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2-07-09 09:35

  摘 要: 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分析了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指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活动形式和内容缺乏新意,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投资不够,活动结果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提出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化路径:应家校合作共创社会实践,校企协同共助社会实践,加强大学生暑假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大学生暑假实践内容和形式,完善大学生暑假实践评价机制,建立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强化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 社会实践活动; 现实价值; 路径优化;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more undergraduates participate social practice activity and to improve themselves,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meaning of social practice activity,and finds out the problems,i. e. there is no innovation of activity forms and content,not enough attention from the society,inadequate investment,and not perfect result evaluation mechanism. Optimization pathway of developing social practical activities is proposed,i.e. family and school should cooperate to create the atmosphere of social practice,school and enterprise should cooperate to assist the social practice,undergraduat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 during summer holiday,content and form of should be innovated,practice evaluation system be perfected,activity base be established steadily,and the correct connotation of importance of social practical activities be strengthened.

  Keyword: Social practical activity; Practical value; Pathway optimization;

  1、 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大学教育的一种形式,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和活动意义。目前,开展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全国本科、高职院校的重要活动,国家同样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举办,每年的高校暑假结束后,都会有“三下乡”为代表的高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典型的评选活动。为什么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受到高校如此青睐和厚爱?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性质及其意义所决定的。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活动区域,长见识、增本领,培养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营造一种重视责任、践行责任的社会氛围。通过支教、社情观察、参观红色文化等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增强社会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认可度,这种氛围对于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尤其重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2.1、 活动形式和内容缺乏新意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近几年不断创新,但是缺乏精品项目。一些高校只是简单的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或者个人实践,但是实践过程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这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有限的,并且与学生的本人专业不能够紧密结合,造成了学生的倦怠。因此,要积极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使内容充满新意,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2.2、 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投资不够

  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而言,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果,一方面主要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没有真正把握实践活动的意义,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投资不够,社会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外出的安全费用、实践经费等较多,如果没有学校进行统一组织,这些活动就很难真正实践,另一方面学生个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社会实践机会,由于暑期时间有限,许多单位都排斥学生进入,导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2.3 、活动结果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有的学生为了学分通过各种方式提交虚假的暑期实践报告,或是实践心得,达不到实践效果和目的。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结果,高校并没有把实践活动纳入管理体系,没有把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缺少相应的指导,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这些都导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路径优化

  3.1、 家校合作共创社会实践

  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要想让社会实践活动发挥更多的价值,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缺一不可。家庭和学校作为育人平台,都发挥着显着的作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是如此。要发挥家庭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营造家校共建的环境。一方面,要发挥实践活动的就近原则,鼓励学生在家庭附近就近、就便进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灵活性、自主性的特点,让努力参与社会实践由自愿转化为自觉。另一方面,要充分加强家校联系,关注学生在第三课堂的实践安全,建立家校联络机制,及时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3.2 、校企协同共助社会实践

  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鼓励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同时,要利用既有的校友资源和校外合作企业资源,及时鼓励支持学生参加企业举行的实践活动,在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不仅要让学生“走出去”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把企业资源“引进来”,鼓励支持相关企业来校给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可以利用学校的既有资源,发挥就近、就便实践的天然优势。

  3.3 、加强大学生暑假实践基地建设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要紧密依靠校企合作。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而言,要真正重视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学校要依靠社会关系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社会实践基地。同时,学校团委也应积极和学生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共同建设学生下乡活动实践基地,共同建立与实践基地的联系,寻求长期合作。

  3.4 、创新大学生暑假实践内容和形式

  创新大学生手机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首先要调动全部大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要支持学校组织的活动,也要鼓励学生个人积极投入社会实践。要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专业的服务实践基地,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要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实践活动,要积极关注社会时政热点,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实践形式,不单以学分要求学生。

  3.5、 完善大学生暑假实践评价机制

  创新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是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肯定,只有公平公正的实践评价机制,才能调动学生参与暑期实践活动。首先,要对大学生实践评价报告进行真伪辨识,不能流于形式。其次,要把大学生的暑期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管理体系,可以把暑期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学分制,制定出相应的评分标准。最后,对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技能进行考核,或是技能展示、班会实践活动分享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真正学习到一些内容,不再单单把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而是真正参与社会、了解社会。

  3.6 、建立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高校应建立足够数量且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并创建一些示范性和带动作用比较强的实践基地,保持长期的实践合作关系,形成规章制度,还要投入人力和物力,让合作双方共同得到发展。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锻炼的场所和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推动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具有科研优势,大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如果能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丰富资源,就能帮助地方或单位解决实际难题。

  3.7、 强化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学校方面,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放到专业课程同等的位置,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应的大纲和配套制度,同时还要通过专题讲座、开设课程以及师姐师哥的榜样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其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学生端正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活动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孙冰,韩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初探[J].知识经济,2019,(03):107.

  [2]王兰兰.基于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36):46.

  [3]冯嘉镇.浅谈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能力提升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9,(13):59.

  [4]彭兰.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倾向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19,(05):76.

  作者:王岩

上一篇:食品学院大学生媒介素养与校园媒体融合实践 下一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和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