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提高中职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2-23 09:27

  【摘 要】体育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学生获得健康知识和体育技能的重要途径​‍‌‍​‍‌‍‌‍​‍​‍‌‍​‍‌‍​‍​‍‌‍​‍‌​‍​‍​‍‌‍​‍​‍​‍‌‍‌‍‌‍‌‍​‍‌‍​‍​​‍​‍​‍​‍​‍​‍​‍‌‍​‍‌‍​‍‌‍‌‍‌‍​。针对中职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学的意义,分析了中职学生的普遍特点以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策略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已成为了国家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技术水平高的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中职教育位于职业教育的最前端,其对人才市场需求的把握度较高,能够为学生及早规划职业发展方向,是技能型人才学习的起步阶梯[1]。由于刚经历了中考,许多学生还处在过渡期、适应期,在提到未来时,不免迷茫。加之生活中的诱惑较多,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有可能“放飞自我”,从而无暇顾及学业[2]。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采取何种教育方式和措施来提升中职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3]。

论新时期提高中职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一、体育教学的意义

  体育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质,起到防治疾病、调节人心理等作用。此外,体育教学还有其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文化课的作用。

  (一)促进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勇敢、吃耐劳苦、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体育教学中的竞赛环节及其奖励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使学生为面对未来的社会竞争提前做好准备。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一些特定的环节,如整队、热身、操练等,对于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律性,还能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二)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大脑平衡、促进大脑的发育,为学生从事智力劳动创造良好条件。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等都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得到提高。体育锻炼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运行,强化大脑皮层的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感知分析能力以及预判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审美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通过生动的口语及优美的肢体语言,为学生展示、传授各种体育运动的动作技巧。通过体育教师的演示和自身的学习,学生能够在运动中获得美学的教育,进而培养审美能力。

  二、中职学生的普遍特点分析

  中职学生在心理上容易暴露出意志力较差、畏难情绪较重、心理承受力较差、惰性严重、对自己的评估能力较差等特点。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较差,但智力水平与其他年龄段学生相比差异并不大。他们动手能力不弱,进取心较强,渴望向旁人展示自己。他们的具体心理特征如下:

  缺乏信心和方向感。中职学生刚从中考中走出来,且成绩不太理想,再加上社会舆论的压力,他们身心俱疲。进入中职貌似是无奈之举,因此,部分中职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往往存在自卑心理。

  容易出现拉帮结派的问题。中职学生之间容易形成“同病相怜”的共识,容易由于人生的共鸣而形成不同的小团体,出现拉帮结派的问题。若不加以正确疏导,将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

  自我认知能力较差。部分中职学生面对身上出现的问题,习惯于将问题出现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以达到心理平衡,缺少客观评价事件的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差。

  三、中职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一)学生的心理因素

  中职学生身心还处于发展阶段,且发展不够协调,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操作指令不能执行到位。且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屈从心理比较强,导致体育课程参与度逐渐降低,忽视了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二)学生的兴趣因素

  兴趣对于中职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具有主导作用,如果失去了学习兴趣,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体育课程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老师对动作要领的解说和示范,而学生需要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当中。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不高,就容易“溜号”、分神,自然也就不能把握教师传授的动作要领,规范地完成动作。教师在体育课堂中会对学生的动作进行反复指导,而学生则会由于疲倦而出现厌学情绪,这也会降低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习环境因素

  中职学生的生活中,可能出现比较多的影响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教师需要在依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提高中职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一)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策略

  在中职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寻找教学任务的切入点,改变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体育教学模式,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以愉快的心情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可以用游戏替代传统的热身活动,游戏除了能够在课前让学生做一些必要的热身之外,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组建团队,进行团队之间的比拼,或是通过个人之间的比赛,为中职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激发其表达欲望。对于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责备,让学生逐渐建立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对于一些体育理论知识,应尽量避免强行灌输,而是通过肢体上的动作,让学生逐渐掌握动作的要领。这样学生才能够认真参与课堂学习,教师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从而形成学习体育的群体效应。在确保每位学生体育成绩都能达标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位学生设置个性化的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体育学习的兴趣。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有益的补充,让每位学生能从体育学习中获得正向激励​‍‌‍​‍‌‍‌‍​‍​‍‌‍​‍‌‍​‍​‍‌‍​‍‌​‍​‍​‍‌‍​‍​‍​‍‌‍‌‍‌‍‌‍​‍‌‍​‍​​‍​‍​‍​‍​‍​‍​‍‌‍​‍‌‍​‍‌‍‌‍‌‍​。对于体育成绩拔尖的学生,要进行专业的辅导,做到内容匹配,最大限度地为其体育学习提供支持。

  (二)兴趣培养策略

  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实际状况。可通过情景展示、理论案例分析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更多地参与到实践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为学生讲解体育文化、体育故事、经典赛事,让学生能够多了解一些体育基础理论。要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体育项目中来,并且要让已掌握动作要领的学生为其他学生亲身展示,这样既能调动展示者的积极性,还能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热情。

  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更贴近实际的内容,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团体性项目中,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赛进行效果评估,而不是只看个人的技艺。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时跟进体育竞技项目规则的变化,并将这些新内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对体育学习的新鲜感,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发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以学生的进步情况为教学评价的依据,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涛.探索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

  [2]孙守伟.浅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当代体育科技,2020(14).

  [3]王茂桐.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8(22).

  作者余梅英

  推荐阅读:有没有招人的体育类课题组

上一篇:提升技校学生语文阅读鉴赏能力的策略探究 下一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