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06 10:50

  摘要:目的探究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自愿接受血液细胞检验的26229例患者中选择血型相同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下肘静脉血液进行抗凝处理,抗凝剂稀释比例分别采用1∶5000、1∶10000处理,存放时间分别按照0.5h、3h、6h存放。观察不同抗凝剂稀释比例、不同存放时间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检测指标包括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结果?稀释比例为1∶10000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含量均高于稀释比例为1∶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放时间不同,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放时间6h,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含量均高于存放3h和存放0.5h(P<0.05),存放时间3h血液中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含量均高于存放时间0.5h(P<0.05)。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血液稀释比例及血液标本存放时间会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临床血液细胞检验又名血常规检验,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机体的病情变化[1],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在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因素较多[2],可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断及治疗疾病造成不良影响[3-4]。本研究旨在探究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为相关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详情如下。

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自愿接受血液细胞检验的26229例患者中选择血型相同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6例,女性74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5.6±5.5)岁。纳入标准:①具有自主行为能力,可正常交流;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血型相同。排除标准:①非自愿血液细胞检验者;②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③自身免疫缺陷者;④不能配合检查者;⑤伴有本身引起血液细胞数量变化的疾病者。

  1.2检验方法

  ①采集180名研究对象的空腹肘静脉血2?mL,将每位研究对象的抽取血液均分为2份,分别将其注入含有10μL?15%的EDTA-K2的塑料试管内,抗凝剂稀释比例分别采用1∶5000、1∶10000处理[5-6],然后混匀血液标本,最后送入检测中心进行检测。②再次采集180名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液,并将采集过后的血液标本进行储存质量控制。血液采集完成后,混匀血液标本,并将每位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均分为3份,将其注入含有10μL?15%的EDTA-K2的塑料试管内。在20~24℃条件下保存,保存时间为0.5?h。将3份标本分三个时间段检查血液标本,分别为0.5?h后、3?h后、6?h后各检测一次,通过对比分析法[7],探究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检测的仪器采用?BC-6600型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迈瑞公司)。

  1.3观测指标

  观察不同稀释比例、不同存放时间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检测指标包括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或F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稀释比例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对比

  稀释比例为1∶10000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含量均高于稀释比例为1∶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存放时间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对比

  存放时间不同,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放时间6?h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含量均高于存放时间3?h和存放时间0.5?h(P<0.05),存放时间3?h血液中的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含量均高于存放时间0.5?h(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医学检验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血液细胞检验质量存在检验结果不稳定的情况,而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则会直接影响临床疾病的诊断,引起漏诊、误诊等情况的发生[8],延误患者的病情。因此,加强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发现稀释比例1∶10000与稀释比例为1∶5000对比,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存放时间不同,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存放时间越长,血液中血清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越高。这提示在实际血液细胞的检验过程中,血液稀释比例以及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均为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这与徐茂茂等人[9]报道相符。为了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将抗凝试管控制在2.0?mL范围内。冯清源等人[10]研究报道,检验过程中,血液稀释比例过高会引起试管内的细胞数量急剧下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而稀释比例过低则会导致细胞重合受损,故检测时应选择合适血液稀释比例。室温条件下,血液细胞存放时间越长,血液细胞的形态变化越为明显,因此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血液细胞的存放时间,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张梅等人[11]研究表示,体温条件与室温条件相比,血液细胞的各项实验室指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血液细胞的存放条件,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血液稀释比例以及血液标本存放时间会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录恒,刘燕菲.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06-507.

  [2]WILSONA.Useofcombinedinhalersforstable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NursStand,2018,32(25):47-48.

  [3]BITANZC,ZHOUA,MCMAHONDJ,etal.DonorIronDeficiencyStudy(DIDS):protocolofastudytotestwhetherirondeficiencyinblooddonorsaffectsredbloodcellrecoveryaftertransfusion[J].BloodTransfus,2019,17(4):274-280.

  [4]ZIEGLERLA,OLIASE,KAMENEVAMV.RedBloodCellMechanicalFragilityTestforClinicalResearchApplications[J].ArtifOrgans,2017,41(7):678-682.

  [5]徐晓涛,孙亚东,章军.基于YOLO框架的血细胞自动计数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0,56(14):98-103.

  王灵艳

上一篇: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下一篇: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