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8-25 10:3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但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还能够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对双创带动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措施,旨在帮助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双创;带动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发展;农业经济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问题,以双创驱动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方向,是经过长期实出的一条新的道路。
一、双创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
双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简称,是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发表中提出的。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在我国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态势。我国目前正处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科技创新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双创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的农业,要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构建产业、生产、经营三大现代农业体系。首先在产业体系上,通过双创来实现以科技作为先导,以防灾高效为特征,可以有效改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落后的问题;其次是在生产体系上,通过双创可以实现节约型的企业化大型生产模式,从而替代以家庭为单位的粗放式的生产模式,以精深加工和农业服务延长价值链条,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由生产型农业向服务型农业快速转变。第三是在经营体系上,通过双创来扶持农业生产大户,扶持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以及农业创新企业等,实现传统农民向新兴职业农民的转变,在经营方式上,通过建立标准、打造品牌、改变以产定销的落后模式,以市场作为经营驱动,实现以销售定产量的品牌农业升级。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农业的基础和前提,在双创发展战略下,要大力鼓励农业科技研发,将农业科技研发成果应用到生产之中,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在发展农业科技的基础上,以双创的思路建立农业现代化孵化器,由政府、企业、农民共同参与,以科技为先导,开展农业资讯服务、农业市场服务以及农业金副服务,在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延伸农业产业链,并不断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系统,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娜水平。
二、当前我国主要的“三农”问题
(一)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建设近些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却引起了的高度关注。根据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显示,在2018年,我国农村使用的化肥折纯量为6122.5万吨,平均每公顷的化肥使用量超过800公斤,已经远远超过了国际通用的化肥使用标准。此外,农药的使用量也大大超出了国际通用的农药使用标准,水稻、小麦、玉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三种粮食作物的农药使用率超过了40%,相比于2017年提高了3.2%〇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耕地的使用效率有着明显的下降,对农业耕地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我国当前农村的耕地■质量情况较差。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已经远远超出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村的生产资源,而且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产生了诸多的影响。
(二)传统经营模式导致我国农业产能落后
提高农业生产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施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形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当前我国农业家庭经营模式面临重点农业种植难以实现增加收入和致富的问题。所以为了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就要以双创作为驱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也导致农产品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闭塞性和盲目性,农业市场的发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经营模式导致我国农业产能落后的问题尤为突出,需要以双创作为驱动力来进行相应的改变。
(三)资本引入后导致农民阶层分化严重
我国农村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了具有农村特色的农村文化观,使得农民作为生产主体的需求性具有短视性、狭溢性等,这与我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不匹配。近些年来农业经济的发展引入了大量的资本,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商业资本都希望获得土地经营权,农民纷纷把土地转让给商业资本,然而土地流转势必会对农村的阶级分化造成一定的影响。资本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对土地小经营者的权益造成了很大排斥,使得弱势阶层的权益受到了很大的侵害,从而造成了农村社会中“两极分化”的情况较为严重,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都会造成诸多的不利影响。
三、以双创带动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以双创培育新型农民,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农业、农民是关系着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必须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因此要强化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随着农业科技在“三农”领域中的不断应用,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销售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然而我国当前的农民年龄结构偏老龄化,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对农业科技的应用不能够熟练的掌握,且学习农业科技使用方法较为困难,是制约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社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农民,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在市场中经济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会向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的产业流动,这就使得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以及人才都流向了城市之中。首先因为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及应用程度较低,农村的技术人才存在很大不足。所以要加强农村农民专业种植技术、农业科技使用技术、农业机械使用技术等专业技术的培训,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掌握现代化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以此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其次是要提高农民的农业管理能力,使农民能够掌握科学的农业管理、农业经营、农产品销售等方法,从而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经营能力;制定农村科技人才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城市的人才投入到农村的建设发展之中,通过农业人才的带头作用,进而培育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农民,把农民这个“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離根本上进行解决。新型农民要具有现代化农业的意识,具有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从而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力,増加农民收入,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
(二)以双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农产品销售是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许多农村的农产品销售都走上了电子商务的道路,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产品销售量在不断增加,农村的经济在电子商务推动下迎来的了新的发展模式,农民的人均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018年下发的一号文件要求“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促进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加工流动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加快建立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电子商务在农村中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农产品与市场之间的矛盾,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还能够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农产品出售更加集体化、市场化,且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根据我国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10年为49.3%,在2018年下降为30.1%,说明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提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村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上升,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而且通过电子商务,明显打破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壁垒,农村居民对于产品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农村电子商务是双创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创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能够全面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村现代傾i趟度。
(三)以农业孵化器为驱动,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农业1附@就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器,在农业孵化器中是以教育为核心,近些年来我国创办了多所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大学,向广大农民开放,以此来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整合一切教育力量,共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孵化器开展了三大专业的服务,立足科教,提供农业专业咨询、市场和金融三対艮务,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学技术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农业祖愤就是农业双创的主要聚集,通过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传统的农村也在向城市化方向转型,且传统农民也在向现代化的职业转变,这就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多种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创能够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能够有效加速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农业生产体系能够减少生产资源浪费、减少环境破坏、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生产质量,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中取得的重大突破,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当前“三农”研究的十大前沿课题[J].农村经济.2〇19(〇4).
[2]张怀英.农村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机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3]唐任伍.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及策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03).
[4]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农村发展新战略[J].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6).
[5]赵培芳,李玉萍,姚晓磊.“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SWOT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5(06).
[6]薛香莲.浅析《诗经》中的情蕴与人文[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12).
赵冬梅
上一篇:智慧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战略分析 下一篇: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