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浅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17 08:42

  【摘 要 】 农村 劳动 力 转移对增加农 民收入具有 明显的 作用 , 但 同时 也造成农 村劳动 力 严 重 不 足 , 直接的 后 果 就是粮食面积 缩减 、 产量减少 。 通过加 大农 民培训 力度 、 调 动 农 民种粮的 积极 性 、 合理转移和分 流农 村剩 余劳动 力 、 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 提高科技 对农 业的 贡 献率 , 全面提升粮食安全重 要性的 认识 , 确 保粮食生 产安全 。

  【关键 词】 农村 劳动 力 转 移 粮食安全

  叙永县地处 四川 西南地区 , 幅 员面积 29 76 .9 平方 公里 , 辖 2 5 个乡镇( 其中 5 个 民族 乡) 2 31 个行政村 、 16 57 个村 民小组 。 2 01 3 年全县总人 口 7 .2 1 万人 其 中农村人 口 61 . 07 万人 , 农村 从业人 员 36 .5 9 万人 , 农业从业人 员 21 . 7 8 万人 ,另有超龄 劳动 力 .8 91 万人 。 现有耕地面积 .3 67 万公 顷 农 民人均 占有耕 地仅 .0 06 公顷 。 与 2 0 1 2 年相 比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87 . 48 万公 顷 诚 少 23 . 1 % 沐良食总 产量 23 .0 8 万吨 诚少 25 . 09 % 浓 民人均 纯收 入 60 14 元 / 年 增长 1 . 1 0% 。 从数据变化可 见 油 于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 、 城 镇化进程 、 农村 劳动力转移 等因素 , 出现 了粮食 播种 面积缩小 、 产量减少 的现象 笔 者仅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 全产生的影响进行 简要分析 。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浅析

  一 、 农村劳动力现状

  据有 关资料 2 0 12 年叙 永县外 出务工 的农民工 达 20 .2 9 万 人次 , 占适龄劳动力的 51 . 3 7 % , 且男 劳动力 占外出务工人 数的 61 . 甄 。 笔者 曾在本县 5 个乡镇分别对 1 个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表明 5 个村在籍人 口平均为 21 10 人 在家务农的只有 13 54 人 , 其中 60 岁以上老人 271 人 , 家庭妇女 164 人 , 16 岁以下少年儿 童 84 5 人 5 0 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只有 74 人 。 从合乐乡的调查 情况看 , 全乡原有居 民 26 53 户 1 14 50 人 , 现仅有 2 2 81 户 9 87 3 人 5 0 岁以下劳动力 3 2 91 人 外 出务工 5 8 28 人 。 如方元村有青 壮年劳动力人 3 61 人 外 出务工 2 84 人 而超龄劳动力 务农的 占 现留农村总 劳动 力的 76 % 。 目前 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 出务工 后 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 、 妇女 、 儿童 劳动力严重缺乏 。

  二 、 劳动力转移 对粮食 生产 的影响

  1 . 种 植面积缩减

  土地是生命之根 、 生存之本 。 近年 来 随 着城市经济的快速 发展 城镇化 进程的快速推进 1[] 基础 建设用地 大大增加 加上 大 中型城市企业用 工量急速增加 , 在偏 远落 后的农村掀起了 一 股 “ 打工潮 ” 大量农村劳动力 涌入城市 造成农村土地 撂荒现象 日 益严重 有效种 植面积减少 。

  2.作物播 栽量不足

  在耕土地大 多播栽量不足 滩 以获得高产 。 如水稻产量是由 单位面积 内有效 穗数 、 穗粒数 、 千粒 重三 者构成 的 ,一 般情 况下 大田 移植 穴数 1 . 5 一 2 .5 万 穴 基本 苗数为 4 一 6 万株( 因品种特 性而论) 。 而 目前我县水稻 的播种量普 遍不 足 , 为正常播栽量的 三 分之二 。 2 01 4 年整个水稻种子销售量比往 年减少 了三 分这一 , 从另一 方面印证 了这一 情况 。 其他 主要 粮食作 物如玉米种子的 销售情况也是如此 。

  3.文化教 育水平偏低

  由于 叙永县属 于 “ 老 、 少 、 边 、 贫 ” 地 区 , 农 村经济 、 教 育 、 医 疗 、 文化 等相 对滞后 。 目前全县农村从业人数 3 6 . 593 万人 中 文 盲 、 半文盲 、 小学 文化 占 25 7 % ,上 过初 中 占 61 . 8% , 高 中 ( 含高 中) 及以上 文化 占 1 2 .5 % 。 农业从业人员中 接受过短 期培训 的仅 占 2% 接 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的占 0 .9 % 接 受过中等技 术教育的仅 占 0 3 % 而没有接受过技 术培 训的竟高达 96 .8 % 。 象 这样的文化教育结构 接 受农业新技术的能力可想而知 。

  三 、 对策建议

  近十 多年来 ,国家 十分重视 粮食 安全 , 出台 了 一 系列 的惠 农政 策 。 各级党 委政府把 粮食生产作 为农业 部门的核心 目标 , 调动 了 农 民种粮积 极性 捉进 了 农业增 产增收 , 稳定 粮食 单产 和总 产 『2 一 习。 然而 油于城 乡收入差距拉大 大量农村 青壮年劳动 力的外流 ,虽然转移 了农 村剩余劳动 力 增加 了 农 民收入 胆后 续劳动力 严重匾 乏 ,直接 影响到农业 生产 , 危 及到粮食 的安全 , 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 。 因此 应做好 以下几个方 面的工作 稳定农村基本劳动力 确保粮食的生产和安全 。

  1 . 加强职业教 育和技能培训

  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 一 是抓 好农村劳动力 转移培训 。 从 2 0 09 年四川省 阳光工程 劳动力转移 培训开始实施 至今 , 我县阳光工程培训共培训 6 5 80 人 石0 岁以上 劳动力 占 60 % 以上 其 中高 中以上 学历仅 占 20 % 。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 育 , 提高农村 劳动 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 力 把农 村创 业人才培养 纳入政府规 划 , 学费 纳入财政预 算 , 对 农村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 育 。 三 是进一 步建立健全农 民科技教 育培训体系 , 充分发挥农业广播学 校在 农村劳动力培 训中的主 导作用 积 极推行 “ 校 乡结 合 , 校企合作 ” 等培 训新模式 , 结合农 业生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的实 际 , 开展 农村实用 技术 、 绿色证 书 、 农村劳动力转移 以及新 型农 民创 业等培 训 努力提高农村劳 动力的科 学文化 素质 、 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

  2.统筹兼顾

  合理分流农村劳动力 从总量 上 看 农村劳动 力过剩 大 量滞 留农村 , 不 利于对农 民增收和城 乡经济的发展 。 但过度 、 无序地转移 农村青 壮年劳动 力 新增 劳动力都流 向城 市 农村基 本劳动力 无保 障 , 必然会影 响到粮食生产和 农业的发展 。 因此 要统筹兼顾 正 确引导 在保 证农村种养殖业基本劳动力 的前提 下 , 合理转移 和分流农村剩 余劳动力 农 忙时务农种 田 农闲时 务工挣钱 使粮食 生产和农 民增收 “ 两不误 ” 。

  3.推广 新技术

  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一 是建立起多元化 的科技投入 长效机 制 , 不断加 大对农业 科技的资金投入 。 在政府稳定现有资金投 入的基 础上 积极探索 多样化融 资机制 ,吸 引社 会资本 、 民间资金投 向农业科技 领域 , 为农业科技 的发展提供可靠保 障 。 二是加 强基 层农业科技人员 队伍建设 提 高基层农技人 员的经济 、 政治待 遇 稳定 乡镇农技 推广队伍 切实解决 农技推广服务 “ 最后一 公里 ” 的问题 。 三是创新农技推广体系 , 积极探索农业科技 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 和办法 完善 “ 科技人 员直接 到户 , 良种 良法直接到 田 技术要领 直接到人 ” 的农技推广 新机 制 , 以加快 新技术 、 新品种 、 新科技成 果在农业上 的推广和应用 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

  4. 采取多种措施

  提高农 民种粮食积极性 继续实施惠农政策 增加种粮补 贴 特 别是要努力降低粮食 生产成本 。 由于种 子 、 农药 、 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不断上 i张 农 民种 粮成本不 断增加 , 收益 降低 增产 不增收 ,严重地挫伤 了 农 民种 粮的积极性 , “ 种 田不如打工 ” 意识越 来越浓 造成农村劳动力 的 过度外流 。 除国家政策支持给予种粮农户补贴外 还 需要增大农 资补贴 提高 粮食 的收购保 护价 格 , 降低和稳定农业生 产资料成 本 使农 民种 粮能 获取较好的收益 , 才能从根本上 稳住 农村粮食 生产的基本劳动力 保证粮食的正 常生产和有效供给 。

  参考文 献

  1. 许 高峰 , 王 运博 城镇化进程 中 中国 粮食安 全 问题研 究 田 中国 青年政 治 学院 学报 , 2 0 1 3 , 5 二12 0 一 12 7

  2[. 李 刘艳 粮食 危机 下 的 中国粮食安 全 问题研 究 田 世 界农 业 , 2 0 1 3 , :7 1 1 一 1 5

  3. 刘新春 中国粮食安 全 问题研 究田 中国食物 与 营 养 , 2。。3 , 7 : 1。 一 玲

  张登琴 , 刘莉莉 2 颜绿芬 , 何光君 3

上一篇:面向提高风电接纳能力的智慧建筑能量管理策略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