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野生鸢尾播种繁殖技术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2-02-09 08:42

  摘要:野生西南鸢尾具有特殊的生态习性和生活型。且具有保水土、调节小气候、美化绿化等多方面功能。基于野生西南鸢尾种子自然条件下较难萌发情况下,通过秋季播种,低温春化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研究对野生鸢尾种子萌芽的影响大小。试验结果表明,秋季随采随播,低温沙藏法处理和100mg/mL的赤霉素有利于提高鸢尾种子的发芽率。

  关键词:西南鸢尾;繁殖;赤霉素

  西南鸢尾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区。西藏野生西南鸢尾主要产自海拔2300~3500m的色季拉山地区的山坡草地、林缘和溪流湿地。鸢尾的花大,观赏性高,花期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在喜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或轻黏土上生长较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耐盐、耐碱能力,在pH值为8.7、含盐量0.2%的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1]。喜光,也较耐阴,在半阴环境下也可正常生长。喜凉润气候,耐水湿,耐寒性较强。鸢尾一般每2~4年进行一次分株繁殖,于春季、秋季或开花后进行。

  鸢尾根系较发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对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土流动有着显著的作用。作为生态园林中观赏地被植物的鸢尾属植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景观性价值,同时在调节小气候、水土保持、防风降尘、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增强群落稳定性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作用[2]。因此本文从西南鸢尾繁殖出发,进一步研究野生西南鸢尾的种子繁殖技术,对于野生西南鸢尾人工化种植及对远距离跨环境播种繁殖具有重要作用。

西藏野生鸢尾播种繁殖技术研究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西藏农牧学院教学实习苗圃内,试验地地理位置为94°21′E,29°33′N,海拔高度为2970m,年最高气温29.3℃,最低气温-14.5℃,平均气温8.6℃,有效积温1800~2200℃,≥10℃平均气温的日数为160d左右,无霜期约210d左右,年均相对湿度60%,年平均降雨量664.4mm,降雨集中在6~9月,属温暖半湿润气候,试验地土壤为肥力一般的沙壤土。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用西南野生鸢尾种子采自西藏林芝地区农牧学院后章麦村附近。采收净种后自然风干,用牛皮纸袋装好后放于阴凉通风处备用,选取籽粒饱满,完整的种子进行播种试验。

  2.2实验方法

  播种时间对发芽的影响,选取刚采收的1000粒种子秋季播种,1000粒种子常温储藏,次年春季3月下旬播种。冷藏对发芽率的影响,选取1000粒种子沙藏层积法处理60天,春季3月下旬播种。各选取1000粒种子分别以50、100、200、300mg/L的浓度的赤霉素分别处理24h,并设置无处理对照,春季播种。以上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观察和统计每个重复的发芽数,并计算发芽率。

  2.3播种方法

  秋季播种:整地,有机肥作底肥,土壤消毒,做1.5m宽,长2m的田畦,播种均匀撒种,覆土2~3cm,盖遮阴网,灌水。春季播种:整地,有机肥作底肥,土壤消毒,做1.5m宽,长2m的田畦,播种均匀撒种,覆土2~3cm,盖遮阴网,敷设地膜,出芽后,揭掉地膜,正常养护。调查不同处理在集中发芽的20天的发芽率,通过对比发芽率的差异,选择适宜野生鸢尾种子发芽的最适播种时间、处理方式。

  3结果分析

  3.1不同播种时间对野生鸢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春季播种发芽率为3.7%,秋季随采随播种子的发芽率相对于春季播种发芽率有一定的提高,为23.5%,结果表明在秋季采收后立即播种有利于提高野生鸢尾种子的发芽率。

  3.2沙藏法对野生鸢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沙藏法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为26%,对照种子的发芽率为3.7%。沙藏法处理对于提高鸢尾种子的发芽率有一定的作用。

  3.3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野生鸢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GA3具有促进鸢尾种子萌发的作用,当质量浓度为100mg/L时,鸢尾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比对照高34.2%。可见,100mg/L是GA3促进鸢尾种子萌发的最适质量浓度。对照组在春季播种,既不低温处理也不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率为3.7%,相比其他3组做不同处理的实验数据,发芽率明显较低,说明低温打破休眠对野生鸢尾萌发有催进作用,主要原因是采收鸢尾种子是10月底,林芝正处于低温阶段,早熟的小部分野生西南鸢尾种子也打破休眠,经过低温春化阶段。由表1、表2、表3显示春季播种、低温春化、化学药剂赤霉素对鸢尾种子萌发都有促进作用,并且作用程度不同。不经过低温,使用赤霉素处理和低温春化处理两组实验结果相比,100mg/L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野生西南鸢尾种子萌发影响较大。

  4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

  4.1化学物质处理

  化学物质处理是野生西南鸢尾播种繁殖技术的前期重要环节。种子很硬,种皮紧紧附着在种子表面,导致种子的吸水能力很差,种子本身自由水含量很低,导致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和一些重要酶的活性很低,进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率[3-5]。用生根粉和赤霉素稀释液处理种子,可以强化、调控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和重要酶的活性,促进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诱导不定根和不定芽的生成,调节种子代谢强度。因此用浓度为100mg/mL的赤霉素浸泡种子,不仅可以软化外面的种皮,提高种子内部自由水含量,而且可以相对程度的提高种子内激素的含量和和重要酶的活性,促使种子不定根和不定芽的生成,进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幼苗的长势和抗性。

  4.2低温春化处理

  低温春化处理是西南鸢尾播种繁殖技术的关键。它是野生西南鸢尾种子发芽及种苗长势好坏的必要条件。低温能够打破鸢尾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花芽分化,进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6-7]。沙藏处理可以提高种子内部一些酶的活性和蛋白质的含量,进而促进种子萌发机制的进行,充足时间的低温春化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活性,进而提高它的发芽率和成活率以及种苗的一些抗逆性[8]。

  4.3秋季播种

  秋季播种有利于提高鸢尾种子的发芽率,秋季随采随播减少了鸢尾种子水分的散失,本研究使用的是风干的种子,阻碍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种胚和胚乳吸水障碍。如果种子不经过风干,保留种子本身的水分,提高了种子的含水量,直接秋季播种是否能进一步提高发芽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只研究了播种时间、沙藏处理和赤霉素单一因素对野生鸢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3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及其他化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期获得更优异的条件,进一步提高野生鸢尾种子的发芽率,加速野生鸢尾的繁殖和园林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慧霞,王彦荣.水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其生理活动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8,17(04):78-84.

  [2]肖月娥,俞新平,胡永红,等.西南鸢尾种子萌发特性初步研究[J].种子,2008,27(02):18-20.

  [3]刁晓华,高亦珂.四种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研究[J].种子,2006,25(04):41-44.

  [4]路覃坦,张金政,孙国峰,等.石雷四种国产野生无髯鸢尾种子休眠类型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9,10(04):130-13.

  [5]卢明艳,杜研,毕晓颖.5种野生无髯鸢尾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7,37(09):1823-1830.

  [6]李鲜花,张颖,罗彩云.低温层积处理对北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5,43(03):277-279.

  [7]蒋欣梅,于锡宏.低温处理青花菜萌动种子对花芽分化的促进作用[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2014,10(01):14-17.

  [8]张萤,李思峰.沙藏处理和赤霉素协同作用对阔叶十大功劳种子萌发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08):194-197.

  桑利群,姚霞珍,王之银

上一篇:嚣国和薏业主要农产品生产坝状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现代农业技术与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