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09 08:48

  摘要:河南新野县是蔬菜大县,常年菜田面积1.4万hm2,全年播种面积2.7万hm2,十字花科蔬菜甘蓝、白菜、花菜、萝卜等1万hm2,蔬菜基地出现土壤盐渍化和酸化严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较重,造成蔬菜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严重影响农民种菜的积极性。近几年,为解决蔬菜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聘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专家教授开展试验研究、新技术培训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针对蔬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调查、总结、试验等方法,找出改进措施,提出发展建议,对蔬菜生产起到指导作用,使农民减少损失。

  关键词:蔬菜产业;存在问题;对策

  新野县蔬菜种植面积2.7万hm2,设施面积近1.0万hm2;十字花科蔬菜甘蓝、白菜、花菜、萝卜等种植面积1万hm2;早春菜和延秋菜收益较好,年产蔬菜195万t,实现产值19亿元以上;建立了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出了“豫绿”“宛绿”等蔬菜品牌。新野县蔬菜生产基地是豫西南优质蔬菜产品集散地,常年供应北京、西安、郑州、武汉、襄阳、十堰等地,为提升蔬菜基地水平和质量、保持生产基地健康稳步发展,开展土壤酸化研究和治理,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研究等,对蔬菜生产、蔬菜供应和保护菜农生产积极性意义重大。

新野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新野县蔬菜生产现状

  1.1建立了标准化生产基地

  新野县重视蔬菜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了以城郊乡、上港乡、五星镇为主的3300hm2早春菜(辣椒、茄子、番茄),以五星镇、溧河铺镇、新店铺为主的4000hm2甘蓝,以樊集乡、上庄乡、沙堰镇为主的3000hm2大葱,以上港乡、五星镇的1600hm2的洋葱,以溧河铺镇、王集镇、沙堰镇为主的2000hm2西瓜,以沙堰镇、樊集乡为主的660hm2马铃薯六大生产基地和六大优势主导产品。在这六大生产基地中,早春菜、甘蓝、大葱这3类蔬菜面积最大,农民种植积极性最高,特别是早春蔬菜(辣椒、茄子、番茄)面积稳定、价格稳定、效益较高,4月底5月初辣椒、茄子就开始上市,每1kg可卖到3~4元,常年仅春季1茬667m2效益就在1万元以上。2019年新野县主要蔬菜种植面积、产地及总产量见表1。

  1.2健全了蔬菜检测体系

  新野县建立健全了三级检测机构。成立县农产品质量检测站,配备检测仪器和人员,保障运行正常。乡级监测站依托乡镇区域站设立,配备仪器和人员,对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进行抽检。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也相继建立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点,加强生产基地自检,指导安全期采收,严把基地产出关。通过建立检测体系,增强了生产者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蔬菜整体安全水平。

  1.3培育了多家大型工厂化育苗企业

  新野县现有5家大型育苗场,引进了育苗自动化播种机,年培育优质穴盘苗3亿多株,主要有甘蓝类、茄果类、瓜类、葱类等。许多专业合作社育苗经验丰富,技术先进,带动了一方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如新野县宛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培育甘蓝、花菜苗为主,新野县大河蔬菜专业合作社专攻西甜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西甜瓜的嫁接育苗,辐射周边地区。总之,蔬菜育苗技术的成熟和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推动新野蔬菜育苗向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1.4示范推广机械化作业

  先后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郑州蔬菜研究所合作,引进了蔬菜自动播种机,示范推广了大型犁耙机械,并研制了半自动化蔬菜播种机,在甘蓝、茄果类、西甜瓜、大葱等作物上推广。已推广大葱开沟机、栽葱机、培土机、收葱机,实现了大葱栽培全程机械化。推广了大棚小型机械,机械化作业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80%以上,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

  1.5推广了绿色防控技术

  在5家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和膜下滴灌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推广面积达0.4万hm2。膜下滴灌技术应用于大葱、洋葱、花菜、西甜瓜和设施蔬菜上,人工费用减少30%,化肥使用量减少35%以上,化肥利用率达70%,土地利用率提高,田间杂草减少,产量提高15%以上。依托绿色蔬菜基地,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措施来控制蔬菜病虫为害,推广面积0.15万hm2。农业防治主要采取引进优良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夏季避雨设施栽培等技术。物理防治采用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来诱杀害虫成虫,色板诱杀蚜虫、粉虱、蓟马等,应用防虫网阻隔等。采用生物农药防治减少农药残留。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农药使用量降低50%以上,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9%。

  2存在问题

  2.1土壤板结和盐渍化严重

  调查中发现,农户长期使用旋耕机耕作,造成土壤耕层浅,活土层深度只有15~20cm。“犁底层”的形成,影响了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的上下流通,阻碍了作物根系下扎延伸,土壤蓄水保肥能力越来越差,蔬菜长势弱,病虫害严重,产量降低。土壤中含盐量过高时,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土壤功能和作物生长。新野县蔬菜区土壤盐渍化比例占15%~20%。

  2.2土壤酸化严重

  2007-2018年,全县土壤化验样点(乡镇)平均pH值由6.18下降到2018年的5.5,2017年和2018年全县土壤化验样点(乡镇)平均pH值在6以下(表2)。从2017年和2018年土壤化验村级样点平均pH值看,pH值5.5以下的分布很广,不少村庄pH值已低于5,呈现区域性土壤酸化。

  2.3十字花科根肿病严重

  新野县十字花科根肿病最早于2001年在甘蓝、花菜中发现,经过20a的发展,目前在新野县城郊乡、五星镇、上港乡、沙堰镇等区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十字花科蔬菜均出现,其中甘蓝、花菜、大白菜发生最重,田块发病率100%,发病株数达60%~80%,菜农损失严重。

  2.4露地蔬菜面积增加,设施蔬菜面积减少

  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乏,人工价格高,造成蔬菜成本增加。老菜区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严重下滑,导致早春菜和延秋菜不同年份出现不同的紧缺,早春菜和秋延迟蔬菜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本地消费需求。原来新野县早春菜(辣椒、茄子、番茄)在4月下旬5月上旬上市数量充足,蔬菜批发市场交易活跃,近几年此时段蔬菜上市较少。秋冬菜11月至翌年2月辣椒、茄子、黄瓜等也较少,主要从南方调运。随着专业合作社、种地大户增加,露地蔬菜面积增加,特别是大葱、洋葱、甘蓝、花菜、大白菜、萝卜等技术要求低的蔬菜面积较大,设施面积减少,出现早春菜和秋冬菜价格波动较大。

  3发展建议

  3.1大力推广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技术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世界性病害,土质偏酸地区是根肿病高发区域[1],不同蔬菜品种对根肿病菌的抗性存在差异[2]。近几年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指导和药剂试验的基础上,选择示范推广大白菜抗病品种,并采用适当的化学防治方法,效果较好。整地前667m2施生石灰100kg左右;育苗时苗床或基质喷洒10%氰霜唑悬浮剂2000倍液消毒,然后播种,并用新土盖种;栽苗时用药剂浇穴,防效在71%以上,比出苗后喷施效果好(表3)。也可在播种前后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倍液与枯草芽孢杆菌500倍液混合喷施土壤,对根肿病的防效在70%以上[3]。

  3.2重视土壤酸化和盐渍化的治理

  适量施用氮肥被认为是农田生态系统土壤酸化加速的主要诱因,不仅导致土壤酸化,还引起了土壤盐渍化,应高度重视[4]。政府部门应研究制订土壤酸化和盐渍化防治方案,积极研发和推广新技术,加强新型肥料的开发和施用,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土壤中氮肥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对酸性强的土壤,增施石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5]。

  3.3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按照“绿色、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的总体要求,通过集成技术、集中力量,推动蔬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创新,逐步实现蔬菜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

  3.4推进土地流转向新农主体转移

  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多形式依法开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发展规模生产,促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3.5加大政府对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

  政府出台优惠措施,鼓励回乡创业人员和工商资本下乡建设设施蔬菜基地;利用项目资金或政府科技经费,采取先建后补的措施,鼓励蔬菜种植大户发展设施蔬菜;大力推广设施蔬菜机械化种植水平和水肥一体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开展种植大户集中培训和技术人员上门服务,提高蔬菜种植水平,确保早春菜和秋冬菜稳定供应。

  参考文献

  [1]甘彩霞,余阳俊,袁伟玲,等.国内主要十字花科抗根肿病品种在湖北病区的表现[J].蔬菜,2016(6):53-58.

  [2]姚秋菊,赵艳艳,原玉香,等.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在河南新野的抗性鉴定[J].园艺学报,2015,42(S1):2663.

  [3]于学新,张于,王伟.上海地区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控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5,31(4):91-96.

  [4]沈仁芳,赵学强.酸性土壤可持续利用[J].农学学报,2019(3):16-20.

  [5]孙笑梅,闫军营,程道全,等.河南耕地土壤酸碱度状况与酸化土壤治理途径[J].农学通报,2017,33(24):91-94.

  程春香1,胡勤俭2

上一篇:新时期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医疗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