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23 10:37
摘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的重要依据,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古丈县组织专业队伍,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查清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状况,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意见。
关键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经营管理
古丈县组织专业队伍,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够查清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状况,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意见。
一、调查内容
(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基本内容
确定全县境内各乡镇及各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经营区划和林地区划;调查各类土地的面积和林地权属;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和权属;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按小班提出森林经营、保护和利用意见。
(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专项内容
森林固碳量现状调查;森林生态效益调查;县城市森林与绿地资源调查;级公益林与省级公益林资源的核对、核实;重点地段空气负氧离子监测。
(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其它专题内容
专题开展的调查内容包括空气负氧离子测定、生态效益调查、森林固碳量调查和城区绿化调查。
二、调查方法
(一)小班区划原则
按照《湖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根据小班划分的基本条件,即:权属不同;地类不同;起源不同;森林类别或林种不同;优势树种(组)相差20%以上;龄组不同;商品林郁闭度相差0.2以上,公益林相差一个郁闭度级,灌木林差一个覆盖度级;立地类型不同;经济林产期、经营集约等级不同;林业工程类别不同;生态公益林的事权与保护等级不同进行小班区划。
(二)遥感判读区划
1.根据遥感图像的色调、阴影、纹理、结构、几何形状、分布及所处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通过地面调查,并运用相关资料和图件,建立不同遥感数据源的判读标志,填写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判读解译标志记录卡。要求如下:不同遥感数据源分类系统中的所有判读类型;不同时相遥感数据;不同地貌;建标区域要有具有代表性。2.小班判读。依据解译标志卡、二类基本图等辅助资料进行区划判读,不同遥感数据依照不同的地类分类系统。3.判读质量要求。判读勾绘小班界线须与遥感影像图上不同类型变更相吻合,误差不得超过1个像元;遥感影像图镶嵌处同外地物点相差小于1mm。4.小班因子确定方法。以遥感影像特征为依据,以林地落界小班图形、测土配方小班图形为基础,对油茶数据库、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数据库的图形进行修整、分割等处理,形成外业调查使用的新小班图层。通过工程建设实施档案资料,如工程造林设计图、验收图等来修改小班属性。
(三)现地小班调查核实
对判读区划小班进行逐个验证,并对小班界修正和核实,完善小班因子内容。林木测树因子调查采用角规测树进行抽样,每个小班1个角规点抽样,5~10hm2的小班为2个角规点抽样,10hm2以上为3个角规点抽样。(四)总体抽样控制1.本次调查采用总体蓄积量抽样控制,要求达到总体蓄积量抽样精度90%(可靠性95%)。2.依据样点尽量布置到公里网点的原则,样本数量采取随机简单抽样,抽样样地编码与确定是把落入抽样对象中的样点即为抽样样地,按照从北至南、从东至西的顺序编号,全县3个总体共布设1779个样地点,其中:一总体为578个,二总体为448个,三总体为753个。3.样地定位与调查。样地定位采用GPS定位,GPS点的数值与理论值精度小于10m,作为样地样点中心,在中心点采用角规进行测树因子调查。对落入非抽样对象中的样地放弃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林业用地增加
林业用地增加了495.4hm2,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长防工程,粮援工程,林业以工代赈工程,扶贫开发,世行贷款造林,退耕还林工程,林业国债项目,以工代赈,绿色通道工程等国际国内林业建设项目,大力开展营造林工作。2.农村能源建设革命保护了森林资源,增加了林地面积。各乡镇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广大农村居民普遍使用煤气等燃料,大大减少了农村薪材消耗,从而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3.建设性用材消耗降低。以铝材、钢材、塑胶材大量替代木材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木材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木材生产计划逐年减少。4.实施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后,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使一些原来有可能变为非林地的生态脆弱、岩石裸露、植被破坏后难以恢复的地方得到了恢复,该区域林地面积逐步增多。5.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有明显认识,保护意识增强,也间接保护了森林资源,增加了林地面积。
(二)森林蓄积量变化
全县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1901195m3,增幅45.07%,森林蓄积量增加了1902340m3,增幅45.80%。全县森林蓄积变化原因从社会层面上分析,主要是以下因素促成:一是法律政策为森林资源增长提供了法律保障;2.能源性消耗减少,奠定了蓄积增加的基础;三是社会对木材需求大量减少;四是人们森林保护意识增强。
(三)森林资源特点
1.林业用地面积大,但利用率低。有林地的利用率仅为56.7%。2.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影响了多种效益的发挥。3.公益林公布不均。4.用材林集中分布在县东北部的岩头寨镇、高望界乡和高峰乡。红石林镇、默戎镇等石漠化较多区域,树种结构单一,纯林占的比重大。在古丈经济占重要地位的经济林茶叶和柑橘,受地域限制,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而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果树林占有量很少。5.活立木蓄积量较多的区域相对集中,罗依溪镇、岩头寨镇、高望界乡、高峰乡4个乡镇的蓄积量,占总量的1/2以上。
(四)综合评价
根据本次调查,全县现有公益林面积77956.4hm2、商品林面积28815.3hm2,公益林与商品林面积的比例为73∶27,各亚林种种类齐全,功能齐备,符合现代生态林业发展方向。树种结构上,全县乔木林地按优势树种(组)分:马尾松面积24836.4hm2,杉木面积19888.4hm2,柏木面积2595.4hm2,慢生阔叶树种面积23163.1hm2,中生阔叶树种面积1669.5hm2,速生阔叶树种面积882.3hm2,其它树种面积3.5hm2。针叶树种以马尾松和杉木为主,阔叶树种以慢生阔叶为主,针阔比例为65∶35,树种结构比较合理,符合全县林业发展需要。林龄结构上,全县幼龄林面积13271.2hm2,中龄林面积19732.3hm2,近熟林面积17408.3hm2,成熟林面积21768.9hm2,过熟林面积857.9hm2。用材林中幼、中龄林应抚育间伐面积为2078.1hm2,其中:幼龄林面积559.3hm2,占26.9%;中龄林面积1518.8hm2,占73.1%;间伐的蓄积量为153442m3,其中幼龄林间伐蓄积量21130m3,占13.8%;中龄林间伐蓄积量132312m3,占86.2%。就总体林龄结构变化而言,森林年龄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同时,对今后一段时期的林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只要经营管理得当,具有很大的后发优势。
四、森林经营管理建议
(一)严格保护森林
定期开展森林资源清查,澄清家底,掌握森林资源动态,为森林经营和指导林业生产服务,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健全林业规费征缴制度,扶持发展林业产业
早已以法律为方式,建立了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等林业规费征缴制度,对林业规费的征收、管理、使用都作了配套政策规定,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执行情况与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起步较晚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由于缺乏广泛深入的宣传,行政官员、企业业主及群众对此都缺乏认识,社会认同程度不高,给费用征收带来重重困难。进一步健全林业规费征缴制度,是搞好生态建设、扶持发展林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
(三)加强林地管理,建立健全林地补偿制度
加强林地管理,有步骤地建立健全林地补偿制度,发展林业生产。
(四)大力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保护森林资源
农村烧柴是森林资源消耗量最大的一种消耗方式,实施农户以沼气、煤等代替烧柴节能工程,减少森林资源消耗,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五)创造条件,开发森林旅游资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已明显提高,对休闲、娱乐的要求更高,积极创造条件发掘潜力,开发森林旅游资源,不断改善文化娱乐环境设施和条件,以满足文化娱乐及生态休闲等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旻宇.新时期有效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0,43(02).
[2]谢光星,吴锋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园艺,2019(24).
杨定文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