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1-24 11:03
【摘要】现代物理学应用于农业工程的内容很多,目前世界各国主要将现代物理技术中的声学技术、光学技术、电学技术、磁学技术和核技术应用于农业、工业等生产实践中,尤其是应用于农业生产和保鲜包装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物理农业生产保鲜包装
1现代物理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研究
(1)声波对农产品的生长作用研究。声波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作用。当我们根据植物的特性,给它施加一定频率的声波的时候,可以加快植物自身内部一种叫做植物活细胞电子流的运动速度,植物内部电子流的速度加快后,可以促进植物对水分和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可以加快各种营养元素在植物内部的传输,也可以加快各种营养元素在植物内部的转化。这样就增强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及其吸收能力,加大了农作物呼吸的力度和强度,促使农作物的早熟,提高了农作物产品的生产量和自身的品质。声波助长仪也可以加快农作物的茎、叶子和花的生化反应过程,提高有营养物质的制造量,加快农作物的成熟,大大的提高了农作物产品的生产量。有关实验研究表明,我们本地普通生长的菠菜亩产2000斤,相比较在声波助长仪环境下生长的菠菜亩产2600斤左右,可以使农作物增产30%左右;我们本地的茄子、辣椒、西红柿和黄瓜等果类蔬菜增产20左右;可以使小麦、扁豆、洋芋、豌豆等大田农作物增产15%左右。
(2)现代物理对农产品的杀虫作用研究。在病虫害的治理上,我们可以采用现代物理的声学技术、光学技术、电学技术、磁学技术和辐射技术及其相关的物理技术信息采集农作物和它生长环境的标本生物信息,将其信息应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的防治,以提升农作物的高效生产。并且利用现代物理的光谱技术、波谱技术、质谱技术和物理显微镜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评定,实现农作物生产的现代化。当农作物的害虫遇到这些现代化的先进物理技术时,会产生一种惧怕感,有的让这些害虫产生一种身体不适应的感觉,这样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猎食,消耗他们的能量,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生育,有时会让他们主动离开原地,最后导致死亡,从而达到驱逐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目的。有效的科学实验证明,这一物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对于我们最常见的害虫,如蚜虫、红蜘蛛、粟灰螟、稻飞虱等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2现代物理在农业产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古人语,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个好的农作物为了很好的发挥他们的经济效益,时尚而艺术的包装是不可缺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商品的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要让商品质量得以保证,我们每天进食的农作物的包装保鲜受到行业的青睐。传统农作物的包装大多采用化学处理和冷藏为主,其中利用化学方法包装贮存农作物,有时会造成污染或留有残余有害化学物质,而冷藏也会受到一定的时空限制,不可能太理想,同时对于农作物的保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技术,物理农业技术可在达到同样技术效果的情况下明显地体现出成本低、易处理、好控制、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没有化学污染、不破坏食品营养结构和自然风味等优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是现代保鲜技术中很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运用声、光、电、磁、热、辐射等物理因素以能量形式作用于农作物或农产品,实现对农产品贮藏环境的控制与调节,从而延长贮藏期或起到包装保鲜作用。
要使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增产增效和农作物产品仓储中保鲜缺少不了现代物理技术中的射线辐射,用射线辐射可以引起农作物害虫的不育,进一步减少他们对农作物的危害。适度的射线辐射不仅可以杀虫,还可以有效延长农作物的贮藏期,会收到很好的包装保鲜效益。在农作物的贮藏室利用物理技术的高压直流电场中电晕放电,然后在农作物的贮藏室中施加固定磁场,超高压可以使附着在农作物表面害虫的细胞膜破裂,以上因素可以导致农作物食品表面和内部的害虫、细菌死亡,从而达到现代物理技术对农产品的包装保鲜功用。
我们还可以采用电离辐射贮存包装保鲜农产品,具有传统贮存包装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杀虫、杀菌方面的作用、消毒方面的作用、防腐方面的作用等。这种新型的物理包装保鲜技术,既不破坏农产品的外形,又能保持农作物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这种物理包装保鲜技术如果能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常用的辐射源有γ射线,电子束和X射线等。这些射线对农产品进行处理,只是引起产品分子的化学变化,并无放射性及其它残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包装保鲜方法。
结语
综合情况表明,采用现代物理应用于农业的生产和包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有效改善农产品品质。可提升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实现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朱杰.激光光镊技术在单细胞、单分子科学中的应用研究[J].激光杂志,2005,26(6):30-32.
[2]孙宏宁,冯丽,张晓英.氦氖激光辐射甜菜种子效果分析[J].中国糖料,2002,(2):24-261.
[3]唐玄之,封国林,邵耀椿.激光及激光生物学发展概况[J].激光生物学报,1999,8(2):157-159.
王赟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