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26 10:34
摘要:本文探索了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成才的要求,提出面向知识经济要全面促进大学生成才,就必须注重培养外向型全球化的人才,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创建面向未来的教育体制,要建好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
关键词:知识经济;大学生;成才探索
知识经济时代向人类提出了挑战,未来的社会在科技、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将发生急剧的变化。新时代对大学生的成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强化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成才的措施,对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大学生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成才的特殊要求
知识经济是在软件业崛起以来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是知识经济的发展,这一发展已经显著改变了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在20年前的发达中,如美国的农民只占到人口的5%,蓝领工人占到20%,而白领工人,即知识分子已占到60%~70%;现在的美国农民只占人口的3%,蓝领工人占10%,白领工人占85%;美国官方预测,十几年后的美国,农民将下降到2%,蓝领工人将下降到5%。这就是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中所引起的深刻变化。知识经济的构成有两大核心要素:一是科学技术,二是人才资源,两者都是知识经济的根本推动力量。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次讲话中提到:“迈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需要一种新的经济战略,实现教育领先将比任何时候都重要,而高等教育又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时代的要求。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界定,不仅对学历职称等作出了规定,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内在素质提出相应的要求。它要求大学生要努力做到:第一,掌握较宽的知识面。对高等数学,计算机,外语,社会科学,现代管理,法律知识等方面的知识都应当了解和掌握。第二,知识融合度要高。不仅要掌握多种科学的知识,而且要能够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第三,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从某一角度来说,知识经济就是创新经济,创新能力应当成为大学生的核心素质,比尔·盖茨的知识具有极高的创造性,正是这种符合知识经济需要的创新能力,造就了今天“微软”的辉煌。
(二)知识经济要求大学生成为复合型的人才。知识经济时代将是自然科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重大的科学疑问的提出将会导致科学知识的巨大突破,宇宙中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等重大疑问的基本解决必定会带动许多学科的快速发展,新学科将在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社会需要的交汇处产生,科学自身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旦崭新的方法论诞生,21世纪的自然科学就可能产生根本性突破。而复合型的科学技术人才恰恰就是科学革命所必需的人才,也只有这些复合型人才才能完成未来的科学历史使命。学科之间不仅可以近缘杂交,而且可以远缘杂交,学科边缘地区成为新学科的生长点,从而边缘学科大量产生。大学生在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时,就不仅限于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要了解相邻学科的知识,甚至一些人文科学的知识,要有一个新的“专与博”的观念。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学科的高度交叉,综合,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大学生必须朝着精通多学科或众多知识领域努力,并驾御它,成为通才式人物,才能有重大成就,历代的科学巨子属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更应如此。
二、知识经济时代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的措施
知识经济的崛起对大学生的成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好新一代大学生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切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大学生成长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优秀人才。
(一)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建好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
知识经济呼唤着人才,要培养出一批领时代风骚,引导世界科技潮流的人才,就必须创建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培养造就我国一代有为的教育家、科学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成才。综观当今世界发达,无一不拥有世界闻名的一流大学。美国的哈佛、斯坦佛大学,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这些大学直接影响和推动各国经济、社会、科学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学生还要有一流的名师,一流的名师才能创出一流的大学。美国社会学家哈特·乍克曼曾经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社会统计调查,发现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导师和弟子存在人才链的现象,诺贝尔奖获得者培养出的弟子不少也获得了诺贝尔奖。乍克曼统计出到1972年止在美国国内有48名诺贝尔获奖者其导师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充分表现出名师的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优秀杰出的人才,就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出一流的师资队伍,使其形成名师效应。
(二)创建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是面向未来的时代,在知识经济社会,人们的时间倾向性是将来。大学生必须学会如何根据现在预测未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培养的人才就能掌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作用。学会面向未来、预测未来,这既是大学生对未来社会急剧变革应采取的一种积极而鲜明的态度,也是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设计和创造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进行未来教育,从根本上改善和发展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这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一种根本态度和对策。传统教育之下的学习是维持性学习。维持性学习获取的只是固定的见解、方法和规则,目的是应付已知的、重复发生的情况,促进人们解决既定问题能力的增长,从而达到维持现存社会制度和现存社会生活方式的目的。它是每一个社会正常运转和稳定必不可少的学习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经济的发展变化极为迅速,面向未来的教育科学所要形成的是一种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能带来变化、更新、重组和重新提出问题的学习方式,它是通向认识未来、迈向新生活的途径,它特别强调人的创造性,从中大学生可以获得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具备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态度、新技术、新方法。我们要把未来引进教育。我们今天培养的大学生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他们的创业时间将在21世纪,然而当今我们的教育对此考虑甚少,许多传统的课程所反映的仍然是陈旧的知识,我们的大学仍然在不断培养不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对未来不甚敏感、甚至麻木不仁的年轻人。他们面对未来的变革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只是把接受教育获得文凭作为走上人生道路的跳板。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打破传统,要求教育更富有未来观念,为受教育者更多地提供未来信息,引进知识经济时代的各种观念,培养大学生确定未来意识和预想未来的习惯。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应对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
(三)面向知识经济培养外向型全球化的人才
知识经济将进一步使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对大学生成才提出了国际化的挑战。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国际性的,知识信息全球范围的广泛传播与应用,人才全球范围的流动与竞争,知识化产品全球性的合作生产与竞争行销,经济、科技与文化全球化的交流与合作,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要培养外向型和全球化的人才,这就要求为大学生提供从体制到内容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更具有前瞻性的高等教育,这种教育必须反映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和知识进展。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要充分利用一系列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认识工具,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在未来的科学技术教育领域充分利用全球教育资源,提高利用全球化教育服务渠道的能力。要摆脱封闭模式,增强全球意识,大胆吸取当代世界文明成果,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训练大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与外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发展联合办学,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强化外向型全球化人才的培养。
(四)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威力是十分巨大的,它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岁的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近20年创造了巨大财富,就是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巨大推动作用的一个生动的实例。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导,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和产品、商品的生命周期都日益缩短的总趋势,使创新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创新优势可以弥补资源、资本上的劣势。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革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创新教育,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要强调传授有效的知识,让学生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使创造力的获得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要教育大学生不要满足于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知道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使非智力因素对创造过程起“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与补偿”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还要改革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创造力,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好环境。同时还要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化的知识教育观念,实行学科(专业)结构综合化,拓宽专业口径,开阔科学视野,实行课程的综合化,为大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发创新能力的专业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知识经济学导论》袁志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P.52
2《地域的陷落-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杨来科等编著广东旅游出版社P.45
3《当代科技人才素质》徐耀章著吉林人民出版社P.97
4《谁执牛耳-未来世界的教育》薛焕玉著P.105
5《诺贝尔获奖奥秘》哈列特.乍克曼凡异出版社(台)P.118
6《创造力开发》钱匡武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P.20
陈少平庄晨忠
上一篇:云南高原特色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长沙市农业产业化助力农民增收的路径探析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