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30 08:4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种植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绿色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创造了农村第三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绿色种植技术的概念和推广策略是本研究报告的主要目标,并提出了改进种植技术的对策,从农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推动绿色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绿色农业;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经营模式
0引言
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使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生态与健康。在这个时代,人们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和农作物安全的双重目标,有必要对农作物栽培技术进行研究。
1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发展就是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绿色环境,促进人类和谐共处。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理念看待自然和社会。广义上讲,绿色发展包括:
1.1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是一种能够有效利用石油资源的发展模式。在经济活动中最大限度地生产和使用温室气体,如电力和煤炭,以及实际排放的二氧化碳,旨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电等可再生资源,采取低能耗、低能耗的新发展模式,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协调生产以及人与自然的友好关系,最终形成低碳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石油等化学能源的依赖[1]。
1.2可持续发展
强调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承载力两个方面科学分析环境负荷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资源既是变量又是变量,生态环境承载力是其刚性约束,过度负债的环境承载力发展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资源再生和环境接受来控制发展规模,要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必须兼顾现有现代资源和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利用。
1.3循环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传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资源约束,尤其是传统经济的发展。土地和淡水资源的短缺恶化了生态环境,增加了污染源,生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按照资源量化、再利用的原则,将高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系统中材料和能源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低能耗生产[2]。农业是我国经济的第一产业,汇集了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以分为水产养殖、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业。由于农业是一个按自然规律演化的产业,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其他产业大,而且取决于地域和气候。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一个持续支撑的产业。然而,我国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农户生产规模小,贷款拖延了生产设备购买,降低了生产效率。农产品种类繁多,生长状况受自然环境影响,年产量不稳定,价格因产量而异,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
2探讨农业种植技术绿色发展的意义
2.1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绿色农业,发展绿色农业是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目前,我国“三农”的基本目标和长期任务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但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仍然没有形成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有效机制。随着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减少,农业生产条件滞后,农业经营效率下降[3]。长期以来,保持农业生产增长的基础是不稳定的,不足以促进农村增长的动力,这是农业建设的根本问题。
2.2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密切相关。有效而全面地实施绿色发展模式,对于进一步整合农业现代化和农村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用丰富的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对绿色农业在农业现代化中的根本重要性认识不足,农业水平下降,后果严重。一个环境污染的例子清楚地表明,加快绿色增长对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资源价值、降低农业生产活动的资源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3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目前,我国农业自然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明显不足。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劳动力过剩,人均资源不足,农业生产水平不高[4]、人均产量低,农业生产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对生态环境也有很多负面影响。目前,由于农业资源的过度消耗,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日益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威胁着城乡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严重影响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水平较低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农业技术研究能力逐年提高,但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仍然不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绿色农业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创新能力不强,农业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3.2绿色农业资金缺乏投入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食品发展融资,但在农业投资方面,政府对绿色食品发展融资重视程度较高,和各级政府对绿色食品项目建设重视不够。除绿色农产品企业外,企业销售绿色产品的利润率普遍较低[5]。从技术上讲,绿色农业生产的主要要求之一是化学品投入低,但由于我国缺乏先进的绿色农业技术和系统的研究,大多数企业只能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二是政府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为绿色农产品的营销创造良好的环境,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市场秩序管理不完善。市场造假现象严重,严重损害了绿色农产品消费者形象,没有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3.3绿色生产和消费意识淡薄
首先,农业生产者对环境的认识较低。由于农业投资的多元化,一些生产者受到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对绿色生产认识不高。经验性用药屡禁不止,导致农业生产过剩,影响产品质量。农产品检验不仅包括产后检验,还包括农产品生产检验。由于农产品生产缺乏标准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农产品受影响过大、风险高,没有统一的安全标准[6]。其次,人们没有意识到绿色食品的消费。消费者倾向于表达对环境的兴趣和对绿色消费的积极态度,但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消费和市场份额。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的差异,构成了消费态度和行为缺陷。绿色消费的实际应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4我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发展路径探讨
4.1依靠科技促进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绿色农业的技术创新来自于对健康饮食和安全环境的强烈需求,指明了从理论形成到绿色农业技术走向市场的全过程。也就是说,绿色农业创新是推动绿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创新。随着绿色农业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农业栽培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绿色农业栽培技术不断完善,而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方向进入社会发展体系。因此,绿色农业创新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生态价值。
4.2构建绿色财政支农体系
我国人口众多,长期以来,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较低。人均耕地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单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有责任保护绿色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7]。发展绿色农业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这是发展绿色农产品、推广农业技术的有形基础。绿色市场部门加强监管体系,缓解农产品价格,将供应商和市场价格传递给市场,农业生产者产生的损失可以通过向农民支付现金补贴直接解决。
4.3加快相关部门实施绿色农业政策
每一项活动的开展和推广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这就要求农业部门制定有利于绿色农业的政策,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支持绿色种植技术。为了鼓励农民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相关部门必须在现行农业政策的基础上建立绿色农业技术。农业专项扶持基金广泛推广财政鼓励和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积极性。政府提供综合产业服务,支持绿色生产者,加快绿色农业产业化,支持绿色农业技术推广。
5结束语
本文从生态转换的新观点出发,对绿色农业和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进行了研究。绿色农业应该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发展,作为绿色农业技术推广的一部分,更好地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梅,娄殿国.有效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策略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6).
[2]袁艳红.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以及推广策略探讨[J].地名,2020(2):65.
[3]姚红.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及其推广策略[J].热带农业工程,2019,43(5):56-58.
[4]崔丽丽,王金排.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及其推广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20,654(9):27.
[5]牟克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探讨[J].农村科学实验,2019(11):32.
[6]王军龙.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探析[J].农家参谋,2020,643(2):2.
[7]徐坚.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方式分析与研究[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1,3(11):28-29.
张黎郁
上一篇: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研究 下一篇:智慧工地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优势探讨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