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高等农业教育改革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8-24 10:26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危机重重。文章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的主要成就与难题,分析了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新常态下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建议。文章提出,我国农业与发达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效益低下、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三大难题。面对挑战和机遇,未来我国农业科技主要应从农业新品种的培育与繁殖技术创新、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技术创新、肥料及饲料营养技术创新、农业废异物资源化利用创新、农业设施设备创新、食品加工创新等方面进行突破;新常态下,振兴乡村、做强农业现代化,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构建高水平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农业与世界农业的生命共同体,对高等农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平台、本科生招生、研究生招生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高等农业教育改革

  一向以农耕文明古国自豪的中国,近年来在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4的粮食,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1]。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仍然十分有限,农业业态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指数平均仅为发达国家的1/3,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国内工业劳动生产率的1/10,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弱,农业现代化成为现代化的一块短板[2]。历史规律表明,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民以才富。解决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过低的问题,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3]。适应现代化和国际化趋势,汲取国际经验和教训,高等农业教育对接和引领农业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型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步伐,对于以农业科技及人才促进我国农业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建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意义[4]。本文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的主要成就与难题,分析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提出高水平农业人才养的目标及改革建议,以期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有所裨益。

  关于农业的论文范文还有农业推广研究员有什么要求,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一、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农业科技的主要成就与难题

  截至2018年12月18日,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整整40周年。40多年前,我国人民吃不饱饭,几乎吃不上肉。当时,粮食和肉品都要凭票按计划供应,粮票且有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之分。那个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致力于解决人民吃饱饭、能够吃上肉的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不但吃饱饭了,而且能够天天吃上肉,现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基本生活需求上表现为人民要吃得安全放心———食品不仅要优质美味,而且要价廉物美。人民的需求就是现代农业的需求,就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的奋斗目标。

  二、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形势与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迈进中高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我国农业进入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崭新阶段。推动乡村振兴,我国主要应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我国必须依靠科技打造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站在21世纪的历史新起点上,我国农业科技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新的现实形势,亟需做出新的时代变革。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大幅进步,一要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进一步强化农业基因组学、生物灾变规律等研究,加强智能农机装备、资源高效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二要突破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点,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节本提质,开发名特优新农产品[8];三要实现农产品“从种子到餐桌”的链条化、现代化生产,保障人民群众享受价廉物美的高品质食品,促进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具体而言,未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农业新品种的培育与繁殖技术创新。目前,我国高产的农业品种,尤其动物品种依赖进口,自有品种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优良品种缺乏。通过科技创新,我国要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结合起来,如采用功能基因克隆、全基因组选择、转基因、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育种技术,将外来品种本地化,本地品种国际化,利用国内外优良品种资源,培育优良品种(系),走向国际化。

  二是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技术创新。目前,动植物病虫害给我国农业造成30%左右的损失,并严重破坏环境,威胁人的健康。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必须通过动植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分析筛选、新药靶标发现、药物分子设计、先导化合物等新技术研发新农药、新兽药,做到少打针、少用药、环境友好、绿色发展。

  三是肥料、饲料营养技术创新。目前,我国的肥料、饲料利用效率低,资源短缺,安全问题突出。基于此,我国要积极开展动植物营养代谢机理研究,开发新型绿色肥料与绿色饲料,研发农抗与抗生素替代品,创新施肥和饲养技术,提高转化率。

  三、新常态下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局,要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我国振兴乡村的核心是要把农业科技创新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前提是要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振兴乡村需要一大批乐意献身于农业的科技人才,凭借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工业化与现代化,运用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体制,形成星罗密布的现代农业企业及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群体网络,彻底改变农业农村面貌。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中国用不到世界1/10耕地生产了世界1/4粮食[EB/OL].

  [2]何传启.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20-240.

  [3]陈新忠.高等教育分流打通流向农村渠道的思考与建议[J].高教研究,2013(3):36-41.

  [4]陈焕春,陈新忠.新常态下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取向[J].高等农业教育,2018(1):3-5

  陈焕春,陈新忠

上一篇:H市退沙改田发展农业经济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