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8-03-09 16:23
目前的实践教学中,“女装产品设计”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标准要求来设置,采取发散性思维方式,启发教学,案例引导等教学方式,改变教师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渐引导学生为主,寻求生动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接受新事物,开拓创新思路,在女装设计中传达自己的想法,突出自己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女装产品设计,创新思维,引导方法
“女装产品设计”课程旨在了解当今女装流行趋势,了解女装的风格与分类,能够掌握女装产品设计的构成要素、设计方法,培养既懂设计方法又懂产品设计流程的女装产品设计师。这门课程的内容是对学生知识水平以及各种前序课程知识能力上的一个综合检验。学生在最初接触设计的阶段,会比较迷茫,一头雾水,创新的方式方法不知如何运用。
一些同学在课堂上可能说自己没有灵感,不知道如何打开自己的设计思维,这是在课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棘手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与研究发现,教师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启发与引导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极其重要。特别是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训对教学进行创新引导。
一、设计是为生命服务的,设计是原创思维的体现,做不墨守成规的设计
所谓原创思维(OriginalThinking)的思考方法不是人云亦云地盲目追随,而是那些由设计者自行独立创造推陈出新的观点,是在对既定参照物的怀疑与否定的基础上刷新传统之后所显现出来的破土而出的生命状态。毋庸置疑,原创性思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泉。在原始社会中,人们设计出来一个物品,是为了在生活中方便使用的。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画出来一个图形是用来方便人与人沟通的。人们用自己设计的图案来装饰器物,美化生活,让自己的心情感到愉悦并提升自身审美情趣。从这些就可以看出最原初的设计状态是为生命服务的,并且是对人们内心真实情感的体现与表达。
而现代的设计有很多雷同或抄袭的地方,一些同学在进行实训的时候不能够进行原创设计,这里抄一点,那里借一些,拼在一起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更谈不上传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了,也就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设计师的思维,甚至往往会表现出厌学情绪,感觉自己没有学到知识,不懂设计。因此,此时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思维充分展开,能够表达出所思所想。在进行引导的时候我们就要让学生了解何为原创设计,为什么要做原创设计,自己从内心里有想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感觉和冲动,做有目的的设计,不盲目设计。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一连串的思维和想象表达出设计构思,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获得,在实训中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二、旁征博引,广泛涉猎,发散性思维方式启迪灵感来源
在服装设计的最初阶段,对于灵感来源的找寻是每一位设计师都要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设计时需要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以支撑其设计。一个好的灵感来源可以给设计师们带来许多新鲜的想法,女装产品设计的灵感来源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物质上的来源,也可以是思维上的灵感迸发,同时也可能是基于新闻时事的感悟,所以,在灵感来源的启发上要通过多方面的引导。
如果能在课堂上选取国内外女装产品设计新鲜有趣的设计案例,就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设计鬼才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McQueen)的设计喜欢从各种事物中汲取灵感来源,博物馆、动物、骷髅等,通过构思表达出各式创意服饰。浪漫主义设计大师约翰•加利亚诺从电影、戏剧、折纸艺术以及世界各个地域的文化中汲取元素,融入于自己的设计中,成为了一代浪漫主义设计大师。再如,华裔女设计师殷亦晴通过观察飞蛾的各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及形态变化提炼出来了一些浪漫元素融入了设计中。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让学生了解灵感来源,感受设计师如何通过生活找寻灵感,从而表达出让世人惊叹的设计,引导其通过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对各种文化的解读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灵感主题。在课程中引入获得2018H&M大奖的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的学生作品进行引导,从灵感的找寻,主题版的制作,草图的绘制,面料的确定到成衣的制作,以及作品完成的效果,来引导学生了解设计思维过程,了解设计表达及思维转换到成熟的整体方式方法。同时在设计的初始阶段让同学们多广泛阅读,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关注现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甚至可以去看一场电影,约上好友做一次旅行,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去周边欣赏世界的多姿多彩。在思维的培养上,设计课前充分做好备课也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一个比赛,从参赛选手的灵感来源进行分析和归类。如根据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环保时尚服装设计大赛所进行的分析,将入围选手的灵感来源大概分为12类,并进行分析。在课堂上,针对唤觉这一个大的主题,运用头脑暴风的发散性思维方式进行分组研讨和全班性的讨论,通过这种发散性的思维方法所讨论的结果做出发散思维的思维导图,运用灵感来源导图与课前所准备的灵感来源分类进行对比,让同学们明白自己的思维有哪些比较好的地方和哪些不足之处。自己做设计的时候,对灵感的找寻可以运用这种发散思维的方式方法进行灵感的自我启发。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抗挫折能力,重视思维的整个过程
在“女装产品设计”的实训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设计中的观察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找到自己需要表达的灵感主题后,要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从多种文化进行切入,这样才能够切实地了解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提取出自己需要的元素,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们思维在不断的跃动与转换,所提取的素材也就会逐渐地丰富起来,这就很好地避免了设计元素与灵感主题不够统一与设计元素简单乏味的问题。
所谓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或生活中所遇到问题时在大脑中的考虑就是思维。这种通过大脑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与抽象、比较,并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的过程,对我们所遇到的感性材料在大脑中加工并转化为人们的理性认识,或者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概念、判断与推理的整个过程正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设计实训,还是人们的一切设计创新活动,都与思维息息相关,而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整个智慧的核心。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内容,参与并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人有没有智慧,是否聪明,主要就看他思维力的强大程度。要使自己聪明和智慧,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而我们在设计中很大程度上要体现出设计者思维的深刻性。所谓思维的深刻性指的是思维活动的抽象和逻辑推理所具有的高度,表现为设计者能够深刻理解与领悟设计主题,周密分析设计对象,善于抓住所要设计对象的本质与规律。所以,作为老师要鼓励学生追根究底,坚决摈弃照搬照抄,不能够深入思索的设计;其次是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设计对象的多领域研究,养成对设计和主题进行深入钻研的良好设计习惯。每当进行设计对象的研究时,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对象,从而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深入了解。
在草图的绘制过程中,思维随着一张张草图逐渐地成熟起来,设计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所以思维力的培养在此显得异常重要。在整个设计阶段,从灵感的捕捉到元素的采集,再到无数的草图、初稿、改稿、定稿、制胚、成衣等过程中思维都是在不停地转变的,而这其中的每一个阶段的过程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在引导的阶段要重视每一个过程的发展和变化,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能够表达设计者思维的原创设计。在设计实训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无论在设计实训过程还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挫折,而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导致实训过程中知难而退。
一个好的设计要经过设计师反复思维和推敲甚至将已经完成好的设计推翻重做,因此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就显得非常迫在眉睫了。因此,在课堂中要引入一些不怕困难,反复实践直至成功的案例对同学们进行正面引导,讲明道理,启发学生懂得迎难而上,实践中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面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思维打开了,学生在设计的过程才能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思进行设计。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将学生的思维潜质挖掘出来,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多个方面的发展。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思维敏捷的设计师才能够设计出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李梦媛.设计思维与思维设计[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2]陈元志.设计思维的方法理念、内在机制及演进[J].技术经济,2015(7):51-56.
推荐阅读:设计家期刊论文发表
《设计家》杂志是一份以介绍建筑与室内设计师人物和作品为主的专业期刊,报道对象为:中国本土有影响力的设计师,读者对象为:中国境内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地产开发商,建筑业主,私人装修业主。杂志每月出版,全国发行,在大中型城市均有销售,可通过网络订阅、邮局订阅。本刊拥有丰富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的作者和读者资源,长期为一些国际知名建筑材料品牌进行形象推介,策划活动,编辑内刊,为其打通设计师渠道。
上一篇: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启发 下一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