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4-25 08:51
摘要:我国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的数量远比全国性的要多,而多数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下。在出版体制改革日益深化,期刊退出管理机制很可能出台的形势下,小、散、弱、穷的地方农业科技期刊首先面临着生存危机。应对危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新办刊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危机;对策
我国科技期刊按其主管部门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全国性期刊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管的期刊。地方性期刊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委、厅、局主管的期刊[1]。据《中国期刊年鉴》(2005/2006)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科技期刊种数为4713种,其中中央(即全国性)期刊1380种,地方性期刊3333种。显示出在数量上地方性期刊远多于全国性期刊,农业科技期刊亦然,除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级农学类协会、农业部、教育部等主管的外,其余的均为地方性期刊。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较之全国性的,在办刊资源上相对而言处于弱势;较之其它行业的期刊受众是弱势群体和弱质产业;其生存与发展往往受到更多、更大的制约。绝大多数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因其学术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下以及在主办单位属非主流部门而面临着生存危机。生存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多种原因而面临被边缘化;二是因体制改革而面临被淘汰。地方农业科技期刊若要在日益深化的出版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中站稳脚跟,化解危机,就必须面对现实,加快制定对策并付诸实施。
如果您已经写好农业论文要发表,可以看看智慧农业方向论文发表杂志的相关论文,对您论文发表有一定的帮助。
1面临的生存危机
1.1由于多种原因而面临被边缘化
首先,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因其学术水平不高而面临着被边缘化。期刊的学术水平以其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主要引证指标作为评价,一般认同,这些指标值越高,期刊的影响力越大,学术水平越高,地位也就越高。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6版)收录的453种农业科学类期刊中,总被引频次排序前二十名或影响因子排序前二十名的期刊几乎全为全国性期刊;排序前五十名的期刊也是全国性期刊居多。上述引证报告收录的广西13种农业科技期刊,均为地方性期刊,总被引频次最高值为335,均值为100.3,影响因子最高值为0.359,均值为0.132,与名列前茅的全国性期刊有着很大的差距。由于体现期刊学术水平的各项指标值低,地方农业科技期刊被圈定为核心期刊的数量少,同样在全国性或省级的评奖、评优活动中显示度低,获奖机率低,知名度也就低。因此,被“核心期刊”“优秀期刊”等大刊名刊挤压到边缘而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
1.2因体制改革而面临被淘汰
一方面,出版体制的改革给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带来被淘汰的危机。按照党中央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全国2003年开始出版体制改革。目前,报刊出版业正处在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体制革新的转型过程之中[2]。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大多数以期刊编辑部的非法人形式存在于事业单位中,整体状况是小、散、弱、穷。但按照期刊出版管理规定视同出版单位,属于庞大出版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版体制改革的浪潮迟早会冲击到这个封闭半封闭的角落。
2应对策略
2.1增强忧患意识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体制的安乐窝致使编辑部人员失去了忧患意识,对期刊小、散、弱、穷的现状无动于衷,得过且过,没有危机感。当下,我国各行各业的体制改革层层深化,步步紧迫,必须看清形势:体制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潮流谁也阻挡不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该为期刊的未来、自己的未来着想了。有了生死存亡的忧患意识,才会主动应对改革,才有可能绝处逢生。
2.2更新办刊理念
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在变。任何行业处于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时代,都会不进则退。要改变期刊历年不变的面貌,突破“千刊一面”的弊端,跟上时代的步伐,办刊理念就必须与时俱进。为什么办刊?为作者办刊?为读者办刊?为社会办刊?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三者应兼而有之。于作者是学术交流的园地,成果展示的平台;于读者是获取信息的渠道,学习技能的途径;于社会是了望我国科技成就的一个窗口,是文化进步的体现。所以,用科学的发展观,确立以质量至上,诚信服务、高效运作为基本原则的新型办刊理念,是应对改革的关键。
2.3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必须在期刊退出机制尚未出台和主办单位仍然保障办刊经费的有限转型保护期内,争取主动,抓紧制定期刊的发展战略,想方设法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稳定人心,优化人才,保住人才。人才是提高期刊核心竟力化解生存危机的第一要素,有人才的智慧就会有期刊的发展。所以编辑部负责人要加强与主办单位领导的沟通,使期刊人才资源得以最大程度的投入和建设;第二,期刊是内容产业,要顺应“专、精、特、新”的期刊发展主潮流,放弃一些非专长的内容。有所放弃才能有所得到,创新期刊内容才会有发展的希望,利用原有的基础,强化专业优势,逐步形成特色,以不可替代的区域个性在期刊大林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地方性小刊求生存的有效途径;第三,找准期刊受众定位,细分读者市场,不求大而求适,以达到吸引和稳定特定读者群之目的,同时,通过及时审阅回复来稿,缩短发表时滞和优稿先发、优稿优酬等措施来培育稳定的作者群,追求服务读者和服务作者的辩证统一;第四,实事求是树立目标标尺,避免不切实际的目标难于实现而失去改革的信心。初期目标应定在养活自己,求得生存,站稳脚跟;第五,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学习,做到知已知彼,掌握领会出版界和科技界两方面的改革新政策,未雨绸缪,及时调整期刊策略。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年6月5日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令12号发布.
[2]石峰.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加强管理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M].中国出版,2005,(11):5-10.
[3]石峰.当前我国期刊业发展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M].中国期刊年鉴,2003/2004:20.
[4]王雅琢.与科技期刊休戚相关的五个关键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5):869.
上一篇:浅析农业技术类期刊作者队伍建设 下一篇:低被引期刊论文学术价值的评价方法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