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统计学方法运用及问题探索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18 10:38

  摘要:统计学方案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以现阶段社会经济互动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统计学方案的应用特点,分析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中统计学方案的区域和特点,并且明确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管理;统计学;方法;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经济管理工作中很多问题都具备不明确性,且会让人感觉缺少理性。由此,在实际发展中,可以依据统计学来解决这些问题,促使这些现象可以更好展现出来,并为管理者的工作提供判断依据。现阶段,统计学中的各种工具、方法得到了全面推广,大部分领域都可以依据统计学进行分析,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而言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统计学方法运用及问题探索

  一、统计学的应用区域和特点

  (一)统计学的应用区域

  统计学可以帮助我国社会经济的各种主体,对各项工作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自身的工作的有效程度等内容。例如,政府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研究,可以通过统计学相关工具,明确我国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税收增加率,了解我国各个行业的经济收入提升率等内容,企业则可以通过对自身经营活动相关数据,尤其是进财务计算和会计工作的数据分析,明确经营状况情况,对企业的运营建厂程度进行分析等。

  (二)统计学的特点分析

  一般情况下,统计学包含三点内容:统计信息、统计工作以及统计科学,这三点内容在实际发展中彼此影响,共同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管理领域在实际应用统计学的过程中,展现出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工作目标是数字;第二,应用基础是进行信息调查。统计学应用数字描述经济活动的情况,同时结合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合理的结论。

  二、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应用统计学的作用分析

  (一)反应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目前,不论是企业工作者的薪金,还是其他的社会经济问题,都需要依据统计学进行研究,这样在实际发展中有助于增强统计学对社会的影响。现阶段,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统计数据、统计范围等内容都在不断拓展,促使统计学应用的必要性得到了提升。而不论是在政府设计经济发展工作中,还是在管理社会经济活动时,统计学都在彰显着自身的价值和作用。由此可知,远离统计学对社会经济变量的研究,难以确保经济发展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具体问题

  以企业管理中的薪酬管理为例,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薪酬管理问题一直都是企业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但对企业来说,要想保障薪酬工作的科学性,首先要有对比的标准,这也是实际发展的重点问题。若是工作者的薪酬过高,一定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若是企业的薪酬过低,将难以提升企业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也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全面的内容。在计算薪酬过程中,引用数学公式对变量因素实施计算,结合统计学对工作者薪酬比例进行科学设计,以此确保工作者可以获取属于自己的工资,解决以往企业薪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企业可以和谐、顺利的发展下去。

  (三)影响经济活动的决策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统计学的必要性得到了展现,其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取代的。由此可知,统计工作有助于全面展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突显出社会大众关注的经济问题,其中有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企业生产情况等内容。与此同时,在实际发展中,经济工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提供有效信息,且会影响政府设定的经济内容。因此,统计工作在实际发展中,逐渐融入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中,并在一定意义上也影响着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速度。

  三、统计学方法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统计观念主要是以概率论为基础,应用统计学的方案对信息资源实施研究和分析,最终获取观念的概率。不管是在经济发展还是在教育事业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由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对实际研究的内容或者是问题一定要提出准确的范围;

  第二,研究过程中应用的统计标准的口径、包含的内容、时限也要准确规定,保障其有一定的依据,存在对比和研究的意义。因为现阶段统计提出的标体系变化过多,所以纵向与横向比都要注意观察。

  第三,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在实际研究中,需要将自己的观点作为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之后为其寻找根据,最终获取结论。此时需要以问题的定量、定性研究和分析为根本。

  第四,不能妄下结论。研究提出的观点和判断需要存在一定的依据,并且也要提出应用的范围和条件,在预计发展方向和形式时,也要保障相应内容拥有依据,不能在证据不充裕的情况下妄下结论。

  第五,在横向对比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跨越区域、行业、时间等内容对比阶段,需要关注可比性的问题,不能随意对比。

  第六,不能报喜不报忧,或者是多报喜少报忧。

  第七,需要深入到底层进行研究,只有了解问题的中心,才能认识问题的根本情况,掌握事情出现的起因、发展以及影响形式、问题出现的因素等内容,以此全面了解问题,并在最终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实际案例分析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统计学方法在社会经济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下面主要是通过对目前社会热点之一的房间问题进行的统计分析,说明这一观点,本次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4年到2016年郑州市房房地产行业的统计数据。首先是供需情况,下面三张图分别描述了郑州市的2004—2016年平均房价的统计、新增成交面积的统计以及新增供应量和当期成交量之间比值的统计。从数据上可以直观看出的是,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我们分别从需求方和供给方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首先以2011—2013为例,2011年,郑州市的房屋成交面积达到了今10年来的最低谷,从供给侧看,2011年郑州市的房屋供求比为1.81,明显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在2011年,郑州市的房地产平均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上涨比例超过150%,市场购买能力出现下降。但是到了2012年,供求比下调至1.28,供需基本平衡,同时在需求方面,由于价格没有出现消费者设想中的下调,房屋成交面积迅速回升至742.02万m2,市场买涨不买跌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2013年,随着供求比进一步下降到0.92,市场出现供不应求,房屋的价格进一步上涨至8300元左右,成交面积也随之达到948万m2的新高。受到作者所学习知识、方法以及数据来源方面的限制,本文无法应用更多的统计学方法和工具对更多和房价波动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例如:通过多对数据进行标点,绘制散点图,分析两变量之间是否有直线分布的趋势,进一步建立Y=a+bX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来研究两两条件之间的关系;目前应用的数据为平均值,并没有中间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差等方面的历史数据来支撑更进一步的详细研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建立等等。这些都只有随着作者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的深入,在以后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读。但是,统计学在帮助我们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已经可见一斑。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统计学与现代化社会经济管理工作彼此影响,相辅相成,有利于引导经济学管理工作向着预期设定的目标有效前进,而在实际管理中应用统计软件,更有助于优化经济管理工作,为管理者提供便捷。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促使经济管理中的各项问题对统计学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文瑞.基于统计学在市场经济管理中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2):176-177.

  [2]赵占平,朱录.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才智,2015,(31):60-61

  [3]赵禹.在经济和管理中统计学的应用思考[J].商,2015,(25):215+214.

  [4]李闯.统计学在经济管理领域方面的应用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5,(06):288.

  靳羽硕

上一篇: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 下一篇: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