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07 08:56

  摘要:本文简单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重点探讨科技创新企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利于整合本地发展优势、下调农业运行风险以及改善产业结构等;农业企业借助科技创新以及市场的关联性,推动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作为夯实国民经济根基的重要政策,始终为乡村高速发展指引方向。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农业是不容忽略的产业。我国人口基数大,对粮食需求量多,促使增加农业产量与确保粮食安全等建设,成为当代追求发展的重点。而这只能借助加深现代化程度与科技创新达成。

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动态发展的事业,在科技逐渐打破原有壁垒以及应用至实际生产中,农业先进程度在持续提升中,同时也使得现代化建设要求持续提升。现代化建设事业是无终点的,仅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从如今国内建设状况来讲,农业产业的现代化程度与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的建设还有明显差距。而农业属于民生产业,始终位于基础地位,如果无法和其他建设保持同步发展,会阻碍其他领域的成长步伐。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中,核心要素为借助科技创新提高发展能力,不断促进科技应用,发挥其驱动价值。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农业社会的历史时期,国内经济条件较优,生产能力较高,彼时所用的农业技术对产业发展起到较大影响。以横向的角度来说,如以色列、德国等,在农业领域中的现代化水平较高,其科技含量大,科研投入量多,由此也证明科技创新的价值。此外,在努力追求新科技的同时,还需关注各类污染环境资源的应用,开发绿色农业。只有使农业企业拥有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拥有现代化的投资方,以具备必要的实力与驱动力,优化农业投入,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根本动力。国内农业个体户占比相对更大,但缺少运转资金与科技知识,促使产业规模化运行。以政府部门的视域来讲,假设采取直接介入的方式,保持该产业的创新性,不符合市场对于资源分配方面的决定性影响,并会形成在经济规律以下的运行效率。所以,可以长效促使农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并保持不断创新的状态,仅能依靠有关企业。相较于农业生产者而言,企业与市场的距离更近,了解市场需求,可以提升资源调度的效果,促使生产手段优化,推出更符合市场环境的产品,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状态。由此收获更多实质收益,让农业经营主体拥有“造血”的实力。而后将获得的部分经济利润补充科研事业,构成良性闭环。

  二、科技创新企业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引擎作用

  如今,科技迅猛发展,将研究成果转变成实际生产力的效率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已然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因素。根据农业现代化成长的普遍规律,新的农业科技出现,会带领农业现代化走向新的阶段。

  (一)整合当地优势

  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结合乡情,根据当地现有条件,发掘其中优势所在,取长补短,做到精准投放。科技创新企业自身提供的影响力,可促使当地优势资源整合,突出优势特色,实现多方联动,增加经济效益。例如,某地区拥有较为清新的空气,土壤中富含有机质,符合稻米种植。因而,精准投入稻米种植项目,带领本地农民。由企业负责总体经营,提供生产技术,不仅推动农业现代化,还能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农业生产为投入产出的程序,科技创新企业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促使资源整合配置。一方面,以投入的角度来说,科技创新能将原本稀少的资源,改用其他资源代替。农业生产中,各类投入物之间,具备一定的互补性,并且互补资源在现实使用期间,都会面临“瓶颈”的制约,假设无法打破该种约束,会造成农业总产值一直处于不高的水平上。而不同农业资源可以相互替代,但实际替代深度由科技创新在资源效能开发上的程度决定,继而形成不同的要素组合。最终表现是:运用常见资源代替稀少资源,以控制生产费用,扩大农民收入,促使资源配置得以改良。另一方面,以产出的层面而言,科技创新企业能根据经济目标,调整资源结构。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生产方会选择压缩投入资金,改善劳动结构,加强组织管控,提升投入成效,运用更为先进的生产工具,继而提升生产效率,增加经济利润。因为经济效果由产出水平决定,后者又受到投入要素的组合形式影响,如品种、生产方式等,该工程便为科技创新实现的过程。因而,在农业科技持续更新期间,促使生产方在可用资源上进行调整配置。而科技创新从经济层面上的体现,便是经济效益的增加。

  (二)降低农业风险

  农业不同于工业活动,除市场供求外,还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局限,面临着诸多不稳定性。而科技创新企业带来的支持,消除生产工程中的不稳定因素,继而实现下调农业风险的目的。首先是农业科技能控制自然条件带来的风险。自然环境中有诸多难以抗拒的因素,例如冰雹以及盐碱等,不良自然条件均会干扰到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科技创新企业可以提供耐旱及耐盐碱等具备特殊性能的品种,以降低不利自然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并能对部分自然变化加以防范,比如病虫害预警、土地酸碱程度检测等,采取更加科学的手段,稳定农业生产全过程。其次,科技创新企业可控制社会风险。农业生产不能脱离开社会关系,其势必会被产业内外的有关政策、社会条件等变化所干扰。但借助科技创新企业,既能促使该产业位于国民经济系统上的科学定位,梳理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继而突出基础性产业的价值,而且也有利于农业生产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及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形成整合式目标,减少走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弯路,促使农业实现良性发展。最后,科技创新企业利于下调市场风险。产业化及市场化为农业建设的必经方向,其为现代化进程创造机遇,并伴随着诸多挑战,继而也说明农业运营会面临着市场带来的风险。借助科技创新企业,能增强对行业市场的可预见性,并改进经营管理,让生产工艺、政策确立等均立足于科学。由此使得农产品从最初生产至运输销售的全过程,拥有质量保障及监控机制,使得农业运转更加规范化,以规避部分损失,控制农业原本面临的风险,提升产业运营的稳定性。

  (三)改进产业结构

  科技创新企业利用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及科技推广落实,持续影响着整个农业的成长。因为,在农业领域,不同产业科技创新情况与可创造的经济效益有较大不同,造成产出量、品质与品种不尽相同,最终带来的结果为产业结构出现变化。科技创新企业在产业结构上的作用力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不同生产项目予以恰当的科技手段,让其受到现代科技的指引及帮助,拥有高速发展的动力。部分原有农业产业类型成长速度较慢,可通过融入现代科技,改善产业结构。其二,科技创新形成的效果,能调整市场的选择,使得市场对产业结构提供更高标准,推动产品种类结构升级。因而,以产业结构层面来说,科技创新企业,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促使农业建设有序推进。

  (四)加深社会化程度

  大量科技成果使用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农业自身也随之悄然变化,并非纯粹的农业,逐渐形成规模化运营。从原本分散式经营形式,发展成产业化及企业化。此种社会化进步,离不开科技创新。原因在于:和农业生产相比较,科技创新属于相对独立的部门,促使农业产业在总体社会分工上出现转变,强化其渗透能力。既打开农业自身产业渠道,又加深产业社会化程度。另外,科技创新促使部分农户,调整自身在劳动分工系统上的角色,促使农户和工商企业形成联动格局。由此来看,科技创新企业利于增强产业社会化的迈进实力。同时,还促进农业领域的国际专业化分工及协作的进程,这是受到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具体来说,科技创新高度推动国际分工,而农业贸易愈发开放的趋势下,以及互联网交互,使得各国农业的关联性愈发紧密,该类联系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不能缺失的部分。所以说,各国均为全球农业经济的一部分,都需借助国际协作,促使本国及地区的产业建设。

  (五)革新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为生产力基础,是科技成长水平的外在表现。科技创新企业对于劳动资料的引擎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科技创新丰富产品的品种,增加单位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其次,既可为农业生产活动,予以新型能源、肥料等,又可提高普通物资的组合效果,为生产行为予以良好的开展条件。最后,在科技创新中,劳动资料工程、性能等均会出现变化,促使简单劳动走向复杂格局,从劳动密集型发展成资本及技术密集型,提升实际生产效率。对比国内外的农业发展,科技创新始终是主要动力之一。工业水平较高的,着手于机械、生物及管理三个科技维度,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有效改造。我国在农业方面的推进发展,也通过诸多科技创新方式,促使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而通过实践证明,农业企业在其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其科技创新能力和现代化进程“唇齿相依”。

  参考文献:

  [1]王敬元,孙鸿雁,毕洪文,张宇,杨秀丽,柴永山,孙丽容.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J].市场,2020(08).

  [2]刘睿君.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技成果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乡村科技,2019(20).

  [3]任龙梅,张立华,张颖力,李银焕.依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06).

  李国华陈光梅刘谱江孙艳艳

上一篇:农村企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探究 下一篇:农业物联网在大棚蔬菜种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