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13 11:04
摘要:开放大学网络教学团队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远程异地教学、向学习者提供学习过程所需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以保障教学质量的专业教师队伍。本研究以开放大学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团队为例,从健全网络教学团队保障机制、优选团队负责人形成团队核心、发挥团队示范引领作用、依托网络教学推动团队成长等方面总结网络教学团队的实践经验,以期为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团队;开放教育;网络教学;实践研究
开放大学网络教学团队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远程异地教学、向学习者提供学习过程所需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以保障教学质量的专业教师队伍。网络教学团队的教师是远程开放教育知识的传播者,通过跨院校、跨区域的资源整合,汇聚优秀的教师队伍组建成网络教学团队[1][2],凝聚团队集体教学智慧生成教学信息,借助现代信息网络实现迅捷的知识传递与高度同步的双向交互,能够为开放教育学习者提供更为优质的知识供给。
一、引论
开放教育网络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现实需要,是开放大学“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当前开放教育学习者数量与师资力量不匹配、不均衡矛盾的有效途径。
(一)网络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现实需要
改革是为了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寻求创新与突破,以蜕变获新生。2000年1月24日,上海远程教育集团正式成立揭牌,整合了1000多所高校和2000多家电视台的资源,形成了早期网络教学团队[3]。2007年,教育部实施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是此项工程的重点内容之一,由此拉开了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的帷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力量配置、积极培育网络教育教学名师和建立教学团队等要求,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促进现代远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开放大学结合自身实施远程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开展网络教学团队建设,正是落实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政策的创新之举。
(二)网络教学团队建设是开放大学“六网融通”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开放大学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技术方面的集中体现,它以“互联网+”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远程开放教育理论及终身教育理念为理论依据,以大规模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目标,促使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课程、网络学习支持、网络学习测评、网络教学团队和网络教学管理等要素彼此关联、融合、贯通,形成全面支持在线人才培养的工作模式[4]。网络教学团队是“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有效统筹管理教学力量、贯彻落实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
(三)网络教学团队建设是解决学习者数量增长与师资力量不均衡矛盾的必然出路
近年来,开放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习者的数量呈现跨越式的增长。以近10年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四川电大”)入学人数为例,招生总数由2010年的35000余人增长至2019年的72000余人,增长率超过200%(见图1)。
二、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的回望
广播电视大学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电大是在开放大学指导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团队建设,是强化四川电大系统分校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共生共荣的必然要求;是整合系统分校教师资源、弥补专业师资不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更是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育人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
本研究所指的网络教学团队,是以课程为单位,在网络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专项教学工作以达成特定教学目标而组建的教学共同体。按其组建的来源可分为:开放大学网络教学核心团队(简称“实施团队”);省开课程(包括成人学历教育课程)网络教学团队(简称“自建团队”)。网络教学团队由1名团队负责人和不少于3名团队成员组成,团队负责人原则上由课程责任教师担任,且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网络教学团队成员一般由专业教师、辅导教师组成,鼓励聘请学科专家、技术专家、行业专家组成团队成员,为团队建设提供学术指导、技术支撑、实践支持。根据教学工作需要,也可以适度吸收班主任担任团队成员。
三、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的成功范式
四川电大网络教学团队的实践证明,网络教学团队的建设初衷或许是相同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一方面,部分教学团队难以应对团队建设过程中衍生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面临“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窘境,已经“消失”或者“名存实亡”;另一方面,部分教学团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概,积极调整自身不足,以应对网络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了由弱小到强大的华丽转身,其中最突出且具代表性的是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团队和公共英语教学团队。
(一)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范式
为优化课堂教学形式,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学校启动了“同步课堂”网上教学活动,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正是基于网上教学的实际需要成立的。2017年秋,教学团队正式上线教学,选择四川绵阳和南充地区作为教学试点;2018年春,增设广元和巴中教学点;2018年秋,实现了四川全省所有分校教学点的区域覆盖。先试先行,不断积累,逐步展开,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实现了教学区域由点到面规模化发展。
首先,在团队人员组成上,遴选的2名省校教师和2名试点分校教师组建的4人组合,是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初始构成。为解决团队成立初期人员稀少的问题,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办学的优势,以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和优质的教学体验活动,积极吸纳全省电大系统与课程相关的优秀教师,教学团队规模由此实现了初步增长。同时,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发展亟待汲取技术力量,技术人员的加入促使教学团队规模实现了再次增长。目前,教学团队由成立之初的4人组合逐步发展为拥有23人的系统团队。
其次,在团队运行上,课程教学团队的负责人是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保证,应当具备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由从教30余年的余梦涛教授担任团队负责人,主持负责课程的顶层设计,协作带领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网上教学工作。每学期初,团队负责人定期发布网络核心课程实施教学团队工作要点,围绕总体规划、成员分工、教学安排和具体要求,以及团队的管理方法等方面详细制定本学期的工作任务,严格的制度管理及执行力促使团队教师依据时间节点按照要求精准完成相应任务。
再次,在教学组织上,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利用电大系统覆盖全国的教学网络,实现了全省同上一门课。互联网将“课堂”搬到一起,拉近了教学团队教师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的“一枝独秀”远远比不上教师团队的“百花齐放”。线上教学是教学团队全体成员通力合作的结果,主持教师负责通知学生观看直播教学,主讲教师负责知识内容讲授,辅助教师负责直播过程中的在线答疑,技术人员负责监控视音频信号的传输等,一切只为将最好的学习体验带给学习者。
最后,在技术支持上,经济数学基础教学团队依靠团队内部教学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支持配合,实现了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完成了教育与技术的无缝衔接。例如,思维可视化技术传输显性知识内容和培养隐性思维能力,虚拟现实技术创设三维虚拟场景实现情境学习,云教室的多方双向互动交流满足学习者的交互诉求,App优化终端的移动学习服务。借助新生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即可实时收看直播教学,并实现与教师、学习伙伴之间的双向互动。这些都是教学团队在教育与技术融合之路上不断探索的结果。
综上,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正是在线上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逐步建立与成长起来的,而今在全国电大系统内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该团队向其他教学团队分享经验,引领和影响着学校其他教学团队的成功建设和运转。
(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团队范式
开放教育以网络课程为资源载体传播知识,网络空间既是教师教学的“三尺讲台”,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团队正是通过坚守网络课程阵地,充分发挥团队力量与集体智慧,实现了教与学相长。良好的团队教学效果吸引教师和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时网络课程教与学之中,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是保证网络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与基础。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在全面开展网络教学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课程学习数据明显增加。以国开学习网理工英语3课程为例,2020年春开始组建教学实施团队,教师的课程行为天数、行为总数、评阅形考数、发帖数、回帖数等指标与2019秋相比,行为总数和人均行为数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见表1)。学生课程行为也有了明显的增加,2019年秋人均每天6.78次,2020年春上升到人均每天6.92次。其他的指标诸如行为总数、浏览资源数、发帖数和回帖数都有明显增加(见表2)。
四、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启示
实践是检验教学团队建设的试金石。经历过长期实践洗礼的教学团队,能够从容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守得云开见月明”。经济数学基础与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团队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如果照搬硬套其范式,结果极有可能是脱离实际的。但这两门课程的网络教学团队在不断尝试与改进过程中,总结出的实践经验,虽然不能帮助我们实现“弯道超车”,却能让我们少走弯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健全网络教学团队保障机制
健全的保障机制是网络教学团队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5]。线上的教学活动涉及到学生的组织、人员的配合、经费的申请、教学场地的使用与教学设备的调用等方面,需要在学校层面成立网络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规划、制度建设、运行协调、考核评估等工作。学校先后印发了《网络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网络教学团队考评办法》等文件通知,对教学团队的管理、考评、经费支出等各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此外,四川电大专门成立了由省校牵头的网络教学系统支持团队,为各级分校开展网络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为学生提供学习咨询服务。
(二)优选负责人形成团队核心
团队负责人是团队建设和网络教学开展的核心人物,对教学改革和管理起到引领作用。团队负责人应当具备教学与管理的双重能力方案,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学术专长,在所从事教学的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便于顶层设计网络课程教学方案;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凝聚团队成员的力量形成合力。团队负责人的作用并不体现在唱好个人的“独角戏”上,更重要的是组织协调全体成员演好“舞台剧”。如果课程责任教师专业水平很高,但不善于组织管理,也缺乏个人魅力,则很难形成团队凝聚力,由其主持负责的教学团队往往会消失于时间的长河中。
(三)发挥团队示范引领作用
经济数学网络教学团队成功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数学教师,带动了数学专业相关课程的团队建设工作。这些青年教师成长为各自管理课程团队的负责人,有的教师加入了开放大学课程核心团队,成为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截至2020年春季,数学团队共有16人次加入到离散数学(本)、经济数学基础12、复变函数、数学分析专题研究、几何基础和应用概率统计等6门课程的开放大学网络教学核心团队;5人次组建了离散数学(本)、经济数学基础12、数学分析专题研究、复变函数、几何基础等课程教学实施团队;1人组建了高等数学基础课程自建团队。由此可见,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团队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数学专业课程群的团队建设工作。
五、结语
教师是远程开放教育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者和学习过程的督促者。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有助于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有助于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随着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团队将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服务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金琰,裴海燕.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网络教学团队组织机制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0,(5):103-108.
[2]牛慧,李树.开放大学网络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审计学课程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8,(4):29-32.
[3]张德明.开放教育的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19.
[4]左克军,唐文,章玳.共同体视域下开放大学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45-50.
[5]邹莉,疏凤芳,刘江山.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教学团队运行实证研究——以实用写作课程为例[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66-74.
龙嘉,汪涛,张世凤,赵琼,陈薇
上一篇:中医人才培养文献研究结果分析与思考 下一篇:中医教育发展历程中教师教学素养问题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