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准农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1-19 11:49

  摘要:从市场运作、政策和农业服务体系3个方面,梳理了美国精准农业技术发展和管理经验。根据美国的经验,提出了针对我国国情的推广采纳精准农业相关技术的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现代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整体经营效率。

  关键词:精准农业;经验;家庭农场;政策

  1引言

  精准农业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考虑田块内部土壤、作物及田间环境的空间变异,根据作物实际需要,对化肥、农药、水等精确施用,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更高的产出,并改善环境,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2〕。

  2美国发展精准农业的经验

  20世纪后半叶,发达的农业,特别是美国农业得到高速发展,由此也带来了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为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开始寻求解决办法。首先是上世纪70年代应用微电子技术实现农机的信息化监控,随后80年代美国农学家提出“处方农作”的思路,建立作物栽培、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管理的数字模拟模型〔9~11〕。90年代海湾战争结束,GPS的民用化为“处方农业”提供定位手段。

美国精准农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经过20年的发展,作物学、农艺学、土壤学、植保学、资源环境学和智能装备、自动监控深度融合,同时借力GPS、GIS,逐步完善了“精准农业”技术体系〔12〕(见图1)。

  2.1市场化运作推动了智能农机设备的研发

  美国精准农业相关的公司、科研院所和高校,以市场为导向,从农业生产需求的实际出发,研究农业生产必须的智能装备,减轻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农民体面劳动,增产增收。

  自动驾驶是智能装备最成功的应用案例之一,通过对农机位置、行走方向等监控和调整,保障作业的直线度和行间距,提高作物通风、光照等效果,实现增产增效。

  2.2惠农政策促进了精准作业装备的应用推广

  美国农业高度发达,除得益于土地集中、规模化经营、大型高端农机装备投入以及先进的管理手段外,更关键的是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美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①加强农业教学、研究与推广。通过制定系列法律法规、在大学增设农机和农技专业、建立农业试验站、农机合作推广站等手段,实现农业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试验和推广;②减免农业与农机投资税收。政府鼓励私人投资保障农产品价格和稳定农场收入的领域,对农业科研和各种服务事业的投资,实行减免税收的政策;③农机购置专项优惠贷款。政府成立农业信贷总局,联合农业部的农家信贷管理局、农产品信贷公司、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等部门,协调金融机构,为支持农民购买机械和土地改良提供专项优惠贷款。

  3我国推广数字化精准农业的几点思考

  3.1土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为发展精准农业创造条件

  我国现有土地产权制度,以家庭小规模经营为主,从土地规模上,对推广精准农业经营模式构成了经营规模的制约。因此必须在现有土地承包制前提下,进行土地经营权的制度改革,扩大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现代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为推广精准农业技术和经营模式奠定基础。应制定相应政策,促进农村城镇化、土地流转与家庭农场组建进程,鼓励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在租赁、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基本流转形式基础上,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土地流转。

  3.2建立精准农业的技术研发、推广和服务体系

  3.2.1精准农业技术研发体系①开拓我国北斗重大专项规模化农业生产应用的新兴产业,可摆脱美国GPS对农场管理和导航定位技术的垄断;②集中攻关农业精准作业关键技术。重视农田地块时空变异信息采集,具体技术包括信息采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遥感监测系统等。应用差异信息控制机械变量操作,具体包括智能化农机具系统及系统集成。对效果进行评估作为调整操作的依据,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等;③针对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的生产实际和对精准农业机械设备的不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研发和制造。

  3.2.2精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①建立北斗卫星地面增强网,实现高精度位置信号获取,建立适合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北斗高精度CORS平台,使高精度、低成本的北斗卫星导航用户终端真正走向千家万户;②建立精准农业示范园区。按照“试验区———核心区———辐射区”模式,在全国典型农业作业区建设精准农业与智能装备试验示范区,阐释现代农业内涵,提升现代农业智能装备技术水平与科技含量。

  3.3因地制宜地推广精准农业模式

  我国土地广袤,耕地类型复杂,温度高低、降水多少、温差大小、土壤类型、地势起伏等差距较大,因而精准农业模式要因地制宜。根据农业生产特点,按精准农业技术要求,将我国划分为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河套及新疆绿洲等典型区域,针对每个区域制定对应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见表3)。

  3.4试点示范推广不同类型的精准农业模式

  3.4.1鼓励家庭农场组建和经营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家庭农场的组建和经营,引导高校农学、农业装备、农产品加工等专业领域的人才到农村就业;为家庭农场组建和运营提供好作物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供需关系等方面的技术和信息服务。

  3.4.2培养家庭农场经营人才鼓励民间资本创办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家庭农场规划师、技术和管理人才。针对不同投资和经营主体,分析精准农业的有利条件,分析面临的制约和外部支持需求(见表4)。

  3.5加大精准农业发展财政的财政投入

  目前的补贴政策有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社补贴、可繁母猪补贴、优良种猪补贴、农机补贴、小额贷款贴息、奶牛补贴等,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是也存在补贴资金不能足额到位,甚至骗补现象,因此需要做以下改进:①对大型农业企业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鼓励本土农机企业产品向大型、智能、多功能方向发展,适应现代农业精准作业需求,提高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②加大对农业合作社和农户入股的股份制农业企业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民组织和机构探索和推广精准作业模式,延伸精准农业的产业链。

  4结束语

  中美贸易战,直接影响到我国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为我国构建现代数字化精准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了历史契机。农业生产水、肥、药投入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随着发达现代农业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模式应用普及,以及我国人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健康生活需求的提高,适合我庭联产承包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体系的重大变革已迫在眉睫。为适应这个变革,政府应主动应对,加快农业环境保护立法,引导先进技术装备投入市场,制定惠农政策,培养新型农业生产管理人才,打造农业服务体系,实现现代农业节能高效环保作业,保障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DaberkowSG,McBrideWD.Farmandoperatorchar-acteristicsaffectingtheawarenessandadoptionofpreci-sionagriculturetechnologiesintheUS〔J〕.PrecisionAg-riculture,2003,4(2):163-177.

  〔2〕BassoB,RitchieJT,PierceFJ,etal.Spatialvalidationofcropmodelsforprecisionagriculture〔J〕.AgriculturalSystems,2001,68(2):97-112.

  〔3〕刘志雄,卢向虎,沈琼.美国农场变迁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调研世界,2005,(4):30-32.

  〔4〕李志远,李尚红.美国的家庭农场制给予的启示与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6,(9):64-68.

  姜靖1,2,刘永功1

上一篇:两种医疗垃圾焚烧炉的灰渣特性研究 下一篇:农业保险支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