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分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3-19 09:38

  【摘要】党内法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增强党建的主要方式与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实施依法执政、治国的要求与保障​‍‌‍​‍‌‍‌‍​‍​‍‌‍​‍‌‍​‍​‍‌‍​‍‌​‍​‍​‍‌‍​‍​‍​‍‌‍‌‍‌‍‌‍​‍‌‍​‍​​‍​‍​‍​‍​‍​‍​‍‌‍​‍‌‍​‍‌‍‌‍‌‍​。党内法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对其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基于党内法规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党内法规概念、分类及效力来源、与国法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究,并分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以促进其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基本理论

  我国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将开创崭新的局面。因此,在加强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需对其基本理论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以党内法规建设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分析党内法规概念、分类及效力来源、与国法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并探讨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康稳定发展。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分析

  一、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党内法规的基本概念。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的工作会议上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江泽民同志也提出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党的十六大会议后,胡锦涛同志首次明确提出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概念,还强调了党的制度、党的纪律以及党的规范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就强调指出,要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由此可以看出,党内法规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管理与约束的各种规范性的统称。规范性说法是,党内法规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及中共中央工作机关与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组织共同制定的、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意志、对党的领导与建设活动进行规范化、以党的纪律为实施依据的专门规章制度。

  (二)党内法规的基本分类与制度体系的构建。经过多年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构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党章》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构建框架,党内活动因此可以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除《党章》外,党内法规按照内容可分为以下六大类:第一,党的思想建设法规。《党章》由最初的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逐步增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必须遵循的思想理论,以此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党组织建设的法规。包括中央书记处的工作规则、政治局以及常委会、普通高校等等。第三,党的队伍建设的法规。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以及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等相关方面的法规。第四,党的作风建设的法规。包括关于党的思想作风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的法规。第五,反腐倡廉建设法规。包括《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相关的法规。第六,党的内部工作程序法规。包括与公文制定的程序以及法规等方面相关的法规。除此之外,还有党校工作等相关方面的专门法规。党内法规还可以按照所制定的主体进行划分:即中央、部门以及地方等党内法规。

  二、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是我国开展依法治国方针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步与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兼我国法治建设客体与主体两重身份,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起着领导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法治建设才可取得巨大成就。我国法治建设工作目前已进入全新阶段,其主要任务逐步转变成如何保障宪法与法律两者的统一实施、如何健全司法机构、如何进行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的衔接等。而要完成这一目标,需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法律体系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领导者,因此需做好表率与示范:一方面,从党员自身做起,带头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对党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化,对党的活动进行制度化,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执政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领导国家朝法治化方向前进。

  三、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迫切性

  加强建设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我国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迫切需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是党的治国理政方式的转变。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皆是以“法”为依据,其中的“法”首先指的是国法,宪法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度化与法律化,之所以进行党政的法律化,是因其要凭借法律形式,对于党进行法律性的约束,如此,在党员违反纪律时,才可以给予法律的制裁。

  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中的“法”除了国法外,还包括党内法规。不管国家的立法工作进步多大,若国法对党内各关系不进行相关的调整,执政党的建设工作得不到规范化,国法将无法规范党内事件。另外,党内的活动与关系主要是由党内法规进行调整,因此,还需根据党内法规进行执政。在党的内部,也需要做到有“法”可依,只有健全与完善党内的法和规,并进行相互协调,从而构成相应的制度体系。若无健全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将如无本之木,由此可见,加强建设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迫切性。

  四、结语

  党内法规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内容完善、科学合理、内部统一、实施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实现此目标,需对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这是我国现阶段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在正确认识与了解其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才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满足我国开展依法治国方针的要求,跟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峰铭.党内法规制定中的党员参与问题研究[J].理论探索,2018,229(01):39-44.

  [2]徐信贵,刘耀.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问题研究[J].观察与思考,2018(012):51-57.

  [3]甘守义.十九大党章与加快形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关系研究[J].理论建设,2018(005):68-73.

  杨帆 陈晓梅

  推荐阅读:法律适用杂志投稿格式

上一篇:加强临时救助制度执行力度的研究 下一篇:企业宣传报道的组织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