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供给贡献的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2-06-15 08:46

  内容提要:本文截取2006-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基于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与粮食供给作用机理现状分析,建立计量模型尝试从劳动力这一粮食生产根本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结构中年龄结构变化、教育质量结构变化对粮食供给具有显著正影响;性别结构变化、农药投入和播种面积对粮食供给具有显著负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农村教育投入、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依靠现代科技和管理等方面为提升粮食供给有效性、持续性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粮食有效供给农村劳动力结构粮食供给贡献乡村粮食战略

  2004年以来,国内粮食价格持续高于国际市场,国内国际粮价“倒挂”矛盾日益突出,成本“地板”与价格“天花板”给粮食供给带来双重挤压。短期内通过刺激粮价提升粮食有效供给变得相对困难,为保持粮食有效供给必须另辟蹊径,尝试从劳动力这一粮食生产根本因素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粮食有效供给作为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受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影响。然而,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和工业、服务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供给(包括粮食产量、质量、营养等)受到严峻挑战。基于此,本文试图以2006-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村劳动力结构面板数据为基础,根据粮食供给作用机理,分析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供给的深层次影响,为提升我国粮食有效供给的持续性提供合理建议。

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供给贡献的研究

  一、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对粮食供给

  影响的文献述评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对粮食供给影响的研究比较少,主要是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等方面对粮食供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供给影响的研究成果相对较为丰富。何福平(2010)利用福建省三个地市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粮食生产的劳动力供给,会给我国粮食供给带来影响。周娟、何蒲明(2016)认为,我国粮食产量虽然年年增长,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仍然给农村劳动力供给带来巨大问题,表现为劳动力供给不足、农地流转“非粮化”等严重问题,对粮食稳定供给造成很大阻碍,最终会影响到粮食供需平衡。

  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对粮食供给影响的研究也不乏其数。彭代彦、文乐(2016)通过使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函数(STF)方法,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性别差异两个角度对粮食生产和供给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我国农村劳动力女性化显著提升了粮食供给程度,提升了粮食供给效率。杨进、钟甫宁(2016)应用省际宏观层面和微观农户层面粮食生产数据,分析我国劳动力价格上涨时粮食供给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女性化现象突出,女性劳动力比例过高,对粮食种植比重产生负效应。

  二、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供给影响的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总量持续下降

  根据托达罗的三部门模型,一个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农村劳动力流动越大、越频繁。根据这一理论不难发现,农村就业人数减少与农民进入城市转移成产业工人收益增加有关。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我国开放了城乡之间人口流动限制,城市工业化的兴起,工业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而导致我国农村就业人员数量减少。

  统计显示:2010年乡村就业人数为41418万人,2015年则下降为37041万人,占全国的47.82%,仅5年人数就锐减4377万人。这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从数量结构上正急剧变化,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部分青壮劳动力更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农村从业劳动力短缺将会变成一个长久现象,“人口红利”即将消失殆尽,粮食供给将面临劳动力投入不足,生产乏力。

  (二)农村劳动力结构中老龄化现象严重

  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已成为公认事实。研究者普遍认为,我国中老年农村劳动力因体能下降和身体机能衰退会降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影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周娟、何蒲明(2016)基于全国粮食总量和人口普查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劳动力投入不足,粮食耕种效率降低,导致粮食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农村粮食耕种劳作中,以中老年和老年人为主,大部分中青年劳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向城市和工业转移。据学者估测,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率达15.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左右,这严重制约着当前和未来我国粮食供给。

  (三)农村劳动力结构中女性化趋势明显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和城镇工业“爆炸式”建立与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逐年递减。从性别结构看,转移的劳动力以男性为主。我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中女性劳动力比重达53%左右,女性劳动力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生产和粮食供给的主要驱动力。同时,调查发现:我国女性农村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教育和封建因素,其接受现代农业科技比较慢,农业经营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在粮食生产和种植中依旧采用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加上,繁重的日常家庭劳动和抚养老人孩子,粮食供给效率不高。

  三、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供给贡献的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在建立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供给贡献的模型前,必须要确定函数具体形式。根据现有研究,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推导和演变。为更加深层次探讨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供给的贡献度研究,在生产函数前提下,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本文拟构建如下基本模型进行分析:式中,Ft表示粮食总产量,age表示年龄结构,用农村劳动年龄65岁以上人数占15岁以上人数的比例表示;sex表示性别结构,用农村女性人数占总人数比例来表示;edu表示教育质量结构,用农村小学以上水平人数占6岁以上人数比例来表示;茁1,茁2,茁3表示各变量的弹性;茁0表示常数项,着表示随机误差项。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2015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省际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年鉴》、《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等。表1是对各变量指标的统计性描述。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首先从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供给的文献回顾和已有的理论研究出发,揭示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教育质量结构对粮食供给的作用机理。通过采用2006-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基础模型和扩展模型,测度相关指标对粮食供给的贡献度,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人口特征结构中,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教育质量结构变化对粮食供给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年龄结构变动、教育质量结构变动对粮食供给具有显著正影响,性别结构变化对粮食供给具有显著负影响;在经济特征结构中,农药投入和播种面积对粮食供给具有显著负影响,这种负影响高于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化对粮食供给的影响。

  (二)政策建议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抓住农村发展新机遇,我国应该积极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新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粮食供给的有效性,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1.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实现农业化,留住和吸引优秀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及女性化制约了粮食供给,其根本原因是农村产业落后和收益微薄。“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总方针,也正是解决粮食供给中农村劳动力不足、老龄化、女性化的根本措施。因此,当前我国应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大力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留住优秀农村劳动力,吸引在外务工者中有理想、有技术、有能力、有资金的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带动粮食生产,促进粮食供给的有效性。

  2.减少农村人口流动的盲目性,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使得相对落后的农村更趋弱化,客观上要求农村劳动力回流。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鼓励种植技术水平高的进城农民返乡创业,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培训,提高种植水平;另一方面,吸引各界人才和投资者,引进大量资金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进而提高粮食供给的有效性。

  3.依靠现代科技和管理,确保粮食供给可持续性。基于以上研究,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并没有带来粮食供给的增加,通过增加播种面积提升粮食供给水平也不符合现实。只有依赖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缓解农业生产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人,达到粮食高产量、高质量、高营养的综合目标,最终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粮食供给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何福平.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J].求索,2010(11).

  [2]彭代彦、文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降低了粮食生产效率吗——基于随机前沿的南北方比较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6(2).

  [3]彭代彦、文乐.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与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4]成德宁、杨敏.农业劳动力结构转变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4).

  [5]杨进、钟甫宁、陈志钢等.农村劳动力价格、人口结构变化对粮食种植结构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6(1).

  [6]周娟、何蒲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

  邓义陈哲祁华清胡玲燕

上一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主设计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下一篇:建筑室内智慧照明设计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