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护艇局部优化与改进的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08 10:32

  [摘要]目的:对医疗救护艇及其卫生装备进行局部优化改进,以提高海上医疗救护保障效能。方法:分析现有医疗救护艇及其卫生装备存在的不足,对药库所处机舱位置、箱体结构及艇体局部进行了优化设计及改进。结果:模拟结果显示,对救护艇局部和药箱结构的优化改进可有效提高海上医疗卫生装备的输送效率。结论:对现役救护艇局部及某型药箱结构的优化改进,可有效提高军队海上医疗救护效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医疗救护艇;医疗保障;药箱;优化与改进;研究

  0引言

  海上卫勤保障是海军强大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海上医疗船只主要分为医院船、卫生运输船、小型医疗救护艇[1]。医疗救护艇(medicalambulanceboat,MAB)作为海上伤员急救和伤员后送的卫生勤务船,是海上救护体系的一个单元,有“海上救护车”之称,战时主要负责对海上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将伤病员、海难遇险人员送到卫生运输船、医院船或岸基医院,以及对水际滩头伤员的抢救、转送、捞救及后送等[2]。能否发挥“海上救护车”作用,很大程度取决于艇员和医疗队员对相关装备操作的熟练度[3],直接体现海军卫勤保障人员的机动应急能力。我军因长期未经历过海上实战,舰艇部分医疗装备与舰船适配性较差,或年久失修、缺乏维护而处于近乎废弃状态,难以保证海上医疗卫勤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在海上医疗救护中,人装协同性以及人机配适性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救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4]。医疗卫生装备的管理尤其是药品器械保障与管理,将直接影响海上医疗救护和后送能力[5]。

医疗救护艇局部优化与改进的研究

  1现行医疗救护艇及其卫生装备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经过多次的海上医疗救护演练,分队人员发现,我军现役医疗救护艇卫生装备缺乏专人操作和保养[7],医疗装备的故障率相当高,艇内布局及部分卫生装备的适配性较差,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海上医疗保障的正常开展。主要表现有:(1)药库位置布局欠妥,药品架层高,设计欠合理,通往药库的舷梯过于狭窄陡直,给战时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存储和补给带来诸多不便;(2)部分医疗设备,如计算机一体机,由于久置失修且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等原因,4论著Thesis·47·台机器仅1台可正常使用,故障率高达75%;(3)护士站视野不够开阔,观察伤员范围受限,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隐患;(4)高温灭菌装置安置于手术室,具有较大安全隐患。下文将重点就如何提高救护艇上药品与医疗器械保障效能做几点可行性研究和探讨。

  2优化改进方案

  2.1改变药库所处机舱位置

  由于救护艇的内部空间有限,而药库与展开医疗救护工作的救护舱处于不同层机舱,且往返两处的必经舱口非常狭窄,仅能容1人徒手穿行,医务人员根本无法携行大体积药箱通过该出入口。考虑到海上医疗救护紧急的特殊性[8],建议将药品器材库设置安放在与救护舱同层机舱,如此可有效解决出入狭窄机舱口不便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提高医疗救护效率。

  2.2箱体结构及艇体局部的优化改进

  若因艇体功能需要或其他原因而无法满足改变药库所处机舱位置要求,可对箱体结构和舷梯局部进行优化改进,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由于药库与医疗救护舱处于不同层机舱,且联通二者的出入舷梯异常陡直狭窄,而海上医疗保障用药箱多数大而笨重,在仅配备1名药事人员的情况下,将很难独自顺利完成战时海上医疗救护的药械保障任务。因而,在不会影响救护艇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对某型药箱进行结构改造,并对舷梯局部作优化改进,从而可达到提高救护艇海上医疗保障效能的目的。

  2.2.1箱体结构改进

  海军医疗组某型上开盖药箱是我军现行医疗卫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海上医疗保障中药品及医疗器械的装载,也是海上医疗救护艇的重要卫生装备之一。由于医疗救护艇吨位相对较小,该型上开盖药箱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少弊端,不同程度地影响海上医疗救护的实效性。因此,对该型药箱做适度优化改进将有利提高海上医疗救护工作效率。优化改进后的某型药箱总体效果如图1所示。

  2.2.1.1箱体底部改造

  经测量,救护艇内出入药库的舱口舷梯的扶手内侧距为51.5cm,舷梯倾斜坡度高达67°。而常用海军医疗组某型上开盖药箱的宽度仅比舷梯扶手内侧距小2cm,舱口仅能勉强允许该型药箱单独通过,加之箱体自身质量较大,舷梯过于陡直,人员携带满载的箱体根本无法通过该出入口。为实现更便捷有效的药械补给,可在箱体底面四角处安装4个滑轮,以便箱体在人力牵引下可控地沿舷梯上下滑行,同时可大大减小向上提拉箱体的难度。滑轮可折叠并可在弹簧作用下自动弹起。加装后的滑轮开合状态、原理细节及箱底隐藏槽方位如图2~4所示。

  2.2.1.2箱体提手优化并加装牵引轮

  为适应上述对箱体的优化改造,可将药箱侧面的提手改设为中部带有V型凹槽的结构。其作用如下:(1)便于牵引轮挂钩准确定位,防止挂钩左右游走,有利于箱体沿舷梯顺畅滑行;(2)利于搬运箱体时手动控制着力点。

  3结构与特点分析

  3.1箱体结构与特点

  为了便于药品及医疗器械的运输补给,同时考虑实用和美观。箱体底部加装的轮体材料选用高强度高耐磨性材料。优化改进后的结构特点在于,滑轮轴支撑臂采用外侧单臂设计,轴承及其支撑臂宜选用高强度不锈钢材质。由于军事用药箱的特殊性,大批量运输时需要将多个箱体垂直叠加,同时为延长滑轮使用寿命,将加装的滑轮设计为可折叠式,滑轮及其支撑臂可同时隐藏于箱底凹槽内:支撑臂隐藏于L型隐藏槽,滑轮隐藏于圆形隐藏槽。滑轮隐藏于圆形隐藏槽时,箱底边缘的固定卡扣可防止滑轮随意复位。图2(a)所示为滑轮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b)所示为滑轮隐藏收起状态示意图。隐藏收起滑轮的步骤为:手动将滑轮连同支撑臂沿着旋转轴外推(拉)压缩弹簧,继而向外侧旋转90°,克服固定卡扣阻力,将滑轮连同支撑臂压入隐藏槽内。当需使用滑轮时,可通过箱体侧面缺口手动克服固定卡扣阻力,在弹簧作用下,使滑轮自动到达工作状态。

  为防止在重力或惯性作用下,弹簧被动压缩致滑轮连同支撑臂外翻而至隐藏状态,影响滑轮正常工作,将圆形隐藏槽与L型隐藏槽走向方位设计如图4所示。同时,当滑轮隐藏折叠后,滑轮轴内侧加设的圆形凸起可卡扣于相邻下方药箱顶部的防滑圆槽内,用于多个箱体垂直叠放时起稳定作用。

  优化改进的箱体提手V型槽便于牵引轮挂钩准确定位,防止挂钩左右游走,有利于箱体沿舷梯顺畅滑行,同时利于搬运箱体时手动把握着力点。

  3.2优化后的舷梯结构与特点

  舷梯两侧采用不锈钢材质“双层卡扣式双轨”设计,使用时将箱体轮子置于上下层轨道间,可有效防止由于舷梯与地面的倾斜角过大,在滑行过程可能因重心外倾或速度过大导致箱体翻滚而损坏。舷梯轨道特征还在于,双层轨道顶端和底端的上层面为局部开放式,便于在使用时更准确定位,更迅速准确地将滑轮置于双层轨道滑槽内。双轨间距应略小于箱体左右轮距,轨道表面宜打磨光滑减小对滑轮的磨损。上下层轨道间距应略大于轮体直径,不影响滑轮自由转动。

  为防止箱体滑至舷梯底部折转处与地面钝性接触而损坏箱体及内容物,轨道尾端使用弧形设计;考虑到弧形轨道延伸段可能引起底舱人员行走不便,将原直行舷梯扶手延伸至弧形轨道垂直上方。

  4结语

  经过实际测算和反复现场模拟,该系列优化改进可有效提高海上救护艇药品和医疗器械保障效能,从而提高医疗卫勤保障的综合水平。不仅有效规避艇体空间局促带来的不利因素,而且该优化改造成本低廉,不会对艇体原有基本功能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可在实际工作中量产并装备各相关单位部门,以提高救护艇人员的医疗保障效能。同时,本优化改进亦可推广至民用运输船装备中,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参考文献]

  [1]栾振涛,王晓波,韩敏,等.海上医疗卫生装备的现状与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2):82-83

  张涛,王世会,王文军,欧崇阳,刘晓荣

上一篇:维和条件下二级医院卫生装备管理需求分析 下一篇:医疗救护艇局部优化与改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