2进行田间喷施,若遇下雨必须重喷药,喷后1~2d覆水泡田,深度浸过稻桩顶部,3d后排干水,清除田中杂草残渣,用锄铲平耕层脚印坑洼,简单整理形成平整层面。

  2、抛秧的基本操作方法

  ①抛秧日期以早稻收割日期加药剂除草、灌水进田、简易整地所需时间作为确定为依据,一般在7月下旬。②抛秧前1d施基肥,用尿素150kg/hm2、过钙375kg/hm2、氯化钾75kg/hm2,或用45%高效复合肥525kg/hm2撒施作基肥。施肥前后田间保持浅水层(3cm)左右。③抛秧应选择风力小的阴天或晴天进行。抛掷方向应与风向平行,以免影响抛栽均匀度;抛栽时应选择合适的作业路线,避免漏抛、重复抛或抛出田外;抛秧的次序应由远及近,秧苗呈抛物线掷出,均匀散落田间;注意保留10%~15%秧苗待抛秧结束后进行补漏;田块较大的要留出30—40cm工作行,抛后2~3d拾出工作行内秧苗酌情补苗,删密补稀。④抛秧的密植规格一般为28—30丛/m2。

  3、肥料管理

  合理控施肥料,形成“早发缓降”群体发展态势,即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补早衰;适当控制分蘖盛期氮肥施用量,抛栽后4~7d用尿素112.5kg/hm2、氯化钾75kg/hm2,与35%苄丁拌匀撒施促早发和除杂草结合;此后为防早衰,在8月下旬施用45%高效复合肥225kg/hm2做保花肥,始穗期喷施“粒粒饱”生长调花剂,以提早齐穗,增加粒重。

  4、水的管理

  实行“浅、露、湿”灌溉法,抛秧后3~5d内,田面保持湿润不上水,促使早扎根立苗;遇晴天保持满沟水并开好“平水缺”,防止大雨造成田间积水引起苗株漂移;立苗扎根后灌浅水促蘖,当茎数达到预期穗数时适当搁田、轻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在植株倒2叶露尖时结合施保花肥和防治病虫害田中灌浅水层;以后采取干湿交替,促进根系深扎,保持株间温湿度以延缓根系衰老,实现增粒增重增产。

  5、病虫杂草防治

  由于抛秧稻群体较大,应以病虫预报为依据严防螟虫、稻飞虱、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的防治与常规抛秧大同小异,抛栽15d后,排干水,用50%二氯喹啉酸(稗耘手)375g/hm2、田青可湿性粉剂300g/hm2兑水555kg/hm2均匀喷雾除草,第2天覆浅水。

上一篇:法院廉政文化建设意义和途径 下一篇:新形势下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