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基质配方对银耳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2-04-20 11:09

  摘 要:为探明不同栽培基质配方对银耳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以棉籽壳和木屑原料为对照,利用鲜绿洲1号、鲜巨菌草等菌草为主要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比较不同配方银耳不同生長期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银耳在不同栽培基质下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和木聚糖酶等胞外酶活力大小为棉籽壳(C1)>鲜绿洲1号(L1)>鲜巨菌草(J1)>木屑(C2),以鲜菌草为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的营养基质利用能力强于木屑,鲜菌草可以替代木屑作为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

  关键词:银耳;鲜菌草;胞外酶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是一种食药同源的大型真菌[1-2],可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以棉籽壳为原料栽培银耳,虽然产量高,其质量不如段木或木屑银耳[3-5],可能产生农药残留[6]及棉酚危害[7-9]等问题,导致银耳价格较低;以木屑为原料栽培银耳,品质较好,产量比棉籽壳栽培的低,但由于林木的再生能力弱,多地限制砍伐树木用于栽培菌类,严重制约了银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1986年福建农林大学发明了菌草技术[10],利用五节芒、芦苇、巨菌草、类芦等干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并初步探索出菌草栽培银耳技术[11-13]。传统食用菌理论认为,腐生菌类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已经死亡的及无生活力的有机物,只能从枯死的木本和草本植物中吸收营养并形成子实体,活性植物细胞具有抗性,且含水量高达90%以上,菌丝无法生长,原料干燥目的是杀死植物细胞,使其生理含水量降低。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未经干燥的鲜菌草栽培银耳[1,4]。

  银耳的生长离不开对栽培基质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木质纤维素、淀粉等物质是食用菌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14],但它们不能直接被菌丝吸收利用。食用菌通过分泌胞外酶,把木质纤维素分解成可被菌丝吸收的小分子碳水化合物,进而为菌丝的生长提供能量[15]。胞外酶的活力可以反映出菌丝在不同时期对栽培基质的利用情况,本研究以棉籽壳和木屑原料作为对照,以鲜绿洲1号Arundo Donax Lvzhou No.1、鲜巨菌草Pennisetumgiganteumz.x.lin为主要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通过比较不同配方工厂化栽培银耳的胞外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分析银耳生长过程中对不同栽培基质的利用情况,了解鲜菌草配方与棉籽壳或木屑配方对营养物质利用的差异,为鲜菌草工厂化栽培银耳配方优化及其生产工艺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银耳XY04(A4)菌株,由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1.2 栽培配方

  L1:鲜绿洲1号54%,棕榈仁粕20%,莲子壳10%,麦麸14%,石膏1%,石灰1%;J1:鲜巨菌草54%,棕榈仁粕20%,莲子壳10%,麦麸14%,石膏1%,石灰1%;C1:棉籽壳71%,麦麸28%,石膏1%;C2:木屑71%,麦麸28%,石膏1%。

  按比例称取原料,投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水,搅拌40 min,控制含水率在58%左右,拌匀后装瓶,每瓶装料560 g,打孔封口,于灭菌锅中灭菌6 h,移入无菌房,冷却后接种。

  1.3 工厂化栽培条件

  接种后的栽培瓶移入养菌房中,保持温度20~23℃,相对湿度80%~85%,25 d后,栽培瓶开盖,移入出菇房中,控制温度23~25℃,相对湿度80%,待耳片舒展时湿度控制在90%,于采收前5 d降低室内湿度,42 d时进行采收。

  1.4 样品收集

  接种后,各配方每6 d取样一次,每次取3瓶作为生物学重复,共取样7次。取出栽培料后,搓碎拌匀,取100 g栽培料,用液氮速冻后于-80℃冰箱中保存备用。

  1.5 胞外酶活性测定

  1.5.1 粗酶液制备 称取10 g解冻后的栽培料,研磨后移入三角瓶中,加入50 mL 蒸馏水,于25℃恒温振荡培养箱中150 r·min-1浸提90 min,浸提液用双层纱布进行过滤,滤液用蒸馏水定容至50 mL,9000 r·min-1离心15 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1.5.2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向试管中依次加入预热的粗酶液0.5 mL和1% C8H11O5Na溶液1 mL,以煮沸灭活的粗酶液为对照组,于50℃水浴30 min。迅速加入DNS溶液1.5 mL,沸水浴反应7 min,立即用流水冷却,用蒸馏水定容至10 mL,于54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酶活力单位的定义为:在50℃、pH 4.5的条件下,1 min水解底物生成1 μg葡萄糖为1个酶活力单位

  U[16]。

  1.5.3 滤纸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向试管中加入预热的粗酶液0.5 mL和CH3COONa缓冲液(pH 4.5)1 mL,再加入(50±0.5)mg滤纸1条(1 cm×6 cm),以高温灭活的粗酶液为对照组,于50℃水浴1 h。立即加入DNS溶液1.5 mL,沸水浴反应7 min,立即用流水冷却,用蒸馏水定容至10 mL,于54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酶活力单位的定义为:在50℃,pH 4.5条件下,1 mL酶液1 min水解底物生成1 μg葡萄糖为1个酶活力单位U[17]。

  1.5.4 淀粉酶活力测定 取可溶性淀粉溶液4 mL于试管中,加入磷酸缓冲液1 mL,再加入0.5 mL粗酶液,以煮沸灭活的粗酶液为对照组,于50℃水浴30 min。取反应液1 mL,迅速加入盛有0.5 mL稀盐酸和5 mL稀碘液的试管中,于66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酶活力单位的定义为:在60℃、pH 6.0条件下,1 min水解1 μg可溶性淀粉,定义为1个淀粉酶活力单位U[18]。

  1.5.5 漆酶活力测定 取1 mmol·L-1 ABTS溶液0.1 mL于96孔板中,加入CH3COONa缓冲液(pH 4.5)0.15 mL,于30℃预热5 min,加入粗酶液50 μL,立即记录吸光度值,每隔30 s记录1次,共记录3 min。酶活力单位的定义为:在30℃、pH 4.5条件下1 min氧化1 μmolABTS所需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U[19-20]。

  1.5.6 木聚糖酶活力测定 取1% 木聚糖溶液0.75 mL于试管中,加入粗酶液0.25 mL,以煮沸灭活的粗酶液作为对照组,50℃保温30 min,立即向试管中加入DNS試剂1.5 mL,沸水浴7 min,流水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定容至10 mL,于54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酶活力单位的定义为:在50℃、pH 5.2条件下,1 min水解底物生成1 μg木糖所需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U[21]。

  1.6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Origin 2021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变化

  羧甲基纤维素酶是纤维素降解酶系的代表之一,该酶活力的变化能反映出银耳对栽培基质中纤维素的利用情况。由图1可知,不同配方随着栽培时间的增加,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过程,其中,第1次峰值,L1和J1出现在第24 d,且L1显著高于J1,C1和C2出现在第18 d,C1显著高于C2,但它们均在第30 d下降至最低值,C1显著高于J1,J1显著高于L1,L1显著高于C2。结合银耳的生长特性分析,在第24 d至30 d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的降低可能与银耳原基形成有关,在第30 d之后,子实体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因此酶活力迅速升高,为子实体提供足够的养分,从原基形成(第24 d)至子实体成熟(第42 d),C1、 L1 、J1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均显著高于C2。

  2.2 滤纸纤维素酶活力变化

  滤纸纤维素酶活力也是反应纤维素降解酶系的重要标志。由图2可知,滤纸纤维素酶活力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现上升之后保持平稳的趋势。在菌丝生长第12 d,C1的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配方,L1、J1、C2差异不显著。C2的滤纸纤维素酶活力在24 d后低于其他配方且差异显著,J1的酶活力波动较大,其他配方酶活力升高之后较为平稳。L1的酶活力均低于C1,但变化趋势与之相同。综合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纤维素酶的数据来看,C1、L1、J1的纤维素酶活力均高于C2。

  推荐阅读:植物根系力学研究论文文献

上一篇:高层建筑中电梯安装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下一篇:分析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论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