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08 10:41

  [摘要]目的:设计一种针对特殊条件下医疗救治相关的智能化医疗设备管理系统,避免在特殊环境下设备物资账目混乱,提高医学救援分队医疗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方法:设计基于客户机和(或)服务器(C/S)架构,分别采用VBA、InfoPath、智能算法实现DBMS、数据汇总及维修知识库系统,建立基于ACCESS平台的数据中心。结果:本系统实现了救援分队医疗设备编码、日常维护、应急维修、特殊环境下日常维护规划及设备配件管理等功能,提高了特殊环境下设备管理的智能化。结论:本系统具有投资小、效率高的特点,为特殊条件下医疗设备的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管理手段,为应急医学救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关键词]救援分队;医疗设备;智能系统;管理

  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在执行任务期间的医疗设备保障工作是保证分队完成任务的重要环节,而医疗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救援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因此必须保证医疗仪器使用的完好率[1]。同时,应急救援任务所处的地区具有不确定性,救援工作条件相对简陋,人员配置受限;在医疗设备零配件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开展设备维修十分困难,需要工程人员根据当地环境特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周密细致的筹划,制定出相应的医疗仪器管理计划和维修实施细则。随着信息化及现代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现代数据库技术逐渐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既提高了医疗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也为特殊条件下应急救援的救治方案及运作提供了技术支持[1-2]。

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

  1应急救援分队设备管理的特点

  1.1机动性大

  在应急救援任务中需要实施快速拉动,因此医疗设备的配置和存放应适于快速搬移,设备平时以箱包化形式存放,其管理需进行统一编号、分组管理[3]。为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还应考虑受途中颠簸震动的影响,故其维护的工作量较大。

  1.2应急使用

  应急救援任务要求有高效的反应处理能力,其任务往往具有突发性,同时外部环境条件的不确定性,需要各类医疗设备能够随时全负荷运转[1,3]。因此,保证医疗仪器的完好率是管理好医疗仪器的工作重点,只有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进行科学、有序的维修保养,才能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提高医疗仪器的完好率、利用率,使应急分队的各类医疗仪器达到管理规范化、维修制度化,操作程序化,符合应对突发事件的特殊要求。

  1.3物资补充

  执行应急救援任务中必然会造成装备的损耗、物资的消耗和遗失,同时补给也无法像平时一样及时。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实时了解并掌握医疗装备和配属耗材数量、质量状况,按照规范定时核验,并相应的提高储备量。

  1.4人员保障

  应急救援分队人员编制配属有限,因此设备管理工作量大。根据救援任务的需要,进行定期人员更换[4]。在短时间内进行人员轮换,对于新近参加执行任务的分队人员而言,对设备的使用、运行和维修情况均需有重新了解和熟悉的过程,从而增加了设备使用、管理和维修的难度。因此,需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做到:①熟悉设备的性能;②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③按照设备管理的要求,对每台设备实施生命周期管理。保障应急救援分队人员胜任应急救援任务。

  1.5气候特点

  救援行动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地域展开,气候特征跨度较大。热带雨林气候,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热带沙漠气候,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气温偏高;高寒地区,温度低,昼夜温差很大;复杂气候特征易导致医疗电子仪器及设备内部电路板结露腐蚀,电子元件老化,从而引起设备故障,影响设备的使用。

  1.6故障特点

  应急救援任务具有特殊性,医疗设备故障类型及发生概率与正常医疗机构的不同。如供电电源不稳定是执行任务过程中引发各类医疗仪器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应急救援通常采用燃油发电机发电的方式提供电力保障,频繁的电源切换,常导致输出电压不稳、电源输出频率波动大等问题,从而使各类医疗仪器出现故障;电源不合理接地导致医疗仪器故障,据实际测量,医院的电源接地电阻远大于医疗仪器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常导致便携式B超显示的图像有波纹,心电图机基线漂移和50Hz交流电干扰等现象[1,5]。因此,建设一整套应急救援条件下医疗设备智能维修辅助系统将能够按照环境特点制订维护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故障决策方案。

  2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设计

  进行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的目标主要有:①建立医疗设备信息库,实现医疗设备生命周期管理;②医疗设备故障排查系统,提高应急处理效率,缩短维修时间;③制订特殊环境下医疗设备管理方案[4,6]。

  2.1医疗设备信息库

  通过VisualBasic应用程序(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s,VBA)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可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VisualBasic是一种宏语言,主要能用来扩展Windows的应用程式功能,特别是MicrosoftOffice软件。也是一种应用程式视觉化的BasicScript。DBMS系统采用ADO(ActiveXDataObjects,ActiveX数据对象)实现数据库连接及访问。在ADO库中ConnectionPtr接口创建数据连接,_CommandPtr执行返回记录集的存储过程,_RecordsetPtr接口操作记录并实现记录集锁定、游标控制等功能。ADO易于使用,高速度以及较低的内存占用,可以独立创建。由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querylanguage,SQL)语句执行数据操作命令。实现流程为:①通过创建_ConnectionPtr接口,连接数据源(Connection),可选择开始事务;②创建SQL命令的_CommandPtr接口;③选择指定列、表以及SQL命令中的值作为变量参数(Parameter);④执行命令(Command、Connection或Recordset);⑤若命令以行返回,将行存储在存储对象中(RecordsetPtr接口);⑥创建存储对象的视图进行排序、筛选和定位数据(RecordsetPtr接口);⑦编辑数据,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改行、列(RecordsetPtr接口);⑧在适当情况下可使用存储对象中的变更对数据源进行更新(RecordsetPtr接口);⑨在使用事务之后可接受或拒绝在事务中所做的更改。结束事务(ConnectionPtr)。

  2.2医疗设备故障排查系统系统

  故障分析采用故障树分析(failuretreeanalysis,FTA)法实现,其是一种从系统到部件,再到零件,按“下降形”分析的方法。FTA从系统开始,通过由逻辑符号绘制出的一个逐渐展开成树状的分枝图,用来分析医疗设备故障事件(顶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对系统故障不但可以做出定性分析,而且还可做出定量分析;不仅可分析由单一构件所引起的系统故障,而且也可分析多个构件不同模式故障而产生的系统故障情况。故障树分析法使用的是逻辑图,因此易于掌握和运用。由于故障树是一种逻辑门所构成的逻辑图,因此适合于用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如图2所示)。

  2.3特殊环境下医疗设备管理方案

  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分为设备状态评估算法、环境及用户配置模块及文档生成器等。由系统对设备状况进行评估后结合环境选择及用户调整生成维护计划。设备管理按照维护计划执行时定时由设备状态进行评估后及时调整维护方案(如图4所示)

  (1)logistic回归设备状态实施综合评估模型(公式2)。令二项分布变量Y=1(Y=1为设备完好状态)的概率为Π,则Y=0(Y=0设置为设备故障状态)的概率为(1-Π)[9]。Π与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式称为logistic回归模型。Π变换为:称为logit变换,即:logit模型。Logit变换使得在[0,1]范围取值的Π变化到(-∞,+∞)[9,10]。当Π->0,logit(Π)->-∞;当Π->0,logit(Π)->+∞,则为公式3:其中,回归参数的估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likelihoodestimate,MLE)法。建立似然函数与对数似然函数;通过是对数似然函数最大求解相应的参数值,该值即为参数最大似然估计值[11]。

  通过样本数据建立成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模型,再根据关系模型对医疗设备实施状态评估(见表2)。通过将性能评估参数归一化,由公式3评估设备状态。

  (2)环境及用户配置模块。结合表2建立设备性能分析权值表,根据环境的变化对维护计划进行修改。如在潮湿的地区应当定期采取除潮、除锈、喷漆及漏电检查等维护活动[12];风沙较大的地区应当提高除尘的频率,并定期在机械部位补充润滑油,配置防尘罩,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使用效能。

  (3)文档生成器。由文档生成器将设备状态、环境及用户配置参数生成维护计划及实施方案。采用WORD模板控件、VBA及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objectmodel,COM)实现[13]。实现过程为:①获得Word.Application及Word.Document对象,将设备状态、环境及用户配置参数填充到维护计划模板中,系统可根据维护计划参数调整对应的维护周期、报警及提醒周期;②将计划参数信息与管理措施库中相对应,获得对应状态的处理措施、维护措施并最终生成维护计划。

  3结语

  在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特殊条件下,救援分队医疗设备的维护尤为重要。结合救援环境和任务的特点制订、落实合理的维护计划是医疗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设备管理系统可根据救援分队人员编制及人员结构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使用管理计划,确认人员分工,能够克服重用轻管的现象,提高卫生装备的使用效率和效能[14]。同时,流程化的操作管理体系在医疗卫生装备的使用和维护中可实现操作使用标准化。严格操作规程、严格交接班手续;定人使用操作、定人保管维护、定期检查保养;维修辅助系统会根据既往处理事件“总结经验”,帮助使用者实现正确使用、定时保养、例行检查及排除故障等过程。

  随着现代医疗设备管理技术的发展,新的管理方法不断涌现。在特殊复杂条件下应该借鉴、吸收现代医疗设备智能化管理的经验,使救援分队的医疗设备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并实现可持续发展[15]。

  参考文献

  牛德华,景惠雯,毛明辉,等.如何做好维和医疗队设备的维修保障工作[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3):105-106.

  薄夫军,张永寿,孟保文,等.苏丹维和区野战二级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医学装备,2013,10(4):63-65.

  栾振涛,丁鸿雁.医院战备库管理之改进建议[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9):36-37.

  左娅佳.基于RFID技术的卫生战备物资智能管理系统的研发[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1):19-21.

  安景法,丛霖,王可,等.机动卫勤分队战备工作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2):55-57.

  李巍①唐剑飞①张鹏①荆斌①刘远

上一篇:探析现代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的应用 下一篇:现代技术在偏远山区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