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教育的问题表征与形式探索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27 10:2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在新形势下,教育也被提到日程上来,在教育的引导下,让学生培养一定的经济知识和能力也变得越发的重要。当代教育最终的责任无疑是将二者能够结合起来,和谐发展。

  关键词:问题;经济教育;经济意识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人们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大多数人对经济的概念是模糊的,依旧没有一个正确的经济价值观。进而有经济和文化的的滞后性成为阻碍正确价值观的一个主要原因。

高校经济教育的问题表征与形式探索

  一、高校经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和经济之间二者不可分割

  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从产生就和人类的物质生活不可分割,同时与人类的经济生活更是联系在一起,教育影响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教育的发展。若是教育的发展没有经济水平作为后盾,它是畸形的,不完整的。因此在教育领域注重对高校间学生的经济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高校通过对经济知识的普及,能够让学生知道一些经济常识并对经济有所认识,从而可以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激发创新精神、树立创业意识、这样的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目前的现状确是,经济在不断的飞速发展,教育却远远的被甩在后面。在高校经济教育中,这些问题都有表现。

  (二)高校学生经济意识不高素质低

  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大学生的经济意识是普遍不高的,据调查表明,我国高校学生的经济意识和西方大学生做比较,我国大学生的经济意识至少落后于西方三年。高校大学生的经济意识只能和西方高中生的经济意识相媲美。因此我国的大学生经济意识是非常薄弱的。与此同时,他们的消费能力却异常的夸张。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高校学生之间。各种各样的消费方式使学生们看花了眼。在无聊的大学生活中,有部分人选择整日沉溺于网游,有人在生日的时候选择在饭店大办酒席更有甚者竟然在宿舍吸烟、赌博、吸毒等,这些问题都暴露了高校学生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能力,更不用说自身的经济知识不足了。这种现象是令人担忧的。

  二、经济教育知识不到位

  截止到目前为止,仍未有高校把经济课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或许我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学到一点点的经济知识,但是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只单单满足于日常的经济生活的经济知识是匮乏的,这与我们高等教育的目的想相悖的。在新时代,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的同时也对他有新的要求。然而经济越是快速发展,教育却越是跟不上。这一切的一切现象着实令人堪忧。

  三、高校学生缺乏创新和创业能力

  每年的毕业季的到来都会伴随着一大波的大学生失业情况的发生。“就业难”不好就业追其根本原因还是高校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致富的理念。再往深处你就会发现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是没有重视的。在学校教师一般多注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忽视了一些实践动手能力。尽管我们每天可能都置身于经济生活中,但是依旧做不到学以致用还是非常可怕的。我们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实际经济生活相脱轨,在其他课程熏陶下学到的那一点点的经济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生的就业观念落后,不能做到吃苦耐劳,都不愿在农村发展,一毕业都向往色彩斑斓的大城市生活。甚至眼高手低,这种工作不愿意做,那种工作也不愿意做的。这些的种种现象,都在揭示了我国对高校学生经济教育严重匮乏。

  四、学生经济教育问题因果分析

  (一)轻视教育

  通常传统的教育认为培养出来的人是高尚纯洁不受社会污染的人,他们通常都是“完人”就在这一基础上,就是把教育看做是一种认识活动,培养出来的只是一心追求真理的人,是“真人”他们把教育和理论知识划等于号。就像古时在科举制度下的书生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通常只注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却不重视理论事实。与此同时,他们把道德教育和经济混为一谈,价值观已经严重背离了传统的“德育优先”的概念。从而使经济和教育一直得不到重视。

  (二)轻视经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是一个重视文化发展的,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因为有“君子重义,小人重利”这种思想的存在,所以很大程度上在道德方面压制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政府的干预下形成的。这种思想导致人们长期的受封建道德的禁锢。让拜金主义,个人私欲逐渐膨胀,但是让我们悲哀的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封建残留,一些人过于迷信,将顽固不化、冥顽不灵的精神一直进行到底。在某种意义上,时至今日我们都未对经济的发展给予合理、合法、独立的地位。

  (三)高校教育自身的问题

  学校不能根据经济市场的发展及时作出合理的调整,例如一些专业的增进。然而在目前的很多高校内。仍然还有着过时的专业。一些实用性强的专业,迟迟不在专业的名单中出现。学校的教育国语封闭,不能和时代的发展相吻合,也是罪魁祸首之一。学校在教育中,并没有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将书本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已经足够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毕业。至于其他的似乎跟他们并无太大关系。更不用说培养适应“四化”的人才了。在这方面,我们不得不深思。

  五、经济市场下对高校经济教育的探索

  (一)经济教育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推向经济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具有经济成分的教育,要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让教育回归到市场经济中来,而不再停留在理想的境界。

  (二)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经济知识的培训

  针对高校学生对经济教育的盲点进行补课,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他们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也能让他们更快的适应社会。

  (三)高校也应作出改革

  各大高校也应该纷纷作出改变,例如可以增加经济知识在教学内容里,同时还可以对教师们也进行培训,让教师们也能够重视经济教育是德育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六、结语

  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在重视教育的同时,一定要认清经济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让人类以至于整个社会走向和谐发展的正轨。

  参考文献:

  [1]李爱霞,崔国富.我国学生“经济教育”的问题表征与形式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42-44.

  [2]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3]孔夏萌.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3.

  罗仕林

上一篇: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的控制举措探析 下一篇: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