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30 10:30
【摘要】对于医疗行业而言,其关乎大众的生命安全,所以德医交融是不可缺乏的职业要求。医学检验技术作为医学发展领域的一部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除了要为学生传授基础的医学检验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保证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成为德术双馨的高素质医疗技术人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创新逐步成为主流旋律,在这一现实诉求下,双创教育成为高校专业改革的趋势,同时为全面培育人才,达到立德树人目标,思政教育的融合成为当前特别关注的内容。从临床疾病的诊断来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员尽管不与患者直接接触,但他们所出检验报告是临床医生诊断的窗口,所以要特别重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员的培育。通过思政教育的融合,使其能够全方位发展,兼具深厚的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情操。文章以此为方向,探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创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基础条件和改革措施。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创教育;融入;思政改革;立德树人;综合素养
在医学专业领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誉为“侦察”专业,其特别强调技术训练与思想道德情操。在我国高等教育深入改革且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今天,对医院检验技术专业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为全方位培育医院检验技术方面的人才,必须要基于这一专业特征,结合双创教育内涵,积极融入思政教育,将其作为引领,以打造可以夯实专业基础,具备实践、创新特点,且能够综合发展的现代课程教育模式,促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树立良好的创新精神和道德素养,提高个人竞争实力[1-2]。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创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思政教育在专业技术课程的发展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从当前高校育人过程来看,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处于首先位置,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于思政教育缺乏深刻的认知,融合目标下的协同教学诉求并未得到根本体现,思政教育内容基本处于独立状态,而没有和医学检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融合为一体。这导致学生职业认同感、道德情操以及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在今后职业道德发展中很难针对现实问题给予高效的解决策略[3-4]。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大众对于医学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除了高超医疗技术的要求,同样对人文关怀、职业情操有了强烈的要求,医术和医德息息相关,缺一不可,所以高校必须提高思政教育融合重视力度,加快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使其具备实用性。在医学发展中,医学检验技术需要时刻观察患者身体的变化,借助各种检测工具和技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出具有价值的检验报告。除了熟练的检验技术,良好的创新精神与规范的职业价值观念往往可以形成高质量的检验报告,所以其在专业引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双创教育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和临床检验专业技能的传授,同时也要做好价值引导、职业素养的培育,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2]。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创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基础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存在鲜明的“技术和应用”属性,且在双创教育背景下,要确保思政教育融合的效果,必须要明确基础条件,构建能够将技术专业课程作为载体、双创作为动力以及思政作为引领的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从根本上将职业道德规范、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注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提升教育改革效力。
2.1双创教育和专业课灵活融合
双创教育是现代高校实施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新型教育模式,意在培育创新创业人才,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树立创新意识、强化创新精神,并掌握创业能力,以更好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当前,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创教育中主要实施项目检验活动、创新创业大赛,更偏向于技能型人才的选拔,缺乏职业价值观、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引导,但缺乏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规范的职业观念,创新往往缺乏生命力,发展空间较小,且在医疗技术领域,职业道德素养、责任意识不足,创业过程很难持续。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来说,其专业性较强、内容复杂,对于今后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则是关键动力之一[5-6]。要使思政教育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创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则需要解决双创教育实施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充分把握专业课技术属性,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灵活融入创新创业培育要求,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创新应用知识和技术,实现深层次的思考。
2.2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紧密联结
从本质上来说,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强调“才”,是技能性培养过程,但在医疗事业发展中,技术和服务缺一不可,职业道德素养在现代社会是大众尤为关注的内容,如若缺乏规范的职业服务标准和正确的价值引领,在专业领域中所开展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以及比赛都可能成为追求功名荣誉的平台。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思政课尽管属于公共课,但主要集中于大一、大二,且课时并不多,处于自我和职业发展的考量,学生将精力投入至专业技能的学习,很容易忽视思政教育内容的领悟[7-8]。所以要确保思政教育融合的效果,则要关注专业课程特色和学生的专业学习表现,在学生一开始接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时,即灵活引入思政教育内容,依据专业课程特色寻找开展思政教育内容的切入点,在课堂中开拓能够培育进取精神、奉献意识、社会责任感的渠道,让专业课和思政课紧密结合,形成常态化教育模式,潜移默化中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深度,促使学生能够对医学检验技术形成更深刻的认知。
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创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改革措施
3.1明确融合目标,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员为目标,而在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强调综合素养,尤其在双创教育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需要明确思政教育融合目标,以此为导向构建更加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深化专业改革进程。通常来说,学校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在知识体系上具有差异性,双创教育所倡导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并没有统一标准,那么对于思政教育的融合目标则要确保灵活性,在宏观基础上对目标进行划分,继而分解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层层落实[9]。首先,知识技术目标是前提条件,思政教育的融合需要基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身,保证教学始终处于这一范畴;其次双创教育注重综合能力的发展,那么要强调能力目标的推进,让学生掌握解决多种医学检测问题的能力,并积累丰富的经验;另外,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对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的优化,所以这一专业的教学过程需要关注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最终保证学生夯实医学检测技术,拥有符合专业发展的创新创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更好地服务我国医学检测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改善培育方式,创造个性化发展空间
思政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结构中的基础内容,通常作为公共课程实施,但多存在理论层面,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很难将其与个人的专业内容联结,更无法在今后的职业道路上有所体现,而这显然不符合双创教育实施理念。因此,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需要改革思政教育融合方法,开创具有实效性、特色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在选择思政教学案例中,需要遵循针对性、真实性以及典型性的特征,让学生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力量。特别在双创教育深入推进的今天,个性化发展空间尤为重要,在创新、实践的引导下,学生更容易掌握有效性知识。那么将思政教育融入医院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尝试结合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丰富指导过程,通过职业生活场景、视频、图片、角色扮演等元素的融入,引导学生了解思政内容在专业知识应用中的重要作用[10-11]。同时,以真实的社会案例,趣味和富有新意的情景来展示思政教育内容,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对医学检验专业技术形成更深刻的思考。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专业课程来精选具体的章节融入思政教育,并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临床案例和层次性的思考问题,同时也可以纳入学生所关注的、较为复杂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借助现实生活与职业发展这一宏观情景来展示,引导学生从真实背景中获取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以优化个人的专业素养。
3.3开创线上教育,提高思政教育融合效率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网络技术逐步与教育融合,形成了新型且多元的教学手段,也为双创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条件支持。学校需要尽快完善线上育人模式,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创教育背景,灵活融入思政教育来打造线上协同育人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精神指导下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在“医学检验技术综合课程”“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等相关的课程教学中,开创融合思政教育的线上教学空间,将社会责任感、专业职业道德、爱国教育、辩证思维、国情等内容灵活融入专业课程中,凝聚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结合当前个人的社会和专业认知经验主动思考,吸收有效的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医学检验技术综合课程中融入“乙肝病毒检测方法”,通过线上课程向学生介绍发现疾病检测中临床分子诊断技术的优势和用途。同时这一过程中要恰当地融入治理乙型肝炎病毒的状况,控制力度,取得的成绩,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感悟专业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对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重视,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并对专业知识构建持续性的学习热情[12-13]。
3.4深化评价体系,促进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创教育中,学校需要基于专业课程特色提取其中的思政要素,然后在整个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并按照这一专业的岗位特征,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使思政教育融合教学工作更加显性化。但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思政教育偏向理论性,部分学生存在轻视心理,且新的融合教学方法如若缺乏与之对应的考核评价模式,学生很容易丧失新鲜感和自主学习动力。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就此要深化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重视力度,在具体实践中,学校需要增加实验评价和日常表现的考核比例,同时融入多样性的线上考核测试,以提升评价效率和质量[14-15]。一方面在日常考核评定中设置阶段性测评考试,将线下与线上、实验和理论考核方式结合,从中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思想内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团队的考核与评价,为学生创造开放的探究空间,借助集体力量对医学检验技术和思政内容进行完善,弥补专业思维架构的不足,并强化团队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在双创教育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在医学检验技术方面的创新精神和主动意识,要对积极参与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和思政活动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采取合理的加分活动,使学生可以通过定性、定量等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3.5实施监督检查,设立思政改革保障机制
要确保医院检验技术专业双创教育中思政改革达到应有效力,持续性发展,必须要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在落实过程中做好监督检查,明确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其中保障机制要针对思政课程的开发和落实形成相应的制度,使得各个人员掌握相应的参照标准,并在监督中做好指导,对于不足之处及时修正。同时,保障机制的形成要立足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双创教育背景下对思政高效课堂的建设,从而打造有思考张力、具备亲和力的教学氛围,使得医院检验专业技术教育下的思政活动能够流畅实施,发挥最佳的育人效果。另外,关于双创教育融入思政改革的监督,要涉及思政教学的安排、思政教育主题的切入、思政教学活动的组织、思政教学调控以及思政教学实施效果,以此不断地完善融合改革体系。
4结语
在现代化课程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属于“源头活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双创教育背景下需要强化思政教育融合改革力度,根据这一专业特征和创新创业需求,明确思政教育融合目标,对党的教育方针全方位贯彻,通过精选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开创个性化学习空间等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日常教学活动中,在强化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同时,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意识,促使学生成为专业能力过硬,且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梓暄,许潇,赵媛媛,等.基于HIM-PBL教育改革下的医学检验技术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医学教育技术,2019,33(1):121-125.
[2]黄桦,李玉云,梅传忠,等.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角度论专业调整背景下检验医学教育的“变与不变”[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12):113-116.
[3]苏颖,韦冰梅,黄萍,等.思政教育融入参与式教学在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进展[J].教育现代化,2019,6(34):156-158,165.
[4]钟京梓,韦文芬,覃素元.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儿科学的教学探讨[J].蛇志,2019,31(3):436-437.
[5]杜艳伟,朴松兰,谢占峰,等.病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0):89-91.
巨爱宁封建凯张玉强于运亮王莉莉曹善楠宿振国
上一篇:信息技术促进数学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下一篇:网络背景下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实践探索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