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蔬菜发酵加工技术的对比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09 09:01

  摘要:简要对比分析了中、韩、德、美等几个世界典型发酵蔬菜的起源、异同点、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是世界发酵蔬菜技术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中外发酵蔬菜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历史渊源;尽管中外发酵蔬菜技术原理相同,但在制作方法方面差异较大;我国传统发酵蔬菜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存。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世界发酵蔬菜技术的总体态势,找出了我国发酵蔬菜技术差距,讨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包括鼓励加工企业拥有自己的蔬菜原料基地、促进加工企业优胜劣汰、切实提高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推动国内外技术交流等建议。

  关键词:发酵蔬菜;乳酸菌;加工工艺;产品特性;对比研究

  蔬菜通常包括植物和食用菌类,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它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同时还起到增加饱腹感的作用。蔬菜的发酵加工是利用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控制一定生产条件对蔬菜进行加工的一种方式[1]。蔬菜的发酵加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冷加工方式,它不仅可以延长蔬菜贮藏期,而且还具有保持蔬菜的营养、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且发酵蔬菜风味独特,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等[2]。

中外蔬菜发酵加工技术的对比研究

  1中外发酵蔬菜技术的起源对比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祖先就利用盐渍法来保藏和加工生鲜蔬菜,其制成品称为酱腌菜[5]。经过千百年的世代相传和不断改进,我国已经形成了品种繁多、色香味俱全、享誉国内外的的盐渍(酱腌)系列制品。其中,发酵型酱腌菜通常以四川泡菜和东北酸菜为代表。

  2中外典型发酵蔬菜制品的制作工艺对比

  2.1我国泡菜和酸菜

  2.1.1四川泡菜。我国泡菜以四川泡菜最出名,其味道咸酸、口感脆嫩、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含盐量为4%~8%,其制作流程如下:鲜菜→整理→洗涤→切分→晾干明水→入坛→加盐水泡制→密闭发酵→成品[11]。

  2.1.2东北酸菜。东北酸菜是我国酸菜的典型,是以大白菜为原料发酵而成,其特点是清酸而脆爽,色泽鲜亮,香气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根据漂烫与否,可将其分为生渍和熟渍两种工艺。可采用不加盐的清水发酵,或采用2%~3%的淡盐水发酵,其流程如下:大白菜→晾晒→整理清洗→(漂烫)→入缸→加清水或淡盐水→压重石→封口→密闭发酵→成品[12]。

  2.2韩国泡菜

  韩国泡菜因每个家庭都使用独特的祖传方法制作,使泡菜口味及种类多种多样,其基本的制作流程如下:大白菜→清洗→整形→淡盐渍→盐渍→清洗→沥水→拌辅料→入缸→压实→密闭发酵→成品[13]。

  2.3德国酸菜

  德国酸菜主要以卷心菜为原料,加盐量为2%~3%。其制作流程为:卷心菜→清洗→细切→装桶→逐层撒盐→加柔性桶盖(迫使桶内析出的蔬菜汁浸没蔬菜)→密闭发酵→成品[14]。

  2.4美式腌制酸黄瓜

  美式腌制酸黄瓜加盐量为6%左右。其制作流程如下:新鲜黄瓜→清洗→切去瓜蒂→装入容器→加入香料→加入含醋盐水(至完全浸没黄瓜)→密闭发酵→成品[15]。

  2.5中外典型发酵蔬菜制品的异同点分析

  尽管世界各国的发酵蔬菜制品形态各异且风味千差万别,但加工原理却基本相同。即:利用食盐的高渗透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同时增进产品的色、香、味,从而获得风味各异的发酵制品[16]。在差异性方面,蔬菜和配料本身的风味以及由乳酸菌、酵母菌和醋酸菌等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环境对其风味的影响较大。蔬菜的加工条件如发酵温度、盐水浓度、总酸度、溶氧浓度以及pH等因素也会对发酵蔬菜的风味产生一定的影响[17]。发酵过程要促进有益乳酸菌活动,抑制大肠杆菌、丁酸菌等腐败菌以及霉菌、酵母等有害菌。乳酸菌的特点是厌氧或兼性厌氧,能耐较高的盐度(≤10%),较耐酸(pH3.0~4.0),生长适宜温度为25~40℃。对于耐高温又耐酸、不耐盐的腐败菌,通常利用较高的酸度、较低的发酵温度或是提高盐液浓度来控制;而对于好气的霉菌和酵母菌,主要利用绝氧措施加以控制[18]。表1具体对比了四国发酵蔬菜在选材、制作工艺、制品酸度以及产品风味等指标上的差异,其各自突出特点如下所述。四川泡菜采用特殊的泡菜坛发酵,其制作时加盐量(6%)较大,酵母菌和醋酸菌比较活跃,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特征明显,发酵时间较短,其制品酸度较小。东北酸菜采用清水或淡盐水浸渍低温发酵,酸度较大。韩国泡菜采用独特的低温半湿态腌制发酵工艺,而四川泡菜、东北酸菜、德国酸泡菜以及美国腌制酸黄瓜都采用了盐水泡制的湿态发酵工艺。德国酸菜虽然类似于我国东北酸菜,但德式酸菜是以卷心菜为制作原料,而东北酸菜以大白菜为原料;并且德式酸菜通常采用加固体盐析出蔬菜汁,然后将蔬菜浸没于蔬菜汁中发酵,而东北酸菜通常加清水发酵。美式腌制酸黄瓜兼具我国东北酸菜和四川泡菜的特点,它像东北酸菜一样经过较长时间发酵且酸度都很高,又像四川泡菜一样采用6%盐水发酵,酵母和醋酸发酵比较明显,风味复杂;而且它可在夏季30℃高温下露天发酵,其发酵温度通常高于四川泡菜。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德式酸菜和韩国泡菜虽然源于我国,但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改进,已经和我国传统加工技术产生较大差异。尽管美国腌制酸黄瓜的制作工艺和四川泡菜的差别较小,但在制作细节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消化吸收一些国外发酵蔬菜加工技术对促进我国相关技术发展很有帮助。

  3我国发酵蔬菜加工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分析

  3.1我国发酵蔬菜技术的优势分析

  我国制作加盐酱腌菜的历史甚为悠久,品种极为丰富,是中华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艺独特,技术精湛,在世界加工行业中并不多见。除泡酸菜等传统发酵型盐渍酱腌菜外,还包括酱渍、酱油渍、糖渍、醋渍、糖醋渍、虾油渍、糟渍等大量酱腌制品[19]。事实上,这部分传统非发酵型酱腌菜也可认为是发酵蔬菜制品,只不过采用高盐腌制,抑制了乳酸发酵过程,导致产酸不大明显[20]。而伴随着现代人工接种发酵蔬菜技术的大量应用,这部分传统高盐酱腌菜制品如今也可以用低盐发酵工艺制作,这为发酵蔬菜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空间。

  3.2我国蔬菜发酵加工技术的不足分析

  3.2.1蔬菜原料质量难以保证。我国现行的蔬菜经营模式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因为国内蔬菜目前主要由农户分散种植生产,而加工企业通常需要从市场上采购原料,使得加工企业难以从源头上对蔬菜品质进行有效控制。我国蔬菜种植地受到周边污染的情况比较严重,普遍存在施肥不合理以及不合理使用农药的情况,蔬菜原料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蔬菜在流通中保存不当以及受到二次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这同韩国及欧美发达蔬菜的无公害、标准化、产销一体化种植以及尖端的物流系统和流通设备存在明显差距。

  3.2.2加工企业的装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尽管我国的蔬菜加工行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在发酵蔬菜加工领域依然问题突出。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采用自然发酵工艺,卫生条件差,生产规模偏小,装备和技术比较落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采用高盐腌制导致废水污染环境,缺乏新型成品保鲜工艺,产品研发能力差,滥(乱)用食品添加剂现象严重,产品中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

  4国外经验对我国发酵蔬菜技术的启示

  4.1鼓励加工企业参与蔬菜原料基地建设

  针对国内蔬菜加工原料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可鼓励加工企业积极参与蔬菜生产,促进加工企业和蔬菜种植合作社长期合作,加大设施农业建设,提高蔬菜种植和加工水平,降低蔬菜被污染的风险。引导蔬菜种植向无公害、绿色、有机方向同步发展。

  4.2促进加工企业优胜劣汰

  鉴于国内发酵蔬菜企业数量众多、水平低下的现状,建议可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提高加工企业的准入门槛,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加工企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发展。亦可制订更为详细的发酵蔬菜产品等级标准,让零售发酵蔬菜在外包装上标明其质量等级,引导消费者购买高等级的安全健康产品,使有实力的企业更容易脱颖而出。此外,还可扶持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产学研科技示范,促使其技术升级,并与国际市场接轨,让其生产工艺从传统自然发酵技术向现代人工接种发酵方式转变,有效控制蔬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等有害化学物质的产生,保障其食用安全性;促进加工企业制定规范的生产规程,包证产品的稳定性;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建立益生菌发酵蔬菜产品的冷链销售系统。

  4.3切实提高科研对技术发展的贡献率

  应当学习借鉴韩国泡菜的成功经验,重视相关的科研工作,加大对相关领域的科研项扶持力度。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扶持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鼓励对我国传统优势酱腌菜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阐明色、香、味形成机制,分离与纯化优良益生乳酸菌,进一步完善传统发酵制品的人工接种发酵新技术,在保持传统酱菜的品种、风味的同时,开发生产出符合现代消费者口味的低盐、低糖、清淡和营养的产品。尤其要重视发酵蔬菜的保健功能开发,利用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导引消费方向。积极开发适合大众的产品,打破传统发酵蔬菜产品消费的地域性,挖掘我国沿海地区不喜好辛辣风味人群的消费潜力。借鉴韩国泡菜制作技术,进一步扩大我国发酵蔬菜原辅料的选择范围,积极开发肉类、海鲜、谷物、水果、食用菌等我国传统酱腌菜中不常采用的食材,丰富发酵蔬菜的品种。努力提高科研水平,使之和国际接轨。

  4.4积极推动国外相关技术的交流

  鉴于我国发酵蔬菜技术落后现状,可鼓励建立中外合作研究机构,促进国外学术交流,同时积极引进一些国际知名的发酵蔬菜加工企业,使我国快速提升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业化水平,发挥蔬菜种植的成本优势,扩大我国发酵蔬菜加工制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刺激国内相关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纪晓燚.优良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蔬菜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2]纪晓燚,阮晖,樊奇良.我国蔬菜发酵加工现状与发展方向[J].现代食品,2016(24):18-20.

  [3]赵晓燕.我国蔬菜采后加工产业现状及展望[J].蔬菜,2013(3):1-5.

  [4]尹立明,李旭,魏莹,等.浅谈我国酱腌菜的生产现状及发展[J].调味品,2012,37(9):16-18.

  [5]杨保刚.我国酱腌菜行业质量调研报告[J].质量与标准化,2014(11):31-33

  郑恒光,陈君琛*,汤葆莎,吴俐,翁敏劼

上一篇: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标准研究发展建议 下一篇:装配式建筑对比传统现浇建筑的成本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