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做好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的思考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7-22 10:35

  摘要:以农业大国著称,农业的发展不仅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还关乎的稳定。与此同时,我国对于乡镇农业经济工作一直保持着足够的重视程度。依托于新时期之下,我国的乡镇农业经济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发展速度的显著提升,这与发布相关农业经济政策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系,但想要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长足稳定发展,除了进行相关政策的实施,还需要对其具体的工作方式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观念;精准扶贫;生产方式

  近年来,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基于新时期之下,相关部门针对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从而推进了乡镇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新时期发展乡镇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对现阶段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策略的实施,致力于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全面提升。

  一、新时期发展乡镇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根据对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新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其他时期相比明显较快[1]。而想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全方面发展,不断扩宽发展空间,需要将目光重点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并且需要对经济发展观念进行不断地更新和优化,同时依托于信息化技术之下,能够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针对乡镇农业经济而言,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整体综合经济实力,因此,需要对乡镇农业经济进行不断地重视和关注,并且从基层角度出发,将农业价值链进行不断地延伸和拓展,实现农业经济发展联动机制的良好构建,同时不断地促进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不仅需要重点关注农业生产服务业的相关情况,还需要认识和了解农产品加工业的实际情况,从而通过多种发展途径,逐步推动乡镇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新时期做好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的思考

  二、现阶段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一)经济环境得到改善

  由于比较重视乡镇农业经济,我国进行了多种基础设施的建立,如水利设施等,同时建设了许多配套硬件,由此不断地改善硬件环境,扩展农业发展的空间。现如今,我国针对农业经济方面,出台了多种惠农政策,并且对农业科技进行不断地创新和优化,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2]。

  (二)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以往的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结构比较单一,新时期发展以来,不仅逐渐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促使其朝着个性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对于农产品而言,应用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加工,能够促使其价值得到更加显著的增强。为了能够更好地贴合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需要进行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和调整,由此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显著增强。

  三、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根据对乡镇农民的认真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程度都比较低,而这同样会对其专业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基于此种情况,想要实现乡镇的农业经济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在进行农业技术普及之前,需要先促使乡镇农民不断地增加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量,然后再进行先进技术的不断认知和应用[3]。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人员选择外出务工,而没有选择外出务工的留守人员基本上有几点特征,一方面是年龄比较大,另一方面,是文化程度比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很难有效满足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应需求。

  (二)经济发展观念滞后

  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相比,我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一些乡镇,其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明显是非常落后的。其中,不仅是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经济支持,而且针对经济发展方面的观念,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传统性和落后性。想要实现乡镇经济发展,首先需要对观念进行改变,观念无法改变,发展格局永远都难以拓展。而导致其观念滞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地区的封闭性,农民难以接触到外界的信息,无法进行思想和信息的交流以及转换。同时,由于创新意识的严重缺失,部分农民对于地方政府宣传的一些相关技术,没有应用的主动性。

  四、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农业经济发展观念,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

  观念决定行动,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转变观念是基础,并且需要从农业产业链角度着手,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同时,针对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重点打造生态农业,实现传统农业的发展。针对工业来说,需要聚集发展新型工业,全面推进公路、铁路建设以及供水工程等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辐射带动第三产业,加大文化融入和旅游资源开发。针对加工行业,可以将其传统农业良好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乡镇人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6]。

  (二)以点带面精准扶贫,全面提升民众综合素质水平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想要全面实现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难度,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提升精准扶贫的效果,同时注意秉承着以点带面的原则,从乡镇人民的综合素质角度着手,加强相关培训,对其进行不断地培养和增强,能够有效实现其综合素质的全面稳定发展。地方政府可以有计划的进行相关技能培训班的建设,并积极鼓励乡镇人民参与培训,加强培训宣传,促使乡镇人民真正地认识和了解到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和优势,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更好地实现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转变发展观念是关键,并且需要针对乡镇经济工作人员以及乡镇农民的综合素质,进行不断地培养和加强。同时,需要采取以点带面的手段,进行精准扶贫,持续加强乡镇农业经济基础建设工作,由此实现乡镇农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更新和优化。

  参考文献:

  [1]赵立娣,薛华.新时期做好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的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2020(03):179-180.

  [2]程建娟.新时期做好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202.

  [3]秦华.突出科学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甘肃镇原县“三农”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发展,2009(09):45-46.

  蔡冬梅

上一篇:大连市典型综合利用水库安全保障研究 下一篇:华南前汛期一次连续性暴雨的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