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化策略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14 10:09

  摘要:本文阐述了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人工增雨、人工防雹等,并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农业生产服务;应用;优化策略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化策略

  因自然天气具有不可控性,有时会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带来不可逆的危害[1-2]。因此,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显得尤为重要。由人工操作来实现对极端天气的控制和改善,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不可控的天气问题[3-4]。现分析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性,结合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针对人工影响天气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更新了一篇农业相关的论文,如农业高级职称评审条件有哪些,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1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重要性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5-6],以辽宁丹东地区为例,辽宁丹东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区域内多为寒冷气候,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当地对流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辽宁丹东地区气候多变,频繁出现各种极端天气,暴雪及冰雹天气屡见不鲜。这种灾害性天气已经对辽宁丹东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故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开展尤为迫切。尤其在服务农业生产、支持防灾减灾救灾、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重大活动等方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干旱、冰雹等灾害评估与区划工作;加大重点区域和重要农事季节的抗旱、防雹作业力度,强化动态监测和区域联防,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针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常态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作计划;积极开展重点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发挥其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库增蓄水等方面的作用;完善应对森林草原火灾火险、异常高温干旱等事件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工作机制,及时启动相应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强强对流等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根据重大活动需要建立人工影响天气试验演练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加强技术储备,从而保障重大活动顺利开展,同时提升军民联合应急保障能力。因此,只有通过各级部门、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提高作业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为丹东地区防灾减灾救灾、人民群众安全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2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1人工增雨抗旱

  为了更好地满足丹东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可以科学适度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降水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人工增雨的方式促进当地降雨,以有效缓解地面水资源短缺。系统地制定精细化人工降雨抗旱服务方案,可以保障旱灾影响区域内各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例如,每年春季辽宁丹东地区某地降水量偏少,基本上是小到中雨,甚至无降雨。在这一时期,该地要有效抓住最佳作业时机有效部署,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通过人工降增雨作业的有效开展,使降水量增加,有效缓解了春季降水量不足对丹东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不仅及时补充了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还能对森林防灭火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2.2人工防雹减灾服务

  东北地区最容易出现的极端天气当属暴雪和冰雹。冰雹是农作物生长的一大威胁,每次冰雹天气都会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冰雹天气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发生概率最大,辽宁丹东地区也经常出现冰雹天气。冰雹天气过程往往伴随着雷雨以及大风天气,从而大大加大了冰雹的破坏力,不仅会对丹东地区农作物造成一定的损害,对灾害区域内的人和物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人工防雹减灾服务是针对冰雹天气以人工方式对可能出现冰雹灾害区域的上空云层进行一定的处理,抑制云层中冰雹的形成,使其一直处于液体状态或无法形成较大体积的冰雹,即在落地之前维持雨水或较小冰粒的状态,从而将其对地面事物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

  3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优化策略

  3.1建立完善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体制

  现阶段我国北方各地区也逐步加强对冰雹天气的重视,落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军地协同、齐抓共管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格局,科学规划,统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安全生产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底线,牢固树立此观念,紧盯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管机制,落实监管措施,提高风险防范和安全作业能力。对各项职责分配到位,增强各部门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联系,形成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同时,制定相应的弹药储存机制,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需要用到的弹药进行严格把控,定时清点弹药数目并做好记录。对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所配备的专业设备,也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安排专业检修人员定时、定点对待用设备进行检测。对于出现故障或存在使用隐患的设备,一定要对设备整体进行详细检查,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2加强人才和专业队伍建设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质量和效益。在引进先进的作业设备之后,组织作业人员对其进行必要的学习,使其对设备具备最基本的认知,进而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同时,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配合相应的奖惩机制,着重培养作业人员的应急能力,使其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思考解决对策;围绕重大科技攻关,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创新团队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相关专业科技人才。统筹各类专业队伍集约发展,加强基层专业化作业队伍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健全聘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配强骨干力量。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劳动保护、人身意外伤害和公众责任保险等保障制度,按规定落实津补贴政策,保障人员的合理待遇,从而为农业生产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最可靠的技术支持。

  3.3加强天气监察,合理判断作业时机

  为了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够有效开展,并为丹东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及时可靠的天气预报,需要更好地把握住作业时机,丹东气象部门以及各相关业务部门应配合开展工作,严格做好各项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对人工增雨或人工防雹工作的开展程度进行合理定位,对作业量进行明确规定,将作业程度维持在可控范围内。对于监测到的灾害天气要第一时间进行商讨,评测此次灾害天气的危害程度,并将评价结果及应对措施及时传递给下级部门,还要通过播报形式传递给广大群众,切实做好全民抗灾的准备。

  4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于灾害天气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保障农业生产利益的同时,也要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开展程度和规模进行有效把控,在作业开展过程中要切实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研讨出最安全、高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进而切实保障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钟建洪.人工影响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种子科技,2020,38(5):107.

  [2]王湘玉,王雨琪.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9(11):185.

  [3]赵建吉.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探讨[J].南方农业,2019,13(9):152-153.

  [4]曹景一.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5):74.

  [5]张志刚.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南方农业,2019,13(9):150-151.

  [6]黄道秋,刘威.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及天气预报的影响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8(21):146-147.

  葛月月1单璐璐2王明宏2杨喆2王吉慧2

上一篇: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音乐混合教学方式分析 下一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