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应用下的农业物流信息探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1-27 10:44

  摘 要: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观察与研究,对比国内农业物流与国外较为完善的农业物流,提出了在农业领域利用区 块链技术构建可追溯网络平台的建议。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农业;物流信息

  区块链技术作为具有去中心化、透明性、公平性 以及公开性的新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内运用。中国 作为农业大国,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农产品从农村流 向城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断获得改善,越来越 多的人开始关心日常使用的食物品质。农业生产的质 量关系到亿万农民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农产品使用 者的生活。物流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对原材料、半成 品、产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出地到消费地的有效 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 过程[1]。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可追溯物流网络平台,有 助于物流控制农产品质量。 2016 年 10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中国区 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已 延伸至能源、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 域。张宁、王毅等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提出变革能源互 联网理念,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实践和 潜在应用[2]。在金融领域,跨国大型金融集团诸如纽交 所、花旗、纳斯达克等都在 2015 年以创投的形式进入 了区块链领域,如分布式账本初创公司 R3CEV 的区 块链金融项目,目前已吸引了包括摩根大通、汇丰、高 盛、摩根斯坦利等 25 家跨国银行集团的加入[3]。如果 在农产品供应链上植入区块链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将 有机会得到一定突破。

区块链技术应用下的农业物流信息探究

  1 区块链

  1.1 区块链定义

  正如 Seebacher&Schüritz 所定义的那样,区块 链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它在对等网络之间共享并达 成一致。它是由一个个链接的块序列(事务的存储单 元)组成,保存由公钥加密(即“哈希”)保护并由网络 社区验证的带时间戳的事务。由于这种带时间戳的块 序列存在,一旦将元素附加到区块链,它就不能被 改变,将区块链变成过去活动的不可变记录。 “哈希”的过程将有形(例如原材料)和无形资产 (例如文件的所有权)转换为数字编码的“令牌”,可 以使用给定区块链上的私人密钥对物流进行注册、跟 踪和交易;可以实现对资产的进一步控制,并且可 以通过使用如 RFID、NFC 标签和由物联网实现的 跟踪技术来实现供应链可追溯性。区块链具有去 中心化,所以每一节点都存储着整个区块链的全部 信息。

  1.2 区块链的特征

  区块链是具有去中心化、透明性、公平性以及公 开性的新技术。区块链上的任意一个节点的权利与义 务都是相等的,这能够使每个节点的资料保持相对稳 态。在整个区块被篡改的节点小于 50%时,区块链上 的信息能够有效修正。被区块链记录的数据将永久保 存其中,为产品溯源提供保障。记录在区块链公共部 分的数据具有公开性,只要用公钥就能解开共享;而 被私钥加密的部分将得到私钥的保护,不被窃取。

  2 现代农业物流

  2.1 国内农业物流的现状

  现阶段,全社会的物流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 来,很多人把现代农业物流理解为农产品的仓储、运 输和装卸等,没有认识到现代农业物流是蕴涵农业生 产布局、结构调整、品种流向、农资和农产品实体运动 所必须的装卸、储运、加工增值及相关服务与信息的 环节链系统;没有认识到现代农业物流在降低流通成 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 方面的独特作用[4]。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下,我国的农业生产多而分散,大片的农田被分为数 个部分供农民生产劳作。相比美国等一些发达地区的 农场,大片的土地被规模化种植,便于管理,这也成就 了美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多规 模种植、养殖的农业公司,同样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作业。而农业物流由于中国农业缺少新兴人才,农业 运输发展滞后。常常会出现农产品由于区域性产量过 剩、信息不流通导致农产品成熟了却只能烂在地里。 这也反映出加快建设农业信息平台的迫切性,解决农 产品流通问题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生活保障。

  2.2 国外农业物流的现状

  国外的农产品物流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两种 模式[5]:

  (1)在以日本、韩国为主导的分散型及“大市场” “小生产”国家选用以批发市场主导型的物流模式。这 种模式借助“农协会”等相关的合作组织制定的一系 列统一农产品标准,有效降低了因分散生产造成的农 产品质量、规格方面的差异。利用组织的领导力,农户 可以及时获得最新的农产品市场动态,方便农户对农 产品的成熟时间和效益情况进行预期准备与市场预测。对于农产品的消费者来说,这种以中央批发市场 缓解不同地区的非同类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地区上建 立批发点促进生鲜产品流通的模式,满足了消费者对 不同农产品的需求。对于农户而言,有效解决了区域 性市场饱和导致的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 上,减少了区域因素导致的农户经济损失。

  (2)在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导的规模化农业生产 作业国家,选用超市主导型的物流模式。这种模式以 农场为核心,参农与采购商建立了十分稳定的关系, 拥有高效的运营机制,随着效率的不断提升,双方的 交易成本也得到了降低。

  3 区块链技术植入农业物流

  3.1 农产品可溯源的优点

  区块链技术时间戳和工作量证明机制保证了区 块链网络内的信息无法被修改,并且全网每个节点都 会备份全部信息,数据稳定[6]。在人民对食品安全日益 关心的今天,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对农产品从源头开 始存储信息,对农产品进行整批标记。从生产到加工 再到流通市场,整个销售链被记录,使农产品信息得 到完善,对农业生产也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 植入区块链技术后,每一段种植过程都将被记录 在区块链上。通过数据积累,农技师可以通过历史数 据总结出该区域种植的最优种植方案,推动农产品的 生产加工按一定标准进行,使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 高。当一个批次内的农产品发现农药残留问题时,监 督部门对该批次产品进行标记,同样购买到同批次的 消费者通过溯源网络,可以确认自己所购买的商品是 否是存在质量问题的批次。

  3.2 农产品交易信息公开的优点

  区块链具有公开性,若在农业物流方面植入,可 以增加农户对市场需求的判断。了解市场需求走向,使 其通过农业技术对农产品成熟期进行合理调整,提高 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让农户挖掘出那些需求量大而当地 供应量小的农产品,为种植新农作物提供参考依据。 在区域性农产品滞销的情况下,利用区块链网络 可以帮助农户寻找其他可能销售的地区,调节供需平 衡。正如罗建辉提出的新一代物流信息化平台利用车 货配载匹配算法,可以将上游大规模订单与下游运力 资源智能匹配,最大程度上进行集约化运输与仓储, 从而降低物流成本[7]。信息公开后,可以方便货运公司 规划效益最高的物流路线,提高物流的效率,为实现 规模化运输提供了条件。

  3.3 对第三方农业物流企业的影响

  区块链技术要进入农业领域,物流企业将会作出 极大的贡献。依靠已经成熟的物流信息系统,对农产 品信息进行编码、导入区块链作业,对农产品从田地 到消费者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物流企业都将充当重要 成员。 物流企业所掌握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可以反馈给 农户,使农产品在某一地区的供给量得到合理安排。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长期数据,对运输车辆进行合理化 调度,控制运输成本。对可能产生滞销的区域进行预 警,提前与农户沟通,帮助农户将农产品进行转移销 售,减少农户损失的同时,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加 物流企业的收益。

  4 结束语

  物流不单单是货物运输,它还包括了对物料的管 理。随着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物流企业应该借助区 块链技术运用的契机对业务服务水平进行再次提升。 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控制监督农产品质量,提高 农业物流效率。区块链技术在能源、物联网、智能制 造、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已有涉及运用,在农业经 济方面借鉴其他领域的宝贵经验,区块链将为农业发 展提供重要的后勤保障。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透明化解 决农产品运输问题,能够帮助农民解决销路问题,利 用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能够为人民群众使用更新 鲜、安全的农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农业领域是非常有 发展潜力的,如果物流信息技术能够与农业产生“化 学反应”,相信物流可以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 行业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宁,王毅,康重庆,等.能源互联网中的区块链技术: 研究框架与典型应用初探[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36(15):4 011-4 023.

  [3]鸣金网.隐藏在数字货币身后的力量——浅析区块 链技术应用场景[EB/OL].[2015-11-12].

  [4]赵勤,佟光霁.浅议中国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J].商 业经济,2005(6):4-5.

  [5]石少春,范静.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经验与启 示[J].商业经济研究,2017(3):120-122.

  [6]孙志国,李秀峰,王文生,等.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 领域的应用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16(12):30-31.

  [7]郑熙.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26):39-40.

  肖 瑞 张劲枫 林珮希

上一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