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27 10:23
摘要:高度重视“三农”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作物种植以绿色种植为导向,将实现粮食耕、种、管、收、储、运、销售、加工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关键词:地区分布;种植结构;农业机械;农业发展
高度重视“三农”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据统计,我国主要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超过6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7%,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农产品供给丰富,向多样、优产、增产等方面发展,将有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向智能化、精细化升级。
1我国农业地区的分布情况
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
2)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3)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4)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5)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6)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7)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2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
1)通过对农作物成长模式进行区分,东北区域、西北区域甘肃地区、华北区域的山西和河北部分区域为一年一熟,华东区域和华中区域主要是一年两熟,华南区域、西南区域、西北区域有部分是一年三熟。
2)虽然我国各地农作物种植结构有较大差异,但水稻、小麦、玉米仍然作为全国主要粮食农作物,在各地区拥有较大的种植规模。
3)各地区因为气候、环境的因素,也广泛地种植了高粱、大豆、瓜果、蔬菜、甘蔗等经济型农作物。例如在山西地区,土地流转已经逐步向种植药材、高粱、大豆方向发展;在陕西地区,果树种植已成为该地区主流产业,同时逐渐向规模化和商业化方向发展。部分山区因可耕种面积较少,主要以种植大棚蔬菜为主。
4)随着深入推进大规模的绿化行动,也加快推动了新型农业产业发展,在安徽、山西等各地区部分选择种植人工草皮、花卉、树苗等。
3我国土地经营现状
1)土地种植。农村土地确权改革后,农民自行种植虽是土地经营主要方式,但土地流转、农户承包、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承接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力量。通过各种经营方式和惠民政策,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2)无土种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结合的农村土地可能会随城市面积扩大而被利用,将土地应用在发展城市建设,土地逐渐减少,种植面积也随之减少。未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科技农民会选择更加体面的种植方式,未来也有可能会大力发展无土种植技术应用,所以无土种植也即将成为未来种植的另一发展方向。
4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1)农业产业政策方面。国内的农业产业在政策的带动下,在逐步做到精准的产业目标及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国内农业人口的种植情况加快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进一步提高精准能力,加大财政、金融、保险和用地等要素支撑,加快提升产业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指导帮助农户把握政策、落地项目、选择产业、解决技术难题、销售产品以及防范风险。利用产业信息调度系统,加强产业工作调度,全面摸清农业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为指导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农业产业经济方面。从农业的种植结构来看,部分农户对销售市场信息还是不太敏感,仍处于盲目跟风阶段,市场经济、自然因素决定着他们的收成和经济收入,如果遇到需求过饱和的状态,也有可能出现负收入的情况。但还有一部分农户对市场信息比较敏感,时刻关注着农业方面的经济动态,同时会选择紧随政策发展方向和要求,积极配合政府精准扶贫引导和发展,年收入也会非常可观。
3)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离不开农业知识应用。目前农业技术指导还处于缺乏状态,在高度重视“三农”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职业化方面的提升,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加强农民职业培训,让知识推动农业发展,让科技改变农业经济。
5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情况
1)关于农业劳动力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依靠土地种植所获得的经济来源已无法满足正常生活日常开销,所以更多的年轻人会选择进入城市靠打工来增添家庭收入,也造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急速提高。
2)关于农业机械方面①面对农业劳动力的缺乏,农业机械成了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农业机械市场,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强农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各种农业机械进入千家万户。对于国内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农作物来说,土地深松、播种、收割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播种机、谷物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已可满足农业作业需求。②由于国内土地地形、地块以及地质等因素比较复杂,差异化程度较大,农业机械无法实现完全的个性化定制来满足差异化的土地及种植结构。其中包括花生、辣椒、花椒、大蒜等农作物的采摘均未全面实现机械化,大部分地区还需要依靠人工才可完成,未来同样需要农业机械来代替人工收割。③秸秆的回收对农业机械需求方面。2017年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84亿t,2018年预计达8.86亿t左右。农作物秸秆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用则利,弃则害。集约、循环、高效、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可再生资源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秸秆处理方式由原始的焚烧到机械化粉碎还田,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再生利用都有了很大的一步跨越。但通过多年来的实践验证发现,秸秆还田也同样出现反面信息,包括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土壤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秸秆翻压还田后,也会使土壤变得过松,孔隙大小比例不均、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等等,所以关于秸秆回收农机有待进一步的研发和推广。④农业垃圾处理对农业机械需求方面。由于前期在种植幼苗时,为了幼苗的成活率,部分地区会选择采用塑料薄膜铺盖进行高温培育。由于塑料薄膜在土地腐烂率极低,会造成土地白色污染严重,所以农业垃圾的再利用、再回收和再处理也是农业机械研究方向。
3)人工智能化农机方面。随着城镇现代化的建设,农村人口的外出,老龄化严重,未来耕地将会以大规模的农场为主,农业将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机械在当前的农业状态下显得尤为重要,包括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驾驶收割机、无人喷药机、无人灌溉机、无人采摘机等等,人工智能农机必将对提高行业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也是农机发展的必然方向。4)无土种植农业机械方面。随着无土种植方式的发展,适应该类作业的农机同样是农机的研究方向,需要为新的农业方式提供新的动力。
6结束语
逐步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引导、惠民政策、拖拉机配套农机具作业的合理性,避免损害农作物情况的发生,并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左振蛟.可变地隙与轮距拖拉机底盘研究与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2016.
[2]王旭,魏士鑫,詹志学.国外大功率拖拉机底盘特点[J].农机质量与监督,1997(1):21.
[3]王振成,刘爱荣.无限寿命无规律应力下拖拉机底盘的疲劳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32(9):54-57.
[4]高墨尧.丘陵山地农机动力底盘及车身调平装置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7.
李强1,王炜2,王琳2,廉保军2,王莉芳2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