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嵌入”职业技术教育的路径探索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2-06-29 09:07

  摘要:红色基因“嵌入”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为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打上厚重的精神底色。在红色基因“嵌入”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摒弃单一思维,统合多种手段与方式。具体地说,就是做到三个结合,即红色基因教育的“文本化”与“习作化”相结合;“视频化”与“音频化”相结合;“平台化”与“项目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红色基因“嵌入”职业技术教育中。

  关键词:红色基因;职业技术教育;工匠型人才;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提到“传承红色基因”的问题,他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1]。所谓“红色基因”是指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先进观念、意识与精神形态。

红色基因“嵌入”职业技术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文本化”与“习作化”相结合

  “红色基因”是历史的产物,是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而要让这些精神遗产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就必须把这些历史事件、历史活动“文本化”,即以文本的方式,并以一定的叙事结构把它们保存下来,以供没有经历过的后代们阅读、认知与理解,从而达到让后世人记住、传承与保存这些红色资源的目的。因此,关于革命文化题材的文本教学,是植入红色基因的一个基本手段。

  目前,在红色基因的传承实践中,有两个路径是最常见的,一是建立“红色基地”,让后世人亲临现场,亲身感受历史上的红色事件与红色人物的丰富形象;二是把这些历史上的红色人物与红色故事,以某种“文本类型”进行编写,形成红色读本或红色教材,使它们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载体。事实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红色基因的“文本化”都是必须的。换言之,把红色基因“文本化”是我们进行红色资源“嵌入”式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在职业技术院校,关于红色基因传承“文本化”的主要路径是编写教材。对此,有学者认为,作为“文本的教材”,其目的在于还原对象的原本模样,引出某种真的东西。“这与教育的本义是一致的,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出来。因此,文本承载着教育‘引出’或‘导出’的‘产婆’使命,最终意在引出善,并把善作为最高的目的。”[2]

  二、“视频化”与“音频化”相结合

  第一,红色基因嵌入职业技术教育须从“文本化”走向“视频化”。传统的红色基因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依赖于“文本化的教材”,这一传统方式会随着时代特点的变化而变化。法国作家里吉斯·黛布雷曾以传播媒介作为标准,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书写时代、印刷时代和视听时代三个时期。在今天的视听时代中,我们已然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图像、视频和声音的独特景观社会中。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一现象有越来越突出的趋势。

  三、“平台化”与“项目化”相结合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平台社会”的兴起,“平台”本身并不从事生产,而是使用数字化技术,为供需相关主体提供连接、交互、匹配与价值创造等服务。比如,出行有打车平台,购物有电商平台,传播有传媒平台等等。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大量的教育平台。以高等教育为例,Coursera就是一个提供大众化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平台。根据Coursera网站报告的数据,截至2018年,美国、欧洲、南美和亚洲150多所大学在平台开设课程,约3500万注册者在此学习过[10]。

  习总书记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应该在哪儿。”[11]当今,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新空间,而网络生存也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红色基因体现的是一种革命精神,它本身就是共产党人的生活态度,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理想,因此,在平台社会的背景下,它的传承与教学也必须适应这一新的社会特征,并借助于“平台化”的手段把它深入推进到年轻学生的生活中去。

  一般来说,在职业技术院校中,红色基因教育与传承的“平台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借助于已有的以红色基因、红色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平台。如“学习强国APP”就是一个集聚红色资源教育的平台,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也播出了许多红色文化资源,比较突出的就是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讲的系列红色资源——长征、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与淮海战役等。百家讲坛的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APP、蜻蜓FM(APP)等平台上都可以重新播放与收听。二是学校根据自己特色与专业特点,自制在学校内部传播的红色基因教育平台。如红色资源与学校特色学科相结合,开发红色校本课程;红色资源与学校课程相结合,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红色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红色专题宣传栏,以及创建具有现代感的红色阅吧等等。

  尽管红色基因的“平台化”教育与传承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与方式,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在于突出了教育者或讲播者的主导性、控制性,而受教育者始终处于被动与客体的位置,这样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及具有现代意识的参与性始终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点,就需要把红色资源教育的“平台化”与“项目化”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传播红色资源。

  所谓“项目化”是指,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即通过一个临时性的项目小组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实施、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职业技术红色基因教育的“项目化”则是指,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红色主题教育与传承的实践探索项目,进行设置、供给、组织及评价等各方面、各环节进行管理,从而达到以实践探索红色基因精神的教育过程。而这一过程正好可以弥补“平台化”教育方式的不足,即发挥学生这一主体的主动性与参与性。

  比如,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于红色资源的教学中就积极探索了“项目化”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红色资源“项目化”的实施过程中,他们抓住“课堂—校园—社会”三大实践阵地,以“学生积极参与”和“教师过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践项目,依托大别山革命老区悠远的红色文化底蕴,结合安徽省国防工业的军工文化,构建极具实践性的项目化运作方式,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12]。

  对于这种教育模式,我们把它称之为“项目化学习”模式,即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真实性情境为前提、以挑战性任务为驱动、以持续性探究为路径、以展示性成果为导向。这一模式一改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在一段时间内对一个真实的问题,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的学习活动。

  职业技术教育中红色基因的“项目化学习”,应该抓住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学校或老师要对项目进行精心设计,然后在学生中以项目招投标的方式公开竞标。这样可以调动更多的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尽管项目数量是有限的,但参与项目竞标的人数会很多;而且,参与项目竞标的过程就是一个初步的“项目化学习”过程。第二,对获得项目资助的研究团队的研究过程进行管理,即“项目化学习”过程管理。第三,对项目研究结果进行评价。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红色基因的“项目化”教学可以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显著效果:一是从红色基因的内容上看,学生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获益良多,比如说在对红色事件、人物、基地或资料的体验、考察、访谈后,学生会产生“认知生成”;研究团队在如何调研、考察等问题上,或者在红色基因内容的认知上要进行讨论与交流,这样可以形成“认知共识”;在项目结项时,如何表现或展示项目的研究成果,又可形成“认知升级”。二是从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来看,可以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线下社交”的心理需要。在当下“手机化生存”的现实境遇下,学生们都习惯于“线上社交”,而红色基因的项目化可以使学生从“线上社交”转向“线下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协商、讨论、发表与实践的社会能力。

  总而言之,红色基因“嵌入”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学术界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对此,笔者认为,我们不能陷入单一的思维模式,需要用统合的思维来思考它、对待它。具体地说就是“三结合”,即“文本化”与“习作化”相结合;“视频化”与“音频化”相结合;“平台化”与“项目化”相结合。从总体上看,在每一种结合里,前者都是主流的教育方式,而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延伸或具体化。

  参考文献:

  [1]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N].湖南日报,2018-08-08(1).

  [2]周杰.文本的出世与僭越——从诠释学视角看教育的文本化[J].教育科学论坛,2012(5):5-7.

  [3]廖廷丽.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111.

  [4]郭小川.论纸媒视频化的挑战和路径[J].记者摇篮,2019(8):8-9.

  [5]杜兰特.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41.

  [6]周子渊.图景与音景:红色基因传播的叙事方式[J].编辑,2018(10):15-20.

  夏小茜

上一篇: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 下一篇:粮食主产区农村土地流转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