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1-19 11:56
摘要农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提高科技水平、节约投入品、增加农民收入、改变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模式等作用。本文总结了我国农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简述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定义、作用、集成和应用,说明了农业信息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期为后来学者研究农业信息技术以及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信息技术;现代农业;作用;应用
美国是世界商品粮基地,是现代农业的典范,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农业商品化进程;法国是传统农业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迅速扭转农业经济滞后问题;是世界农业大国,更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已经开始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在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同时,还在加快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农业领域中。当前,农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农业领域起到了提高科技水平、节约投入品、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创新产业模式等积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将信息技术不断地融合、应用在农业生产环节中,真正地加快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提高了现代农业发展能力,让我国进入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将农业信息技术中的多种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应用,将是未来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1我国现代农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1.1现状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来说,是一种农业方式的改变。当前我国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已经表明传统农业正在逐渐被替代、颠覆,在我国不断制定利好政策和投入资金支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现代农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由于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又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向了新高度。现代农业中涉及的数据,比如作物类型、地形特征、气象特征、土壤特征、农田基础设施以及农田社会经济环境等,都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采集、处理、模拟和控制,这就可以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资源利用率以及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广泛使用农业机械来代替人畜劳作,同时也已经完成了农业信息化的起步,越来越多的农业从业人员和土生土长的农民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4G、智能手机等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应用信息技术来种地已经不再是农民的梦想,而是现代农业的现实。当然,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环境相当复杂,从全国范围来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多样化、农民的科技素质参差不齐、机械装备利用率地域差距大、各地农业资金投入差异大、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不同等。大量学者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也提出了很多应对的建议和策略。在政策支持、人才积极培养、关键技术落地、制度体系完善的现代社会,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1.2发展方向
当下正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又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挑战。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信息化相互联系和影响,农业信息化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运用信息技术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精准对接农业产销,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竞争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仓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手段。颁布的文件中指出,到202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结构、农业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物质技术装备、农民收入、农产品安全、农业质量、农业效益等方面。
2农业信息技术的定义、作用及应用
2.1定义
农业信息技术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领域中的生产作业、经营管理、销售物流等过程中涉及的农业环境、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等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控制、分析及模拟,从而为农业科研、管理、经营、生产等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1]。具体体系架构见图1
2.2作用
农业信息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乡村必不可少的科学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型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农业就是一种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粗放式,对农业资源的利用远远不够,而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资源型农业有着很大的不同。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是必要手段,不断地将科技创新成果渗透和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是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动力[2]。
2.2.2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国因为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农田污染、土壤板结,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也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生物系统之间保持相对平衡,不仅可以节约农业用水、改良农业土壤,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等环节的信息服务,促进相关产业良性发展,为农业人才提供就业等[3]。
2.2.3对改善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众多,依靠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农村家庭也众多,我国绝大部分人是依靠农业产业来实现精准脱贫。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让从事农业劳动的人群可以高效、方便地获取农业资讯、农资供销、市场行情、技术培训等网络资源,还可以在农业生产、流通等环节节省人工、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
2.2.4对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科技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国际上各个农产品出口的竞争非常激烈,美国就是世界第一大粮食出口国,也是世界上农业生产率最高的之一,其他的还有加拿大、巴西、荷兰、阿根廷等也是农产品出口名列前几名的。在国际农业经济多样化的大环境中,我国如何脱颖而出,名列农产品出口大国之列离不开农业信息技术的支持,脱离信息化手段将很难与国际市场接轨。
2.2.5对加快农业新技术的科研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种植或养殖是一个周期长、复杂的过程,在农业中进行科研和试验新技术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而模拟仿真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形成农业模拟模型,从而在计算机中进行农业科研试验。这样可以节省试验时间,快速地将科研技术进行落地应用。
2.3应用
2.3.1在数据库和网站方面的应用。农业信息资源有着数据量大、种类复杂等特点,因而将种植、养殖等各品类的农业信息加工成专用的农业数据库和网站是国际上普遍、实用的方法[4]。我国早在1994年就建立了一批农业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如粮、油、棉等经济作物;而截至2001年,我国的涉农网站数量已经近2200家,为涉农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网络资源。
2.3.2在精准农业方面的应用。精准农业起源于美国,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农业,实现了定位、定时、定量的智能化、科技化的农业生产与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度,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
2.3.3在专家系统方面的应用。专家系统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开发的专家系统是针对大豆病害的诊断。随后英国、荷兰等也陆续开发了专家系统,主要涉及作物栽培、畜禽饲养、市场分析等方面。专家系统可以为农业各个环节提供相应的专业化服务,如病虫害诊断、育种管理、灌溉管理、施肥管理、植物模型、饲喂模型等。
2.3.4在虚拟农业方面的应用。虚拟农业出现在1985年前后,主要应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作物、畜禽、水产等数学模型来描述作物生长过程。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进行科研与试验,从而将复杂的试验环境简化到计算机系统中。通过虚拟模拟模型加快和优化农业科研试验的方式,可应用在育种、环境调控、农业科普、教学等方面[5]。
3结语
本文主要讲述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内涵以及在我国现代农业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梳理,更进一步说明了农业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前景与关键作用。在我国现代农业迅猛发展的高速成长阶段,加大对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的范围和力度,是我国农业领域各专家学者的重要任务[6]。我国农业科研人员不断地将信息技术的前沿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在农业领域,将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前行的强大助力[7]。
参考文献
[1]黄浩伦.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研究中的作用[J].热带农业科学,2011,31(2):56-57.
[2]陈文庆.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新农业,2019(20):25.
[3]王道丽,王辉.农业信息化建设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J].河南农业,2019(10):9-10.
[4]周玉琴,沈跃鹏,孙春梅.浅析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9(7):9-11.
[5]张汤杰.信息化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中的应用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8):329-330.
[6]张虎,许晓燕,赵晓艳,等.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现代农业装备,2020,41(3):21-23.
[7]刘美玉.基于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农技推广中的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20(13):8.
倪晓雪张娜*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