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23 08:4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提升,GIS技术运用广泛。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传统物流信息系统存在很多缺陷,为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只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才能全方位提升物流发展水平。本文以物流信息系统进一步改进为目标,引入GIS技术,对应用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GIS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应用
一、传统物流信息系统架构分析
传统物流信息系统结构采取自上而下的结构化设计,在数据模块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嵌套以及目的性集聚,它能够把业务逻辑、操作数据、用户接口集中在一个业务逻辑层,系统反应速度快,开发周期短,适合小规模且业务复杂度低的企业信息系统中。但其存在很多缺陷如:可维护性差;系统维护成本高,任务重;缺乏延展性等[1]。
二、GIS技术
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即地理信息系统,它可以通过特定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运算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进行描述,从而更好的开展规划工作,实现对复杂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GIS特点主要有:(1)精确的地理定位;(2)依托于各种类型的技术而开发出各种类型的功能应用,应用领域广;(3)可对研究模型进行分析,获取相关数据,通过空间综合分析,对空间动态进行分析、评价、预测和辅助决策,得出高层次的地理信息;(4)可通过数据更新满足动态分析之需。
三、GIS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架构
对物流行业而言,GIS的应用是其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借助这一系统有利于物流公司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相关信息,基于此而改善了物流服务质量,提升了物流行业运作效率,以GIS技术为核心的物流系统也快速发展和普及[2]。物流公司发展取决于运营模式、自动化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而通过GIS技术和物流系统深度融合,有利于激发物流行业生产要素,提升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整体而言,基于GIS的物流信息系统包括三层基本结构:客户层、业务逻辑层和基础设施层,三层结构相互作用,确保了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但其系统平台用户界面不统一,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因此该架构增加处理不同数据时耗费额外的时间以及不方便用户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且很难对新的业务做出快速有效的调整。针对三层架构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GIS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四层架构,它可以存储全部物流数据,在数据即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整个结构的协同运作而更快的掌握物流信息。整体而言,通过GIS技术和物流系统的深度融合而改善物流行业发展水平,提升物流行业运作效率,完成数据共享,同时根据数据类型进行针对性处理,具有灵活性特征,可以最大程度的确保信息安全。
四、实例分析
依据我国物流企业情况,文章选用ERSI公司的GIS开发服务器平台ArcSDE和ArcIMS,其中ArcSDE的数据通道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上运行,例如Qracle、SQLServer等,满足底层数据的储存要求。ArcIMS是ESRI基于Web的GIS平台,操作灵活简单,还提供了对XML技术进行二次开发。
五、结语
根据上文论述可知,在信息时代,依托于GIS技术综可以实现物流数据动态管理,在改善物流服务效能的基础上,提升整个行业发展水平。运用GIS技术,打破传统物流系统存在的缺陷,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树荣.基于CORS系统下GPS测量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J].云南化工,2018,45(01):194-195.
[2]霍亮,毋河海.空间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测绘科学,2002,27(4):27-30.
文/徐闫浩楠徐洋李豪周宏豪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